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宁
这天,万泉寺出租汽车公司志愿者服务车队队长关再强将车稳稳地停在了人民医院门口,他示意后方的车辆稍等,又快走两步,把后座的老人搀扶下出租车,细心叮嘱了老人几句,才开走车。仔细一看,关师傅的车前除了多出一个志愿服务车队的“爱心车队”标识,与其他出租车并无二致。
关师傅告诉记者,在万泉寺出租汽车公司还有59位和他一样的司机师傅,义务搭载需要帮助的旅客。车队里,每个队员的车上还统一摆放了印有公司标志的志愿服务车标和爱心小猪储蓄罐。队员们工作时找回的零钱就随手放进储蓄罐,作为车队的“爱心基金”,供每月开展爱心志愿活动使用。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爱心车队的成立要追溯到1996年冬天,司机师傅蔡玉林的一次载客经历。
那天,蔡玉林刚刚将一名乘客送达目的地,就看到远处一名坐着轮椅的老人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老人的儿子在路边焦急地等着出租车。但几辆空驶出租车径直驶过,却没有一辆停下来。
看到这种情况,蔡玉林赶忙开车过去,帮助年轻人把老父亲扶上车,并将轮椅折叠后放在了后备厢。一路上,老人很激动,对蔡师傅说:“我们老人坐着轮椅出来,常常被拒载,您真是好人啊!”
蔡师傅深感老人的不易,回到公司后,他和几名同事谈到了这件事。无独有偶,他发现几名同事都有相似的经历。于是,蔡师傅和其他5名司机师傅发起了一个爱心助老小组,并郑重承诺绝不拒载,对于70岁以上老人和单独乘车的儿童免去全部乘车费。“爱心助老小组就是公司志愿者服务车队的前身。”万泉寺出租汽车公司党群工作部部长王丽萍拿出了一张画有拐杖和爱心的小卡片,告诉记者,这些年来,很多出租车师傅还保留着它。
一转眼,他们就坚持了十年。“无偿为老人们服务不容易,你们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呢?”记者问道。“谁没有老的时候?帮助他们就是帮自己一把。”“想到自己家中的父母,就觉得应该为这些老人做点力所能及的实事。”谈到这儿,司机师傅说出的都是最质朴的话语。
拓展爱心奉献的渠道
渐渐地,爱心助老小组在北京小有名气了,许多老人慕名打来电话求助,蔡师傅们有些应接不暇。爱心助老小组的公益行动也感召了周围的许多同事,公司里又有多名优秀的出租司机要求加入进来。
為了维护蔡师傅们积累下的好口碑,公司党支部决定建立一个更加完善的公益爱心车队——“我们的原则是选那些对待乘客态度好、有耐心的司机,并且重点在党员中间选拔。”王丽萍说。
即使这样,也没有阻挡住大家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最终公司党支部选拔出60人,组成“万泉寺出租汽车公司志愿者服务车队”,统一配置志愿服务的服装、标识,大家亲切地称之为“爱心车队”。
爱心车队壮大了,司机师傅们服务老人的路更宽了,他们不再局限于为老人和儿童提供免费搭乘服务,他们还通过公司党支部,主动与卢沟桥社会福利中心结成志愿帮扶对子,车队队员每个月抽出一天时间为老人提供志愿服务,从车队成立至今未间断。队员们每月来到这里,就会为老人们擦拭桌椅板凳、洗衣服、陪老人们说话、聊天,大家还学会了为老人们理发的手艺。“院长有一次给我打电话说,福利中心来了专业的美发师,但是老人却信不过他们,非要等到爱心车队的成员来了,才肯理发。”王丽萍说。其实,并不是爱心车队理发技术有多么高超,而是他们年复一年无私的付出,让老人们增添了依赖与信任。
现在,卢沟桥社会福利中心的马大妈有了4个“干闺女”。爱心车队的徐捷告诉记者,每到活动日,马大妈就早早地在院门口等着她们。路上稍微堵车晚到一会儿,马大妈就着急地一遍遍问工作人员:“我的干闺女怎么还没到,她们不会不来了吧?”虽然这样问,但老人们心里明白,10年来,“爱心车队”的服务从未爽约。
将目光投向更广泛群体
公益服务让爱心车队拓展了本领,他们感到,车队有能力为更多群体提供帮助了,现在他们将目光投向了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每年高考期间,60辆出租车一齐出动,为高考生爱心送考;丰台区利智康复中心的智力残疾孩子们出行不便,车队24小时不间断地提供出行服务,还带他们去了康西草原参观;车队的每名成员每年捐款400元,对口资助一名贫困小学生的学费……久而久之,队员们与乘客们都成为了朋友,车队里传颂着很多暖心的故事。
2007年高考前夕,张静师傅就搭载了这样一名乘客。这天,考生小赵给公司打来电话,希望搭乘“爱心车队”的出租车,为自己爱心送考。“小赵家住丰台区,考点却在石油附中,距离有点远,为了不影响孩子考试,我们就提前半小时出发,很早就到达了考点。”张师傅回忆道。事情本来到这里就圆满结束了,但为了让孩子能发挥好,张师傅考虑到夏天的北京烈日炎炎,给小赵买了一瓶冰鎮矿泉水,并对他说:“孩子你在车里慢慢复习,到点儿再进考场。”说完,自己就到车外去了……
高考通知书一下来,小赵竟来公司找到张师傅:“我想亲口告诉您,我考上北大了!”他还给张师傅送来了一大袋红彤彤的苹果表示感谢,张师傅不好推却,就收下了其中的一颗,两人竟也因此成了忘年交。
在城市的道路上,爱心车队就这样不断播撒着公益爱心,让整个城市温暖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