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潼南工业化、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如何驱动发展的思考

2017-05-30 22:51:28全义学
大东方 2017年9期
关键词:潼南小城镇城镇化

全义学

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新形势下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根本要求,是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方向和目标。城乡一体化发展应坚持统筹城市资源向农村合理流动,统筹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互促互进,统筹保护和利用耕地与淡水资源,统筹大中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统筹安排与分类指导相结合。

一、构建“八大体系”,促进我区城乡一体化发展

城乡一体化的核心是发展问题。城乡一体化发展涵盖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和方面,在当前我区农村发展水平明显落后县城城区的情况下,城乡一体化发展主要体现在构建“八大体系”。

一是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农村产业体系。通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水平,加强现代农业建设,同时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构建起扎实的农村产业体系。目前我区存在着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差,装备水平落后,很多农业基础设施由于经费和体制等各种原因常年失修,这方面要在以后的工作中逐步加强,保证农业产业体系的基础是重中之重。

二是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础设施体系。加强以水、电、路、气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搞好农村公路建设、农网改造及农田水利、通信和垃圾处理等设施建设,提高这些设施的质量及服务功能,并与城市有关设施统筹考虑,实现城乡共建、城乡联网、城乡共享,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基础设施体系。

三是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按照有利于逐步实现基本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加大公共财政向农村教育和公共卫生等方面的转移支付,建立起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培训体系、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等。

四是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劳动就业体系。将农民就业纳入整个就业体系中,逐步把对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培训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落实到农村富余劳动力身上,促进农民到第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完善和规范劳动力市场管理,清理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不合理限制政策和乱收费。

五是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完善以养老保障、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救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并与城市社会保障接轨。建立健全农民工工伤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农村征地制度,引入市场机制并完善法规,切实解决好失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

六是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社区建设体系。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参照城镇社区标准,科学编制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建设规划。农村住宅由农户自行选择、自行投资,有条件的地方政府给予扶持;加大农村道路、供电、饮水、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纳入政府投资。

七是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社会管理体系。建立有利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政府管理体系,改变原来的重城市轻农村、重工业轻农业、重市民轻农民的做法,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这需要区建设,规划,国土等部门要平衡工作重点,不能一味的只抓县城内的工作,而忽视了农村的规划和建设,各部门要密切配合,形成联动机制,做到“城乡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管理一张网”。

八是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政策扶持体系。围绕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在投入、信贷、税收等方面建立起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政策扶持体系,有力保障其他“体系”的顺利推进。通过协垂直部门,中央和市直驻潼有关金融部门,如四大国有银行,农商行,农发行等,来推进我区农村金融的发展。

二、走具有潼南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

一是坚持统筹城市资源向农村合理流动。这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根本原则。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关键在于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彻底改变农村土地、资金、人才等资源流向城市的现象。必须坚持以农业为基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新农村建设。要把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和着力点放在农村,给农业农村和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和利益。要坚持统筹城市资源向农村合理流动,大力推动社会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城市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扶持力度。

二是坚持统筹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这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首要任务。我区目前重视工业建设,已经建设了凉风垭、江北、田家三处工业園区,但是在大规模工業建设的同时,不能忽视农业的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是工业化、城镇化的重要基础,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既要增加对农产品的需求,又要消耗一定数量的农业资源,这是一个难以解决又必须解决的矛盾。因此,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同时,必须统筹推进农业现代化,不能忽视和放松现代农业建设。一定要防止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造成农业兼业化甚至农业边缘化。要大力发展粮食生产,特别是我区几个传统农业镇的粮食生产。

三是坚持统筹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互促共进。这是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推进城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都是加快农业农村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因此,我们的城镇化是推动农村发展的城镇化,新农村建设是城镇化进程中的新农村建设,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城镇化进程中,既要有一部分农民进城变为市民,又要有相当数量的农民就地变为市民,防止大量农民涌入城市。要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扩大农村就业领域,提高农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四是坚持统筹保护和利用耕地淡水资源。这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本前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的是发展农业、富裕农民、繁荣农村,实现这个目的必须以足够的耕地和淡水资源作为保障。因此,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保护耕地和淡水资源是基础。要实施科学的城乡产业布局和土地利用规划,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土地利用制度切实落到实处,耕地不但要保证不减少,有条件的地方还要增加。大幅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坚持走以不牺牲农业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道路。

