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璜
追溯我与绘画的元记忆,时常会唤起潜藏于内心深处的一种带有原始性的偶发冲动。我最开始学习绘画是在初中三年级时,先是学习传统素描。其实当时并不喜欢,也不愿意去理解所谓的“宁方勿圆”,而是更愿意去“瞎画”,甚至是摧毁掉已经画完的“刻板的素描”,得到一种杂糅着乱七八糟的画面。这种杂糅和脑海里的想象力结合在一起让我很过瘾,从而体会到原来绘画是件很有趣的事,有趣在于,它不仅仅是一种写生,而是一种写生之外的“编写”,编织着这一切的仅仅是材料本身触碰所产生出来的关系,从一个点开始,到一条线,就感觉能够编织出万物。
现在回想起来,再到当下,感觉这是一条漫长的路,走在这条路上,会经历很奇妙的体验。随着时间的叠加,之前认为是对的事,过不了多久,自己就会否定它,就像在体验一种螺旋形上升的楼梯一般,转来转去,始终找不到出口。当自己慢慢放下急躁和执念,而不去急忙寻找出口时,把人生看成是一条漫长的路,这条路不是当下的一拳一脚所决定的,而是持续地走。當意识到这些的时候,再回头看看这些“对与错”,才开始发觉,这恰恰是一种美妙和精彩。
如果一定要说绘画给我带来了什么,或者是学习到了什么,那就是——宽容。这种宽容并不是所指的宽容他人,而是指宽容自己,宽容自己走在这条路上,在内心有摇摆、有纠结。当意识到自己做错,甚至是面对失败的时候,能够有勇气宽容自己,继续走下去,而不仅仅只看朝夕的输赢、朝夕的悲伤与快乐。假使放在时间长河里看,它只不过是一个小浪花;放在画面里看,它也只是画面的一个局部。应该这么说,绘画这种行为方式,不仅仅是生长成了一张张作品,它还紧紧伴随着我,使我更加了解了自己,也更加了解了世界。
具体到我的绘画,它或许看起来有点奇怪,有可能是一种片段化的叠加,像电影短片,有可能是在叙事,像在述说什么。其实,我并不知道它是什么,但是它肯定不是诗、不是小说、不是理论,它更像是耳朵听到的一段旋律,是鼻子所闻到的一阵气味,是肉眼所充分感知且描述不清楚的一种感受。思绪里缠绕着一种既危险又自在的、似有似无的不确定感,里面藏着混乱和秩序、敏感和偏见。在具体的绘画过程中,这种思绪和肉眼的直观感受迫使我在无序中建立和摧毁。这种无序很迅速,同时里面隐藏着诡异且不可捕捉的逻辑,是一种类似与生俱来且不可抵抗的力量,像一个物体高空坠落,撞击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一种对于未知的好奇和接纳。这种自由落体般的冲动行为,尊重着地心引力的牵引,看似随意的碰触,其实更是跟随着内心的丝丝敏感和肉眼的不满足。在一笔笔颜料反复的叠加中,多种材料混合的过程中,生长出了一种语言所不能够完全表达的视觉感受,暂且叫它“自由落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