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磊
摘 要:统计方法的应用可以有效强化事业单位会计的管理职能。本文详细论述了统计方法在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中的应用方式及应用效果。
关键词:统计方法 事业单位 会计
中图分类号:F8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3(c)-102-02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建立起了新的机制,旨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后的新形势。在以往,事业单位的会计偏重于核算工作,忽视了业绩考评,会计预测与分析等工作,这样的工作模式陈旧落后,已经不适应当前事业单位的发展形势。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促进事业单位发展,财务工作者必须要加强统计方法的运用,不断扩展财务职能。
1 统计核算与会计核算
统计核算是指对事物的数量进行计量来研究大量的或者个别典型经济现象的一种方法。与统计核算不同,会计核算以货币为单位,对事业单位的日常活动进行系统的、全面的计算分析。
1.1 统计核算与会计核算的联系
在财务工作中,统计核算与会计核算有很多相似之处,它们都是反映事业单位发展的“晴雨表”,都是在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下,围绕单位的日常工作进行核算业务,真实反映出单位的发展状况,为管理者提供了决策依据。统计核算和会计核算虽然不能使事业单位直接实现经济效益,但却可以加强政府职能,帮助事业单位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1.2 统计核算与会计核算的不同
统计核算与会计核算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会计核算以货币为单位进行核算,而统计核算不仅局限于货币,还可以以实物和劳动量进行核算。其二,会计核算针对的主要对象是事业单位的资金往来,而统计核算除了对资金往来进行统计之外,还要对单位的各种活动进行统计核算,包含的范围较广。其三,会计核算的最终目的是把事业单位的业务活动客观地呈现在账目上,而统计核算是通过对单位各种活动进行调查,最终推断出各种事物发展的状况。
2 统计方法在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中的应用
2.1 运用统计方法实现事业单位财务预测
与企业单位不同,事业单位具有公益性质,它不进行直接的生产活动,不产生经济效益,其收入来源主要依赖政府的财政拨款,这样的运行模式导致很多事业单位的领导缺乏财务风险意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与市场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如果事业单位还像之前哪样缺乏必要的风险意识,就有可能在经济活动中产生财务风险,最终被市场淘汰。
财务预测是事业单位规避财务风险,提高管理效率的重要途径,而统计则可以辅助财务预测,确保其预测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财务预测的内容主要包括财务决策和编制财务预算,通过财务预测,可以向单位领导者提供决策依据。财务预测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只能反映过去一段时间内单位的经济运行情况,却不能对未来业务活动进行计量,统计则正好弥补了这一不足,它可以利用数据模型或者虚拟变量帮助财务预测得出科学的预测结果。
事业单位的财务预测要分四个步骤进行,首先,要确定预测目标。预测目标决定了预测的使用方法和预测时间。其次,搜集和审核统计资料。确定了预测目标后正式进入资料搜集阶段,这些资料可以为最后的预测结果提供依据。第三,选择预测方法。为了确保预测的准确性,同一个预测目标应该多选用几个预测方法,得出结论后再进行分析对比,选择最有效的方法。第四,估计预测模型。在进行预测时模型中需要有参数,可以选择以往的历史数据。
2.2 运用统计方法加強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与监督
加强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与监督是确保事业单位财务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和条件。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是相辅相成的,通过会计核算可以为事业单位各部门提供决策依据,通过会计监督可以对事业单位经济业务的真实性、财务收支的合法性及公共财产的完整性进行监督,预防腐败,防止资产流失。二者工作形式不同,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目前,事业单位在会计核算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会计核算制度不够完善,其科目设置缺乏科学依据,原始凭证不规范,管理者资产管理意识淡薄,会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缺乏自我评价与监督等,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会给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带来诸多麻烦。笔者认为,提高会计核算与监督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2.1 建立健全会计核算制度,强化预算管理
建立健全会计核算制度是规范会计核算与监督的基础条件,只有在完善的制度下,会计核算与监督才能顺利实施。强化预算管理是为了确保预算的科学性、准确性,防止超预算开支,规避财务风险。强化预算管理不仅要遵循统筹兼顾原则,还要根据本单位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预算管理,确保预算管理的真实性。
2.2.2 加强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监督机制
监督机制的缺乏是滋生腐败的温床,为了保证会计核算的顺利实施,事业单位应该设立专人对会计核算工作进行监督,监督的内容主要包括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报表编制、预算执行等。监督过程及结果要形成书面的报告,单位管理者要对该报告进行认真分析,找出财务预测工作问题的不足,及时督促整改。此外,财政部门与审计部门的会计信息也是对本单位会计预算进行监督的重要依据。
2.2.3 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会计预算与监督工作是由会计人员来完成的,其专业素质与职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关乎着会计预算工作的准确性,因此,加强对会计人员的教育培训是实现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确保预算工作顺利实施的重要途径。此外,在会计核算工作中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该技术不但可以减少人为的错误,还能保护信息安全,提高工作效率。
总之,在会计工作中,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两者相互结合,才能有效防范腐败,提高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率,确保资金安全。
3 运用统计方法充分发挥事业单位财务分析的作用
单位会计工作最终会得出财务报表,管理者可以根据这些财务报表进行管理决策,但是,财务报表并不是万能的,管理者要想获得更多的决策依据,除了参考财务报表之外还需要其他的财务资料。比如说,管理者需要从宏观的角度了解单位的发展,只看财务报表是不行的,还需要运用统计方法对单位日常工作进行科学的整理分析。财务工作中最常用的统计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3.1 比率分析法
依据分析要求和目的划分,比率分析法又分为构成比率分析法、效率比率分析法及相关比率分析法。比率分析法是财务分析最基本的工具,其目的是對同一期财务报表上的若干重要项目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从而求出比率。比率分析法的优点是计算简单,缺点是只能静态分析,不能动态分析,分析结果只反映历史数据,不能对未来进行科学预测。
3.2 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是通过对项目或指标值的对比,揭示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比较分析法主要有两种形式:实际指标与企业前期的计划指标对比,统一指标横向与纵向对比。比较分析法可以帮助财务人员发现差距并找出原因,从而判定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在选择比较分析法时要注意对象的选择,确保对比指标之间有可比性。
3.3 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是通过分析因素指标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确定各因素对分析指标差异影响程度的一种分析方法。因素分析法包括连环替代法和差额分析法。比如,在对事业单位某个部门的收支管理进行考核时,便可以使用因素分析法,通过对该部门预算与实际输出的比较,确定各因素对实际输出结果的影响程度。运用因素分析法时,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要找出对指标产生影响的因素,然后把这些因素按顺序排列好。
3.4 趋势分析法
趋势分析法是指将财务报表中两期或者多期的相同指标或比率进行对比。趋势分析法主要有项目金额比较分析和百分比比较分析。利用趋势分析法可以掌握事业单位财务经营的变化情况,从而为管理者决策提供依据。在对事业单位进行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时灵活运用统计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综上所述,统计方法是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合理利用统计方法不但可以加强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与监督,还可以辅助会计预算,确保预算结果的科学性与准确性,进而帮助事业单位的管理者进行决策分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统计方法的使用是事业单位扩展财务职能,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郝爱迎.浅析统计方法在企业会计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