五是坚持一江两岸三大片区与周边小城镇协调发展。这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方针。我区县城自古以来偏居一隅,顺着涪江蜿蜒布展开来,城市发展长期受到瓶颈制约,小城镇是城市之尾、乡村之首,是我们潼南城镇体系的重要节点,也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点。要通过发展小城镇,加快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大规模转移,避免农民长距离、大范围的流动,实现农民就地城镇化,提高城镇化水平,进而缓解县城压力,实现区域均衡协调发展。要促进县城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同时发挥好县城和小城镇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

六是坚持统筹安排与分类指导相结合。这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方法。我区城乡差距大,江南江北的城区乡镇各有特色,各个乡镇情况也有不同。城乡一体化并不等于城乡一齐化、一样化,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统筹安排与分类指导相结合,不搞一刀切,分层推进,分步实施。

三、加快推进潼南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是应把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列入潼南区长远规划。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潼南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建议在潼南“十三五”规划编制中把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作为重要内容,特别是要就城乡一体化的产业体系、基础设施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劳动就业体系、社会保障体系、社区建设体系、社会管理体系和扶持政策体系等方面提出具体目标和规划,争取在我区“十三五”期间城乡一体化发展迈出重要步伐。

二是应把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点领域。一是进一步加大对农村道路、水利、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二是抓住重庆市进行新农村村居改造的有利时机,大力推进农村区域规划,合理调整和优化村落布局。加快实施“建材下乡”政策,通过多种形式支持农民依法依规建房。三是全面提高财政保障农村公共事业水平,加快推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进程,实施农村新成长劳动力免费劳动预备制培训,加快实施免费为农村定向培养全科医生和招聘职业医师计划。

三是把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首要任务。一是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大幅度增加区支持财政小型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规模,新增一批小型水利建设重点项目。二是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科研投入体系,形成稳定的农业科研投入增长机制,重点支持关键领域、重要产品、核心技术的科学研究。三是进一步确立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公益性地位,着力构建适应新阶段农业发展需要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

四是应把加快小城镇建设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我区2个街道,5个中心镇要充分发挥其聚集人口功能强和吸纳就业范围广的优势,把发展小城镇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动力。一是抓住产业转移有力时机,促进特色产业、优势项目向重点镇集聚,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吸纳农村人口向小城镇集中。二是加快完善小城镇发展的财税、投融资等配套政策,安排年度土地利用計劃重点支持小城镇和小城镇产业集聚发展,方便农民就近转移就业。三是依法赋予经济发展快、人口吸纳能力强的小城镇相应行政管理权限,促进县城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形成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互促共进机制。

五是应把着力解决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问题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当务之急。一是加快落实放宽县城非农业户籍限制政策,把新生代农民工作为优先进城落户对象。切实解决好户籍转化后的社会就业、劳动工资、住房医疗、社会保障等待遇。通过放宽户籍限制政策的落实,为最终形成城乡一体化的户籍制度作准备。二是多渠道多形式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在县城有利区域实施农民工居住条件改善工程,目前我区在建设东路梓潼街道大桥社区已经开工建设了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已逐步解决进城人员的居住问题。

抓住机遇,建设承接产业转移基地,使工业园区、工业基地尽快形成分类有序、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充分发挥集群联动效应,加快工业化进程,不断壮大潼南经济,拉大城市框架,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齐头并进,促使我区工业化,城镇化,城乡一体化良性驱动发展。

(作者单位:中共重庆市潼南区委党校)

猜你喜欢
潼南小城镇城镇化
五绝·潼南天台山(外一首)
鸭绿江(2021年35期)2021-04-19 12:24:12
重庆市潼南区中医院抗疫阻击战告捷
重庆潼南:就业精准扶贫让贫困户端上“铁饭碗”
今日农业(2019年13期)2019-01-03 15:05:47
小城镇社会治理创新逻辑
加快小城镇建设应采取的措施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学习月刊(2015年14期)2015-07-09 03:37:50
说好潼南话 干好潼南事 做好潼南人
当代党员(2015年1期)2015-01-07 16:06:12
城镇化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40
小城镇远
中华民居(2014年10期)2014-02-28 10:04:49
我国小城镇体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