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传统鱼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艺术思想

2017-05-30 21:20李思阳
大东方 2017年9期
关键词:鱼形鱼纹万物

李思阳

魚的存在历史可以说比我们人类存在的历史还早。在远古时代,鱼与先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是人类最早的食物之一。对人类的生存繁衍、火的利用、工具的发明和族群的迁徙等,都产生过决定性的影响。中国的鱼文化堪称中国文化史上历史最久、应用最广、功能最多、风俗性最强的一个文化体系。

原始祖先们的劳动都以融入自然界为目的。他们手中描摹的对象包括浮云,游鱼等自然景物,借以自然界的力量,他们相信有一种超力量主宰着这个世界,于万物寄托自己的情感。鱼类不仅作为图腾崇拜对象客观地存在过,而且在宗教、习俗和艺术等方面都留有深长的印记。通过对鱼的崇拜以及鱼纹的刻画这种形式吸收自然的精髓。鱼纹及其确切的表达了人们征服自然的愉悦感。人面鱼纹充分反映了原始居民渴望与鱼类动物互相转化和互相融为一体,能够顺利超脱生死轮回的各个境界的强烈愿望。同时也反映了他们想借助鱼作为沟通天地、生死、人神的强烈愿望。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具有根本性的文化传统,“天”即是自然,“人”就是所有文化的创造及其成果。天人合一,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的造物文化与自然万物和自然规律的融合,是中国人观察问题的一种特有的立场和视角,影响甚至决定了中国古代各种文化艺术形态的产生发展和形态面貌。“天人合一”作为中国的文化传统体现在儒、道、释各家学说之中。儒家倡导“天人合一”而更偏重于人,道家倡导“天人合一”则偏向于自然的天,中国佛教倡导“天人合一”则偏向于佛学之“天”。但总的来说,诸家都是在“天人”的维度中探索文化、艺术问题。

在中国古代艺术史上,“天人合一”的思想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是中华传统审美文化的思想体现和灵魂与精神所在。对传统艺术起了十分深刻的影响,先人们主张自然物与人的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以达到“天工”与“人工”的浑然一体境界,远古时代的祖先,虽然不具有成熟的设计思想,但自从“人猿揖别”过后,中华先人的自我意识、创造意识开始携带着一定程度的审美文化因素苏醒、萌芽并发展。原始社会的鱼纹就体现了这种“天人合一”的艺术性。从出土的远古器物的鱼形纹样中可以看出,原始鱼形纹饰所表现出的对自然现象的崇拜信仰,随着历史的演进,已逐步摆脱了纯自然观念的束缚,演化为人类精神领域中的神灵的象征,而又转向民间大众的生活,并借助寓意形成了吉祥纹样的体系,以亲切、自由、美好的意念表达着人们的种种理想和愿望 。从起初原始人主张崇拜自然,到后来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过程中体现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存在于一切造物活动之中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无处不在,而史前鱼形纹饰就是“天人合一”思想物化的主要产物之一。

鱼纹在造型寓意上除了与原始图腾崇拜和生殖崇拜有关外,还包含对“阴阳”观念的延伸。古人对阴阳观念表达,多用魚的形象作为载体,阴阳鱼以传递四季轮回、寒来暑往,阴阳交替的信息使者的形象而存在。大体上阴阳鱼的表现形式有两种:一种阴阳鱼是以“太极”图形为代表的,造型上是将整圆以“S”形线分割划分成相同的且相互融合的两个部分酷似两鱼相交的情景。“两鱼相交”被道家寓意为生命万物轮回不息的阴阳宇宙观,用鱼的形象表现出来,形成了“太极”的代表符号——在一个圆中两个黑白分明、等形等量的鱼形相互环抱、首尾相追逐。两鱼相互追逐体现出了世间万物永无止境的运动着,围绕着圆,两个鱼形,两种力量,在不停地旋转中相互追逐,融合,分离,体现出了世间万物轮回交替的运动规律。造型上两个半圆是两条首尾相顾的鱼形的形态,消除了由一整破二而造成的两个半圆相互间的对峙,使阴阳鱼图案在均衡之中显示相互的融合。运动与静止,对立与统一,在阴阳鱼图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色彩上虽然黑白分明,是明显对立的两部分,但阴阳鱼纹的完美造型所表现出来的内涵并不是对立冲突的崇高,而是和谐融合的优美。纹饰中一阴一阳、一雌一雄的两条鱼永无休止的追逐,运动。构成了中华民族生命价值观的核心内容:追求生命的生生不息,对生命与自然的执着与情怀,“阴阳鱼”的内在成就是它显示出中华民族要在宇宙万物之中寻找我们的生存之本和谐与统一世界观。

从现代哲学的观点看,这是相当具有系统思想的哲学观念,万物统一于“太极”,“太极”隐含着对立统一的因素,万物归一,多元统一,天人合一,天道人道统一,世间万物构成了一个大系统,生化发展,衍生演进,与时俱进。

鱼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阐释了远古先民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这一思想不仅对远古器物上的鱼纹艺术影响深刻,在现代设计上也有着直接影响,起着一定的借鉴作用。在千百年来的发展中,鱼形纹所运用的浪漫主义特征是写神重于写意,写意重于写形,不以形为桎梏,“天人合一”思想就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观念,当今设计重视人与自然关系的表达,希望通过设计引导大众珍视自然规律,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通过设计引导生活,通过设计启发大众思索。人们在自然中获得启发,从而产生想法,从生活实践中获取灵感,设计出艺术品,继而通过艺术品将这一思想继续传承下去,这是设计师的使命,也是我们每个人的使命。

参考文献:

[1] 殷伟 任玫,中国鱼文化,文物出版社,2009年5月

[2] 陶思炎,中国鱼文化,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

[3] 郑军 ,中国传统鱼文化,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14年6月

[4] 杨永波,鱼形纹的传统象征性与现代装饰性流变研究,硕士论文,2010年6月

(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

猜你喜欢
鱼形鱼纹万物
年年有“鱼”
万物皆可折
万物生
鱼形符号在唐代器物设计中的应用探究
基于传统鱼纹的中老年女装图案创新应用方法
鱼纹瓷
当绘本邂逅美术美美交融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假如万物会说话,绝对会把你萌化
鱼纹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