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宁 杨雪
导读
2016年起,西城区人民法院党组探索创新,将立案、速裁、诉调办联合党支部中工作性质相近、优势互补的30余名党员整合到一起,重新设立了重大案件处置、突发事件处理、大厅与窗口服务、诉前保全、多元与速裁等5类11个“前端党小组”,充分发挥党员的凝聚力和牵引力,带领广大干警提升着司法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将众多案件化解在了最前端,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了司法温暖、公平正义。
“榜样带我去立案”
8月7日早晨9点15分,西城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西城法院)1000平米的立案大厅里,引导、查询、速裁,井然有序地进行着。平静的氛围中,干警们在化解着一件件牵动人心的法律纠纷:多次激烈冲突甚至报警的一家人,在立案庭握手言和;分散在5个省市的8名兄妹在速裁程序,仅用3天就解决了近亿元的房产纠纷……今年上半年,西城法院通过速裁、多元调解程序审结案件7400余件,占民商事结案总数的近40%,极大缓解了后端审判压力。
是什么让立案前端工作高效运转?“西城法院的民商事案件数量在全国基层法院中位列第九,针对案件数量多、审判压力大的现状,院党组决定,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战斗力,在立案环节创新工作方式,不断提高司法服务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党组书记、院长蔡慧永说道。针对年轻干警不愿到立案庭工作,怕“得不到锻炼、没有前途”的实际,西城法院拿出8个员额法官名额分配给立案庭,极大地调动了干警的积极性。
“提升司法服務能力,不仅是微笑服务等内容,更重要的是一系列体现首善标准的高质量前端司法服务。”联合党支部书记张晖说。由于8名员额法官中有7名是业务能力出众的党员,联合党支部决定,由4名中层副职和7名员额法官担任11个新设立的“前端党小组”组长,以党小组为单元,通过对日常工作的指导、引领,提升全体司法干警司法能力,开创工作新局面。
在立案大厅,工作人员接触到形形色色的当事人。这些人揣着“堵心事儿”,随时都会爆发“无名火”,引起各种冲突。为了规范党员的一言一行,联合党支部从业务能力、责任意识等各方面梳理了《党员十条承诺》,制作成标牌,摆在工作台的醒目位置,强化了党员干警司法为民的服务意识。
大厅与窗口服务党小组组长谢江军就遇到了这样一个特殊案件。一对新婚小夫妻来到法院,要立即解除婚姻关系。细问下得知,两人热恋中没等婚检结果出来,就走入了婚姻。谁料女方看到婚检报告,才知男方竟是一名HIV感染者!面对一触即发的冲突,谢江军赶上前建议:进入法律审判流程,至少还要等待3个月的排期,医疗检测档案就失效了。如果你们对解除婚姻没有异议,可以直接立案速裁。
矛盾当场解决,当事人始料未及——这不仅缓解了审判压力,更节约了当事人的时间成本。女孩在事情平息后,认真地在司法热线中回忆着每个细节,说:“你们让我感受到了一个有温度的窗口。”
11个“前端党小组”的党员们,在每天各种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决的锻炼中,迅速成长,多名党员干警从这里转入各个审判庭室,逐渐能独当一面。
“要有颗站在当事人角度看问题的心”
“办理一案,解决一片。”这是张晖书记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更是立案、速裁与诉调办的工作追求。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联合党支部要求党员:以党小组为学习单元,让自己的学习意识比别人强一筹、办案能力比别人高一筹、司法形象比别人好一筹。
“办案子要不怕麻烦,要有颗站在当事人角度看问题的心。”多元与速裁党小组组长刘喆正给年轻同志讲述着自己前不久接手的一个案子。一位房主拖欠供暖费逾10年,被单位告上法庭。房主2年前去世后,几名子女互相推诿,谁也不愿意缴纳。就事论事快速结案,还是抽丝剥茧解决实质问题?刘喆掰着手指给年轻党员讲解:“如果只是处理供暖费问题,这里面有几个隐患。第一,不服裁决,还要再告;第二,今后供暖费不能一劳永逸解决;第三,几个子女还会到法院裁定继承权……”“矛盾的实质不是供暖费的问题,而是房屋继承问题。”年轻党员小赵回应道。“说得好,咱们麻烦点,却能把审判压力在前期都释放掉。一家人多年的积怨化解了,一举多得啊!”接着小赵的话茬儿,刘喆接着讲。
遇到疑难问题立即研讨,这样的党小组会,经常出现在工作中。“每个案件、甚至案件的每个阶段都有新情况发生。党员群策群力,有利于推动联合党支部前端各项工作与党建工作的深度融合,带动整个团队业务能力的提升。”诉前保全党小组组长、副厅长胡正喜说。
“脚着地了,办法就多了”
随着民事纠纷的日益增多,西城区人民法院党组要求,要在繁简分流的同时,发挥党员作用,调动多种社会力量参与矛盾纠纷的解决,减轻法院案件压力。
身穿笔挺的制服,脚蹬一双运动鞋,多元与速裁党小组组长、巡回法官赵海,带上党员书记员姜潇,常常在街道一待就是一天。“以前老百姓有了纠纷都是去打官司,现在有了纠纷都会先来问问赵法官,他给人讲法理、更讲人情。纠纷化解了,就不到法院了。”西长安街派出所人民调解员张立新这样评价这位巡回法官。
别看现在赵海在大家眼里不可或缺,刚接手巡回审判工作时,他可没少坐“冷板凳”。“您好,我是西城法院的法官赵海,来化解矛盾纠纷的。”接手巡回法官工作的第2天,赵海来到德胜街道司法所。
老所长瞟了赵海一眼:“好啊,这个人你给劝走吧!”他一指沙发上躺着的女孩,给赵海出了个“考题”。
女孩叫小姚,因为抢劫罪被判3年有期徒刑。母亲因为吸毒把她名下的房子卖了,又不让出狱后的小姚进家门,口口声声说“国家能管你”。赵海带着小姚找到她的母亲和姥姥,经过一番工作,小姚的姥姥最终同意收留女孩。看着高高兴兴收拾铺盖的小姚,老所长连连称赞——没想到劝了几个月都说不动的小姚,赵海一上午就给劝走了。“回头还得麻烦街道帮她找个廉租房,再给她联系解决低保。”赵海设身处地为小姚想着今后的出路。
从那以后,赵海便成了各个街道司法所的常客加“上客”。
近两年,赵海把精力更多放在了普法上,带着党小组下社区、进学校。跟着赵海学习,姜潇说:“脚着地了,办法就多了。”2016年,党小组共接待群众近2000余人,出具司法确认41件,直接或间接参与调解纠纷267件,大大减轻了法院压力。
(责任编辑:陈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