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C环境下基于SOLO理论的元认知学习模式研究

2017-05-30 00:23黄雪逄欣焦宝聪
现代教育科学 2017年8期
关键词:元认知

黄雪 逄欣 焦宝聪

[摘要]

针对学习者与社会学习共同体不同层面的特征,以社会化学习理论等为发展基础的互联网学习,使个性化学习与自适应学习成为可能。社会网络学习中学习者认知判断测量、学习者自我学习过程的认知监测调控均成为社会网络学习发展的关键之处。首先,本文以SPOC学习环境为研究背景,分析了当下主流的SPOC学习模式类型,并阐述了以再认知与持续性认知为目标的SOLO分类理论的元认知学习模式的可行性。其次,详述了如何通过SOLO分类理论、元认知,以及可视化再认知主体确定学习者所需的间歇性重复训练。最后,结合文章过程性分析与元认知三要素,明确了个体对自我认知渐进成长的独立性把握。

[关键词]SPOC;SOLO分类法;元认知;教育传播

[中图分类号] G642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5-5843(2017)08-0078-07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708014

SPOC作为混合式学习的范例,采用以线上学习与线下面授为主的教育传播形式。对此目前国外相关研究主要体现在:一方面,以社会化学习理论为基础,认为个体处于探究社区(CoI Framework)中,如何在协作学习环境中构建意义和共享学习,“拓宽”元认知的研究,认为元认知不仅仅是一种自我调节能力,还必须考虑共同元认知和共同调节的问题[1][2]。另一方面,以认知心理学与神经生物学为理论基础,研究学习环境中的个体前瞻记忆、执行功能与行为、元认知等之间关系与对认知学习发展的影響[3]。前者从社会网络有效交互学习角度,视个体为社会网络中的某个结点,强调元认知策略对个体认知负载、学习发生时机等因素的影响;后者着眼结点的某些层面的共同属性,强调认知心理、记忆策略选择与元认知的相互关系。国内在SPOC环境学习研究中,在学习者的学习模式组织方式、学习资源优化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果,但关于混合式SPOC环境下个体元认知学习涉及较少,尤其是针对判断与测量学习者的思维结构维度的元认知对个体的影响。在该方面研究仍是热点,主要包括:(1)以具体层级阶段,调控个体做出适应性的策略,完成行为和达到目标[4]。(2)不同学习周期,学习者认知的变化[5]。SOLO分类理论与元认知理论提供了以强化学习者在SPOC环境下教育传播的认知主体地位,表述了学习者与学习过程各环节的交互。

一、相关理论

(一)SOLO分类理论

J B Biggs与K F Collis于1982年发表《学习质量评价-SOLO分类法(可观察的学习成果结构)》,Biggs等称之为“可观察的学习成果结构(Structure of the Observed Learning Outcome,SOLO),理论思想为个体针对真实问题的响应出的思维结构是可检测的”。SOLO分类法着眼于个体与问题反映结果,包括能力(Capacity)、思维操作(Relating operation)、一致相关性(Consistency and closure)、响应结构(Response Structure), 见表1[6]。

(二)元认知

Flavell将元认知表述为“元认知是个人关于自己的认知过程及结果,或其他相关事情的知识,以及为完成某一具体目标或任务,依据认知对象对认知过程进行主动监测以及连续的调节和协调”[7]。元认知要素一般包括两个维度,知识元认知与体验元认知[8]。目前通过对知识过程、认知和情感、监测探究过程与管理探究过程方面的研究,提出构成要素的三个维度——知识元认知、监测元认知、调节元认知[8]。从本质上讲,元认知不是一种知识体系,而是一种活动过程[9]。

二、SPOC环境下SOLO分类理论的元认知学习模式分析

(一)三种SPOC学习模式设计类型分析

SPOC学习环境一般采用混合学习、翻转课堂与泛在学习等模式构建,强调社会互动性、个性化学习与认知主动建构。主流的SPOC环境下有混合学习模式设计、翻转课堂模式设计、泛在学习模式设计等。本研究从全局设计构建、内容性主体、再认知主体、学习者交互、教育管理服务五个方面分析上述主流设计模式,见表2。通过表2对比分析,三种学习模式在传播受众(信宿)、内容性主体(传播内容)、学习者交互(信道)、教育管理服务(信道)等方面相似。从社会传播循环模式角度分析,当传播受众与传播者处于信息不平衡时,受众与传播者会发生信息的双向流通。然而,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提出了人类认知学习新事物的遗忘规律——艾宾浩斯遗忘(节省)曲线,该曲线从时间与记忆强度两个维度阐述了遗忘动态变化[10]。然而,三种类型SPOC设计模式的内容性主体中,检验学习者学习效果主要依靠作业与测试,其内容固定性、不复提交性、知识点平行题型练习缺失等属性,阻碍传播受众与传播内容之间的信息流通, 致使社会传播互动性难以持续、社会循环模式难以形成。从社会传播学与认知心理学视角出发,三种SPOC设计模式在知识记忆、遗忘的发展性学习型方面缺少再认知主体。

