李冰锋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不同行业、领域用电需求量大幅度增加,更加依赖电力系统。由于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不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极易出现各类故障问题,必须及时对其进行合理化处理,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因此,本文作者客观分析了影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稳定性的因素,探讨了故障处理对策。
关键词:影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稳定性;因素;故障处理;对策
一、影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稳定的因素
(一)系统硬件因素
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继电保护硬件故障体现在不同方面,比如,通信接口、断路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运行中通信接口极易出现故障问题,比如,保护光纤、微波通信接口,一旦出现故障问题,将会严重影响继电保护的稳定运行。
同时,由于多种因素作用,断路器也极易出现故障问题,对继电保护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影响线路中的主接线,这是电力系统的核心组成元件,电力系统也无法处于稳定运行中。
(二)系统软件因素
在新形势下,各类新技术层出不穷,继电保护装置中大部分保护动作的顺利实现都和应用其中的系统软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会影响继电保护装置的稳定性。同时,就系统软件来说,对继电保护装置稳定性影响体现在不同方面,系统软件结构设计不合理,继电保护装置将无法处于正常运行中,系统软件编码设计不科学,存在误差等,其设定的保护定值将不符合继电保护具体要求,导致继电保护无法处于稳定运行中。
(三)人为因素
从某种角度来说,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的安装、检修都需要人进行相关操作,也就是说,继电保护稳定性会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如果在安装过程中,相关人员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科学安装继电保护装置,导致某些线路连接不科学,安装的继电保护装置存在隐患问题,极易发生安全事故,无法处于稳定运行中。
同时,在日常运行过程中,检修人员没有综合分析各方面影响因素,违规操作,检修不到位,没有及时发现继电保护装置运行中的隐患问题,引发故障问题,故障范围不断扩大,电力系统也无法处于高效运行中,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四)外部环境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稳定性还会受到外部环境影响,如果外部温度不适中,继电保护装置将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温度较高,其原件表皮极易被熔化,温度较低,密封好的化合物极易泄露,继电保护装置也无法处于稳定运行中。同时,继电保护稳定性还会受到外界冲击、振动影响,导致内部元器件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比如,弯曲、断裂,影响其稳定运行。
二、故障处理对策
(一)做好继电保护装置采购与设计工作
针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不稳定性下存在的各类故障,电力企业要对采购人员提出明确要求,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选择性价比较高的商家,仔细审查其资质, 确保购置的机电保护装置质量达标,安装之前,相关人员要再次检查,一旦发现其质量不达标,要及时对其进行合理化处置。
同时,就继电保护装置来说,作用在微电子技术基础上,实际应用中极易出现电磁感应现象,会产生一定的电磁波,干扰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系统也无法处于稳定运行中,极易出现故障问题。设计人员必须综合分析多方面影响因素,优化设计电力系统等,避免继电保护系统运行中受到干扰,最大化提高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稳定性。
(二)做好线路隔离工作
为了避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频繁出现不稳定故障,相关人员必须综合分析各方面影响因素,根据各线路特点、性质,做好线路隔离工作,避免线路中相关设备碰撞,比如,晶体管保护装置、高电压相互作用,线路中电流瞬间增加,晶体管被击穿,导致继电保护出现短路故障,严重影响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相关人员必须有效隔离线路中不能相互碰撞的设备等,根据继电保护装置具体情况,将和高压线路有效隔开,避免出现故障问题。
(三)安装状态监测装置,优化完善检修管理制度
在处理故障问题中,电力企业要将状态监测装置合理安装到线路中,随时动态监测继电保护,尤其是技术参数,便于第一时间发现继电保护运行中出现的隐患问题,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同时,电力企业要根据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运行中出现的各类故障,优化完善检修管理制度,明确相关人员在这方面的职责,有效防止“权、责、利”模糊化,严格按照具体要求,全方位仔细检查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时解决存在的隐患问题。在检修过程中,相关人员要准确把握继电保护装置原理,更好地检测故障问题。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電力系统运行中,继电保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电力企业必须多角度客观分析其不稳定性影响因素,外部环境、系统硬件等,优化完善检修管理制度,科学安装状态监测装置,做好线路隔离工作等。以此,有效降低故障发生率,确保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处于高效运行中。
参考文献:
[1] 常小亮,吕小浩,梁秋影.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作用及发展趋势[J].通讯世界,2016,01:133-134.
[2] 孙毅力,孙毅敏.电力设备继电保护故障原因分析及技术处理[J].黑龙江科学,2014,09:267.
[3] 赵美荣.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相关问题的浅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2,02:23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