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马远继承李唐的山水画法并且往前又迈了一大步,马远对李唐的继承与创新一共有三个特点:在布局上,截取式的构景造物构成了景物局部特写的画面,使得画面效果简洁并且留有大片的空白,给观者无尽的回味和想象的空间;在笔墨技法上,马远用笔可以说是刚劲清爽,好像与局部特写形成了一致性,豪放潇洒没有太多的谨慎细微的缠绵描绘;在画面效果上,注重诗意的呈现,这可能与他世代书香门第有诸多关联,这也和他造景的简略和用笔用墨的清爽密不可分,马远在古代山水画上的创新精神是伟大的,他的画追求诗意是孜孜不倦的。
关键词:马远;山水;简洁苍劲;诗意盎然
南宋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文化最发达的时期,从上到下、从皇上、到贵族、到官僚、再到百姓,都有不同阶层的文化者,他们喜玩书画,吟诗作对观看美景,这个阶段文人追求就是诗意和趣味,这些通通都反映到了马远的山水画中。和刘松年一样马远也善于在山水画中将山水和人物情节优雅的结合起来,画面大多的
自然山水景色十分静穆、意境深远很具有感染力。这就不能不提到,现存马远山水画,最有代表性的一幅作品——《踏歌图》。这幅画的主题就如画中宋宁宗的
题跋一样“宿雨清几甸,朝阳丽帝城。丰年人乐业, 垄上踏歌行。”画
面上部左半边高峰耸立,像一把剑一样插向天空,右边淡墨的深远处也有两座
山峰与之相对。山水背景占据了大幅画面,在笔墨技法上马远用“大斧劈皴”
皴出了挺拔的山峰,坚硬的巨石,干练的用笔表现了马远山水画法的自信与熟
练。山石形体构造出之后,再施以浓重的水墨让远山近石有了坚硬的质地感和
立体感,可以说这是马远山水画笔墨表现得一个代表的特色。同时,用浓墨劲
毫十分简洁的画出远方的山峦拉开远近景色的距离。整幅画面山石峰峦远近层
次分明,疏密条理有致。高耸的山峰暗处用侧笔挥扫,明亮处少用刮刀皴,猛
然的扎下一刮即起。在画面的正中间可以看到远景的松树和右下方近景的柳树
枝条与上面的近景与远景的层次是相同的,树木和山石之间云雾笼罩让画面呈
现出辽阔和深远的感觉,虽然山石斧劈耸立峭拔,像铁片林立一样,但没有压
抑沉重的感觉,有的是空灵劲爽的美感。虽然山水刻画的十分苍劲优美但也不
能小觑画中人物的表现。这幅画中共有六个人物,最下左方一巨石的背景下一
婦女带着孩子做侧身回头之状,深情生动欢笑开怀,在右下方是这幅画中人物
的主角,最前方是一须发尽白得一位老者,手持拐杖踢脚踏地,脸上表情十分
享受,后面的两位弯着身子手打着节拍附和着老者一起踏歌庆丰收,形象最生
动传神的当属最后一位,这位中年人步履蹒跚双眼微闭,右肩扛着酒壶快要摔
倒一样。尽管这是一幅巨轴的山水风俗画,画中微小人物刻画的也十分精微并
且生动传情。近景的山石、老农、妇女儿童和远景山峰,松鼠、巧妙地结合在
一起融为一体。“山谷中回响着老人儿童欢快喜悦的歌声,这幅画不仅有山水的
美,又是百姓丰收欢快之情。”百姓真实的状态反映了当时的风俗情结,加上干
练简洁的笔法不可谓不是一幅佳作。
马远的世俗风情主要体现在世外高人和寻常百姓的生活之趣。类似于《踏歌图》一样山水风俗画还有很多,比如现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晓雪山行图》,这幅画可以说与上图正好相反,这里主要呈现的是人物世俗,山水倒成了陪衬,这幅画面描绘的是在一个大雪就要封山的早晨一个人赶着两头小毛驴赶路的情景。积雪茫茫,两只毛驴驼着木炭艰难的行走着,后面的赶夫右肩扛着一条长杆上挂着一只野鸡一样的东西,赶夫的头紧紧的缩在衣领里双眼微闭,两只手也紧紧缩在衣袖里不停的哈着气用来获取温暖,衬托出画面天气的寒冷,右侧一棵枯树深处曲折的条枝增加了萧疏之意,人物、毛驴和衣物都用干笔勾勒,并用水墨渲染生动形象,四周的山石用水墨斧劈苍劲有力,远处的山石用笔墨横扫,近处的枯树用焦墨勾勒,曲折的变化让人感觉玩味非常,这种笔墨浓重随着近景和远景的变化十分具有空间感和立体感。这幅画其实山水成为陪衬,主要描绘的还是人物神情百姓风俗日常十分的接地气。
马远的山水画还有一些尽管画面十分简单,但又顺“道”而为体现了大自
然的变化和不同角度去看时呈现不同的特点,别有一番趣味,从画面看到了一
个世界或一个宇宙。马远的四段《雪景图》是极具这种意境特色的作品之一,
这四段是画家描绘冬日大雪过后的景色,在纸本上用墨色勾画渲染用来表现出
阴霾清疏的高寒感受,简单传神。和他的山水以往留白的不同,四幅作品都在
画面不同程度的上色渲染,只是在构图布景上保留着“一角”营造出一种自然
空灵和淡泊萧疏的意境。很明显的体现了马远以少胜多、删繁就简、画有意而
意无穷的高超构图技巧。
马远用自己独特的视角观察,并用传统绘画的线条把水的精神表现出来。马远所作水图共 12 幅,上面的标题由宋宁宗的皇后杨氏所书,其中《云生苍海》线条的表现极有韵律,线条的弯曲程度比较大,富有江河只中,湖水动荡的形式感,《长江万顷》笔力劲健,线条极具动感,颇有大浪来袭岸边江水的动感,《黄河逆流》中,水的线条怒然向前喷发,卷起海花巨浪奔腾出来的水滴巧妙地说明黄河的翻涌咆哮,画中的黄河之水咆哮之声犹如在耳,犹如万马奔腾一发不可收拾。《云舒浪卷》和这一幅较似,一个浪头就能感觉似要腾空而起。
马远的一些人物山水都表现出一种高人享受自然,对生命自然若有所思的
感觉,这类作品在马远的山水画中非常常见,如《山径春行图》,《月下闲吟图》,
《竹涧焚香图》,《松涛图》,《对月图》等等,有的是面对自然景色流连忘返,
有的隐居山林靜坐修为。这其中的代表作《山径春行图》画的就是一个高人带
着一个抱琴的书童在春天的山径中行走踏青,这本身就有这本身就有一种卓然
不同的雅士情怀,高士站立在垂柳下面,面对近水远山,捋着胡子若有所思的
眺望,这是否是其本人内心的写照呢?
参考文献:
[1] 王伯敏:《中国绘画史》[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 年。
[2] 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M],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15 年
[3] 徐英槐:《中国山水画史略》[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年。
[4] 高居翰:《图说中国绘画史》[M],三联书店,2015 年。
[5] 高居翰:《画家生涯》[M],三联书店,2014 年。
[6] 俞剑华:《中国绘画史》[M],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年。
胡立芹,女,聊城大学美术学院16级研究生,专业为美术,研究方向为国画。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