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蓝馆印稿》序

2017-05-30 10:48郑欣淼
收藏与投资 2017年5期
关键词:篆刻家古意乐平

郑欣淼

篆刻是我国传统艺术中的瑰宝,它融书法艺术与雕刻技艺于方寸之间,展示创作者的人文底蕴和艺术修为。西泠印社“兼及书画”而以“印”名社,足见前贤对篆刻艺术的重视。篆刻既能为书画作品点睛增色,更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是最具特色的“中国元素”之一。继承传统,发展创新,使历经数千年的篆刻艺术保持其恒久魅力,并在新的时代大放其光彩,正是今天众多篆刻家的梦想与追求;而一批颇具实力与创造力的中青年篆刻家,肩负着继往开来的历史重任,沈乐平教授就是其中翘楚。其治印,入门正、取径宽、取法高。他从先秦两汉入手,博取深探,于宋元朱文并乌虫之属均用力甚多,深有会心。其创作以书入印,印自书出,书印结合,强调笔意表现,强调章法空间的画面感;创作手法上大胆落刀、小心收拾,注重整体氛围与细节表现之间的协调关系,将苍秀雄浑的秦汉古意与开放多元的现代风格有机地融为一体。乐平先生的篆刻成就,首先得益于严格的科班训练。自中国美术学院于一九六三年开设大学本科书法教育以来,他是为数不多的本硕博均在该校书法篆刻专业学习深造的書法家、篆刻家。长期的专业训练,使其对古典书法篆刻理论具有系统的了解,对历代书法和印学源流具有深刻的认识,对各种书体、各类印风具有准确的把握,从而打下了深厚而坚实的基础:同时艺术素养得到持续而全面的提升,敏感于空间图式,将书风融入印风,又以印风影响书风,以刀代笔,运斤成风,创造出既有古意,又充满现代感、属于二十一世纪的新印风。乐平先生的篆刻创作后劲绵长,见其进而未见其止,则得益于他综合的人文素养,尤其是理论研究方面的造诣。当下一些书法家、篆刻家缺乏“书卷气”,备受学界诟病。乐平则好学深思,博览群籍,是位当之无愧的学者。所著《敦煌书法综论》《元朱文印论谈》等,展示了他扎实的文史功底、敏锐的艺术感觉、卓越的思辨能力。这些理论成果又影响着、促进着他的书法篆刻创作实践。喧嚣中的固守,寂寞时的付出,彰显出在当今书法篆刻界依旧顽强地生存着一支沉静、坚凝、不浮躁的中坚力量,这也是中国传统书法篆刻艺术发展的希望所在。

猜你喜欢
篆刻家古意乐平
中正平和——王栋山水画中的古意
寻找古意的配色
乐平的眼镜
古意流转——评改琦《红楼梦》画的艺术风格
陈巨来印学思想举要
数百座戏台遗存 上千年文化传承
最小二乘法教学研究
最小二乘法教学研究
化古意而为今声
当年为汪曾祺治印的两位篆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