内容性主体线上系列视频与课件、阅读材料、作业与测试、讨论区与线下面授,学习活动

再认知主体内容性主体为中心,缺失激发学习者回顾性、查漏补缺的针对性内容与练习

学习者交互线上虚拟平台交互,线下共同体的社会性交互(弥补线上情感缺失等)

教育管理服务讲师与助教为主,社会化网络媒介(QQ群、微信群、SPOC平台)协同管理

(二)SOLO分类法的元认知学习模式可行性

安德森等人修订了布卢姆教学发展理论,包括六层认知层次(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与四大知识分类(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元认知知识),阐述认知的教育目标[11]。马扎诺以人类学习行为视角,从知识领域(信息、心智过程、心理动作程度)与加工水平(提取、领会、分析、知识运用、元认知系统、自我系统)两个维度提出了新教育目标理论[12]。前者强调知识在认知过程中的提取、再现与加工;后者强调思维本体论与学习关系,但知识与教育心理相互独立。从上述认知发展层次与知识划分理论发现两者互相影响。然而,Biggs针对个体对真实问题的响应进而对认知发展与知识划分进行了理论建构,提出“个体-问答-判断认知水平”的SOLO模型。目前,个体经过一定周期后难以根据SPOC环境得到相关知识平行学习,静态的SPOC资源已经难以满足个体再次学习的自检测需求。个体学习过程受间隔重复效应影响,根据艾宾浩斯遗忘(节省)曲线,在经历空白时间间距后需要刺激强化知识网络。通过SPOC学习平台推送的再认知主体、个体元认知控制要素影响自我认知整个过程,譬如通过问答反馈信息强化个体认知控制、增强个体对认知过程控制。同时,在该过程中学习者提高了自我监控、调节及元认知能力。

三、SPOC環境下SOLO分类理论的元认知学习模式分析

基于上述相关理论与模式的可行性分析,以及社会网络学习中学习者行为特点与混合学习者认知发展特征,本研究构建了SPOC环境下SOLO分类理论的元认知学习模式。以个体持久认知为目的,根据SOLO分类理论、元认知理论及认知与遗忘相关理论,由主体性内容学习过程、教育传播过程、元认知理论运用过程三大部分构成,见图1。

(一)SPOC环境下SOLO分类理论的元认知学习结构分析

依据SOLO五层分类质性评价方法,并从社会学习平台中明确个体对主体性内容的反馈应答,了解个体学习理解深度、高阶思维能力,判断个体的认知思维结构复杂度,见图2。首先,根据上述测量描述过程进而量化SOLO判断反馈加工信息,量化结果可作为社会学习平台中个体自适应学习的一项分析数据。其次,依据艾宾浩斯遗忘规律与间隔重复效应,结合个体在主体性内容方面的学习行为(作业与测试响应结果、讨论区参与响应度等),从记忆、遗忘维度对反馈量化信息进行深度分析。该层次的量化分析主要目的为确定个体在知识图谱中的松散节点,通过社会化学习平台可视化窗口,向个体提供刺激唤醒松散知识网络节点的内容与平行训练,即再认知主体内容与间隔重复训练。

(二)SOLO分类法的元认知学习模式下教育传播过程分析

韦斯特利-麦克莱恩模式因为重视教育信息反馈,所以受到课堂教学模式的青睐。在SPOC环境下,该模式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见图3。首先,再认知主体Xn在SPOC环境中根据个体主体性学习与知识图谱分析出的循环性学习部分,在社会学习平台A将选择性知识(X1,X2…Xn)可视化显示。处于社会学习环境B的个体,在自我元认知能力的调控下,对X1,X2…Xn范围中X1,X2…Xm(m≤n)内容与表现形式进行双重选择。在此过程中,个体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将选择信息fBA反馈于A。根据教育传播的渐进步骤,当传播方向An发生第a轮(a≤n),第(a-1)轮的反馈信息f(a-1)BA在图2中的学习结构过程中抽象量化,进而影响An与处于B的个体在第a轮的选择。那么,由此推广可知在一阶段中,处于社会学习环境B的个体受到自我元认知能力与SOLO分类理论双重影响。再者,个体经历一阶段形成先验知识,并在B中与其他个体、学习共同体、讲师组C基于线上线下多种形式交流,因此传播方向Bn的媒介渠道是多样化的。与一阶段类似的是,Bn中第b轮(b≤n)受到前(b-1)轮的影响。但与一阶段差异点在于C,讲师组与个体关系引导的内部循环传播脉络,其反馈结果fnCA可作用于A,对A平台进行选择性干预。最后,作为个体、学习共同体与讲师组反馈的最直接的信息fnCB,讲师组中负责人员需认真统计受众在平台A中反映的问题与讲师组的解决方案。

