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凯 李莉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牛前胃迟缓病因分析和防治措施介绍此病,以期为我市养牛业科学有效防控牛前胃迟缓病提供参考。
关键词:前胃迟缓;临床症状;病因;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8.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6-3637(2017)07-0030-01
牛前胃迟缓是养牛业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指的是牛的瘤胃、网胃、瓣胃肌肉兴奋性和收缩性减弱,从而使得牛吞下的食物无法正常的反刍和消化,食物在瘤胃、网胃、瓣胃中发酵产生有毒物质并改变胃内微生物环境,引起消化功能紊乱、食欲废绝或产奶量下降等临床症状,甚至会导致牛的死亡。
1 临床症状
1.1 饮食异常 大多数病畜发生前胃迟缓时表现为食欲不定、食欲减退甚至废绝,喜欢采食粗纤维饲料或优质青杆饲料,厌食精料。常有异嗜现象,如食用被粪便、尿液污染的草料、舔食墙壁、绳索或者木棍、低头啃食地上的泥土等。
1.2 反刍异常 病畜因前胃神经兴奋性降低,肌肉收缩力减弱,造成胃内容物的运转速度下降,随后便会出现反刍异常现象。常表现为反刍时间延迟、每昼夜的反刍次数减少、反刍缺乏连贯性和不规则性。反刍时瘤胃内的食团上反乏力,再次咀嚼的力量减弱,咀嚼速度缓慢,有时出现昼夜不反刍现象。
1.3 排粪异常 病畜主要表现为背部搞搞工期,不断摇动尾巴,病程初期,病畜排除稀薄的粪便,之后,长时间不排便,随着病程的延长,病畜开始出现便秘、腹泻或者便秘腹泻交替的现象,粪便呈棕色,表面多覆盖有粘液,粪便气味异常腥臭。瘤胃间歇性臌气尤为明显,按压柔软,。
1.4 口腔检测 口腔分泌物增多,粘稠滑腻,气味酸臭,舌光滑无芒刺。
1.5 全身症状 肉牛一段时间后表现为消瘦,奶牛产奶量急剧下降。后期,随着该病的发展,患病牛常表现为精神沉郁、久卧不起,不断回顾自己的腹部,时时用后肢骚动腹部、被毛杂乱无章无光泽,皮肤干燥无弹性,呼吸变得急促,口腔经常处于张开状态,时有白沫从口中流出,眼球向外突出明显、体温下降、鼻镜干燥,黏膜发绀,嗳气次数增加,行走时肌无力。病程再度发展,病畜则表现为贫血至衰竭而死。
2 病因分析
2.1 食用劣质粗料 长期食用难以消化的劣质粗料或者霉变的饲料可导致牛的前胃感受器受到损害,严重影响其神经机能,最终使牛的前胃各个部分机能之间的有效协调性降低,胃内各种微生物所处的生存环境大大改变,微生物之间由原来的共生关系逐渐演变为寄生关系,胃内菌群的失调造成胃内容物无法正常分解。此外,由于胃内的有益菌受到抑制,其排出的毒素可以影响自主神经,破坏自主神经的协调性,从而导致典型的前胃迟缓症状。
2.2 外界易变因素 牲畜所在地的气候发生变化、饲料的成分或者供应厂家发生变,长途运输、过度使役等因素都将使得牲畜处于一个强烈的应激状态下。在此状态下,牛的前胃迷走神经会处于一个抑制的状态,导致功能严重失调,神经对瘤胃的控制能力大大下降,由此出现前胃迟缓。
3 牛前胃迟缓的防治措施
3.1 加强饲料管理 饲料是发展养牛业的重要物质基础,但饲料管理不规范或者储存不规范就容易导致霉变,霉变饲料的营养价值大大降低,更为严重的是霉变饲料中的毒素容易使牲畜中毒,严重者导致死亡。因此,要正确选择饲料的储存地点,饲料贮存仓库要选择地势较高、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此外,还要控制好饲料及其原料的含水量。饲料和原料中的水分含量会影响饲料的贮存效果。饲料中的含水量高就容易因积压发热,结块,最终导致饲料的霉变。
3.2 做好饲养管理工作 科学配比饲料、粗料和精料,给牛舍补充足够的水分,定期对圈舍和接触用具进行清洗、消毒。在保持清洁的情况下也要注意圈舍的通风干燥和垫草的及时更换,保障牛舍的温度和湿度相对恒定。其次,牛病的发生受季节更换非常大,对于牲畜日常观察和檢测也是必不可少的。最后,还要根据牛的排便情况、采食状况做好日常记录和监护,以便及时做好牛前胃迟缓的防治和应对措施,从而明确牛的成长和发展需求,将风险降到最低。
前胃迟缓是牛的常发病,所以在其饲养过程中要做好疾病控制工作以及疾病的预防工作,科学配比饲料,把控饲料的水分含量及贮存地方,制定科学严谨的饲养管理制度,对养殖场技术饲养人员定期培训,同时做好日常观察和记录,及时发现牛在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的物质需求和动物福利需求,从而切实解决问题,促进养牛业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实现养牛业的整体进步。
参考文献
[1]江存胜,万奎武.奶牛前胃迟缓的诊治报告[J].养殖技术顾问,2012(3):180-180.
[2]马淑英.奶牛前胃迟缓瘤胃切开术治疗方法[J].中国乳业,2016(8):46-47.
[3]柴中文.中西医结合治疗牛前胃迟缓[J].中兽医学杂志,2015(7).
[4]李玉芳.牛病的防治[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7(3):79-79.
[5]范勇. 春季牛病的防治对策初探[J].现代畜牧科技, 2016(1):55-55.
[6]戴丙亮,況枝丽.牛瘤胃常见病的诊治体会[J].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4(11):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