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国莲
摘要:牦牛巴氏杆菌病又称为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引起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是高寒牧区牦牛常见疾病。最近几年,随着青海省玉树州治多县牦牛养殖產业不断发展壮大,牛巴氏杆菌病的报告病例呈现增多趋势,常常因为防治不及时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关键词:牛巴氏杆菌病;诊断;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6-3637(2017)09-0048-01
牛巴氏杆菌病主要侵染各个年龄的牛,在高寒地区牦牛的发病率也很高。患病牛和带菌牛是主要传染源,可以通过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感染。牦牛巴氏杆菌病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其中以冬春季节,气候寒冷时容易发病。此外,饲养管理不到位,牛舍保温措施不好,潮湿,通风不良,饲料营养较差,都可以加重该种疾病的发生。
1发病情况
青海省玉树州治多县多彩乡某养殖户共养殖牦牛107头,采用放牧养殖,并坚持自繁自育制度,严格按照当地动物防疫部门制定的免疫计划开展免疫,整个牛群生长情况比较良好。2016年2月13日,饲养户在牛群中发现了2头以体温突然升高到41℃以上,精神萎靡不振的患病犊牛,发病后立即采取措施将犊牛隔离,对牛舍进行全面消毒,使用青霉素和链霉素治疗,无任何效果,当天晚上2头患病犊牛死亡。随后几天牛群中的患病牛逐渐增多,饲养户立即请当地兽医前来诊治,兽医人员到场后发现所有牛只混合饲养,圈舍保温效果较差,地面潮湿,牛群缩在一起取暖,地面粪便堆积,在发病前当地出现1次寒潮天气。结合发病情况和最终的诊断结果确诊为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牦牛巴氏杆菌病,并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急性诊治,短时间内将病情控制。从发病到确诊共有33头牛发病,其中犊牛23头,育成牛7头,成年牛3头,死亡3头全部为犊牛。
2发病症状
发病初期所有患病牛表现为体温升高到41℃以上,精神萎靡不振,食欲减退直至废绝,心跳加速,每分钟心跳高达120次,头犊牛发病1d左右死亡。剩余患病牛高热持续不退,结膜潮红,身体逐渐消瘦,四肢无力,行走困难,被毛杂乱无光泽,鼻镜干燥,食欲减退,呼吸困难,头颈前伸,呈现明显的腹式呼吸,并出现咳嗽,触摸胸腔患病牛出现明显的疼痛感。所有患病牛从鼻腔中一开始流出浆液性鼻液,随后变成脓性鼻液。患病初期出现便秘,后出现腹泻症状,在粪便中夹杂血丝和血块。听诊肺部存在水泡性杂音和胸膜摩擦音。叩诊患病牛胸部可以听到浊音区,并存在明显的疼痛感,1头犊牛最终以为严重肺炎窒息而死。
3病理学变化
解剖3只病死犊牛主要表现为纤维素性肺炎和败血症。1头病死犊牛2/3的肺脏发生了肉变,肺组织颜色呈现暗红色、淡红色和灰白色,质地坚硬,小叶间结缔组织由于发生浆液性水肿而变宽,切面呈现大理石纹路状。所有病死犊牛肝变区内可以看到干燥、坚硬、质脆的黄色坏死病灶,在一些坏死病灶周围还能够看到结缔组织形成包囊。1头病死犊牛咽喉部位呈现胶东装水肿。所有病死牛小肠内存在黄豆在粟粒大小不等的溃疡面。其他脏器无明显变化。
4实验室诊断
无菌环境下取病死犊牛患病淋巴结、肝脏、肺脏组织制成涂片后用革兰氏染色后镜检发现革兰氏阴性染色的球杆菌。将病料接种到血液琼脂培养基上,37℃培养48h,在血液琼脂培养基上生长出灰白色、圆形、中间隆起、光滑湿润、边缘不整齐的露珠状致病菌菌落,并存在典型溶血环。使用VITEK2COMPACT30梅里埃细菌鉴定仪进行生化鉴定,确定该致病菌为巴氏杆菌。药敏实验发现该致病菌对氧氟沙星、庆大霉素、恩诺沙星高敏。结合发病情况、发病症状、病理学变化和实验诊断结果确诊为牦牛巴氏杆菌病。
5防治
结合药敏实验选择使用高敏抗生素联合治疗。使用2%的氧氟沙星注射液,按照体重大小每公斤使用5mg,每天2次,连续使用4d为1个疗程。针对患病牛高热、脱水症状,选择使用0.9%生理盐水500 ml、复方庆大霉素每公斤体重使用4mg、地塞米松20 mg静脉注射液,25%葡萄糖500ml、VC2g、10%安钠咖2g,每天2次,连续使用3d为1个疗程。对于酸中毒的患病牛使用5%碳酸氢钠500ml,静脉注射,每天2次,连续使用3d为1个疗程。在做好治疗工作的同时还要指导饲养户做好预防工作。对牛舍、地面、运载车辆、饲养工具使用0.3%的消毒灵、10%的生石灰溶液、3%的漂白粉溶液进行全面消毒,上午和下午各1次,连续使用1周,1周每周消毒2~3次。做好病死犊牛无害化处理工作,粪便和垫草要进行堆积发酵。同时还要做好饲养管理工作,确保牛舍正常的温度,合理分群饲养,使用生石灰吸收地面水分。对于无明显症状的患病牛,使用油乳佐剂灭活疫苗紧急接种,每头牛不论大小一律4ml,通过采用上述治疗手段治疗2个疗程之后,患病牛恢复健康,未继续出现患病牛。1个月后随访,牛群生长良好,身体恢复。
参考文献
[1]牦牛巴氏杆菌病的诊断和防治措施[J].祁芝梅.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3(06).
[2]高原牦牛出血性败血症调查及对策[J].麻文林.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