(三)SOLO分类法的元认知学习模式下元认知要素分析

元认知的首要因素在于根据个体自我适应感的不同,通过三要素的正向交叉作用,产生适应于在SPOC中建立自我的选择性方法集。元认知知识、元认知监督和元认知调节,三者相互协调作用,影响着对处于SPOC学习环境中的个体学习活动与认知结构发展。首先,元认知知识是个体在社会学习中进行认知监督与调节的实践背景。其次,在SPOC学习环境中,元认知监督协调个体在学习模式下对内容性主体与再认知主体的学习进程与学习平台中的认知学习活动进行自我反馈。此外,具有诊断性功能的元认知调节对社会学习网络中各个学习环节均有调控作用。

四、研究案例

西方文明——古代与中世纪因其古典遗产、法治的政治核心、社会的多元主义化等特征对促进个体与社会发展有积极作用。本研究案例选取了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中部分课程(西方文明)知识点,以下是关于“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的知识图谱,其知识层次结构,见图4。

在社会化学习平台中,SPOC学习环境对于不同个体推送不同范围的知识点,会依据学习内容与个体特征双方进行决策。SPOC环境下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元认知学习模式主要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Step1:分析“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中各类知识之间的上位关系、归属关系与并列关系等,结合个体在学习环境中学习主体性内容的应答响应机制(SOLO分类原理)的反馈,评测个体认知层次,见表3。

综上,本文在SPOC学习环境背景下,分析了目前主流的SPOC学习模式类型并构建了以再认知为目的的层次式元认知学习模式,在该模式中更加突出在学习过程中个体对自我认知渐进成长的独立性把握,也强调了SPOC学习环境的循环生态属性。本研究以诸多个体认知记忆等特征为分析基础,革新了社会平台中认知主体内容,从而影响了以学习共同体、混合式教育指导者为局中人的教育传播方式,并对各环节进行了详尽阐述。通过理论研究与个体实践探索,该模式学习方式干涉了处于社会学习中各节点的个体的网络学习流程,对其合理性学习与学习效率的提高均有意义。下一步研究工作将对SPOC环境下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元认知学习中,间歇重复训练生成、推送方式等部分进行定性研究与质性研究。

参考文献:

[1] Garrison D R, Akyol Z.Toward the development of a metacognition construct for communities of inquiry[J].The Internet and Higher Education, 2013(17): 84-89

[2]Zehra Akyol, D.Randy Garrison, Assessing metacognition in an online community of inquiry, The Internet and Higher Education, Volume 14, Issue 3, July 2011, Pages 183-190

[3]Manuela A.Spiess, Beat Meier, Claudia M.Roebers.Development and longitudin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childrens executive functions, prospective memory, and metacognition, Cognitive Development, Volume 38, AprilJune 2016, Pages 99-113

[4]刘伟方,司继伟,王玉璇.认知策略选择的元认知因素[J].心理科学进展,2011(9):1328-1338

[5]高黎,陈唐艳,曾洁.学习策略培训对学习者元认知水平影响的历时研究[J].外语界,20129(1):35-43

[6]Biggs, J.B, & Collis, K.F.(1982).Evaluating the Quality of Learning: The SOLO Taxonomy.New York, NY: Academic Press

[7]Flavell J H.Metacognitive aspects of problem solving[J].The nature of intelligence, 1976(12): 231-235

[8]Flavell J H.Metacognition and cognitive monitoring: A new area of cognitivedevelopmental inquiry[J].American psychologist, 1979(10): 906

[9]汪玲,郭德俊.元认知的本质与要素[J].心理学报,2000(4):458-463

[10]戈尔茨坦.认知心理学:心智、研究与你的生活[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5

[11]洛林·W安德森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分类学视野下的学与教及其测评[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12]盛群力.旨在培养解决问题的高层次能力[J].开放教育研究, 2008(2)

Abstract: The Internet learning based on social learning theory and mobile learning makes it possible for individual learners and adaptive learning to adapt to the different levels of learners and social learning communities. However, in social network learning, learning Cognitive judgment, measurement and learner selflearning process of cognitive monitoring, control become a social network learning environment of the key. Firstl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types of SPOC learning pattern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POC learning environment, and expounds the feasibility of the metacognition learning model of SOLO taxonomy theory which aims at recognition and persistence cognition. Secondly, this study expounds how to visualize recognition subject through SOLO classification theory and metacognition, to determine the intermittent repetitive training needed by learners, and to strengthen learners' cognition status of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under SPOC environment. Finally, combined with the process of analysis and metacognitive three elements, the individual selfawareness of the gradual growth of the independent grasp.

Key words: SPOC; SOLO taxonomy; metacognitive;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

(責任编辑:赵淑梅)

猜你喜欢
元认知
元认知策略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元认知在大学英语教改中的应用
口译教学中的元认知策略应用实证研究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元认知能力的培养
元认知策略对阅读词汇量的补偿作用
英语阅读中元认知策略的调节与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