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殿军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奠基之作,其中系统阐述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不但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奠定了牢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同时也为当今中国共产党人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目的
西方哲学到18世纪下半叶在德国有了一个集大成的结果:就是以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以绝对精神为逻辑中心,建构了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黑格尔把社会生产和创造外部客体的历史实践活动归结为“绝对观念”不断外化、扬弃的产物。费尔巴哈在清算和批判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基础上,通过宣称“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而精神本身只是物质的最高产物”而使德国哲学“向前迈进了一步”。但是,由于费尔巴哈把人只是看作“感性对象”,当作实践去理解,所以当费尔巴哈带着“物质本体论”的前提进入历史领域时,其哲学思想便立即暴露出自身无法克服的唯心主义缺陷。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说:“正是在共产主义的唯物主义者看到改造工业和社会结构的必要性和条件的地方,他却重新陷入唯心主义”。
为了把唯心主义驱逐出它的最后一个避难所——社会历史领域,马克思决定同恩格斯共同撰写《德意志意识形态》,他们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阐述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一方面表明了马克思、恩格斯已经完成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的转变,另一方面也标志着他们实现了对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家们思想的全面超越。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主要内容
1﹒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逻辑前提。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了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的理论,指出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现实、具体的人。他们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除了要有一定的自然条件外,还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
2﹒阐述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人的社会意识产生的历史考察后指出,思想、宗教、法律、国家以及社会结构都是在现实中的个人的物质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是人们物质活动、物质交往的产物。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的产物。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他们进一步指出,“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但当分工使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由不同的个人来分担成为现实的时候,社会意识便获得了相对的独立性。尽管如此,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还是离不开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即使是看似远离物质活动的意识形态,不管多么的虚幻,也必然折射特定时代的生产方式的特性。当然,生产关系在适应生产力的同时对生产力也有着能动的反作用。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生产力所产生的交往形式不断被新交往形式所代替“而这些条件在历史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是与同一时期的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
3﹒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马克思、恩格斯从人类社会物质生产实践的内部矛盾中寻找社会历史发展的力量和动力。通过对分工、所有制形式发展特别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四个因素的分析,深刻揭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一社会基本矛盾,从而发现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要素主要体现在:一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二是满足新的需要的生活资料再生产。三是人口的生产。四是人们在生活、生产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通过对人类社会发展四个要素的历史考察,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一基本矛盾的运动,“在历史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是与同一时期的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所以它们的历史同时也是发展着的、由每一个新的一代承受下来的生产力的历史”。由此可见,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和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原因。
4﹒指明了共产主义的价值目标。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生产力决定劳动分工,劳动分工决定生产资料所有制,从而决定生产关系以及全部社会交往关系。与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所有制形式是划分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这一“虚幻的共同体”中,由于生产资料被极少数的人占有,个人自由、发展为少数人所垄断和独享,而对缺少生产资料的大多数劳动者来说,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则无从谈起。他们指出,要破除这种自然形成的与人对立的异己力量,就要进行全面的、深刻的共产主义解放运动。在共产主义这一真正的共同体社会里,单个人才能获得丰富、全面的社会关系,“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当代啟示
1﹒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创立,不仅使人类第一次把对历史的认识建立在它的真正的基础之上,而且还为我们正确地认识历史、研究历史、探究历史规律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坚持马克思主义,就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用唯物史观来认识和记述历史,把历史结论建立在翔实准确的史料支撑和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的基础之上。在当代中国,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就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质就是历史唯心主义。近年来在理论界、思想界之所以蔓延和泛滥一些否定中国人民革命、丑化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美化欧美资本主义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想,一个很重要的根源就与我们没能很好地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有关。只要我们坚定不渝地葆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理论自觉和文化自信,在全党和全社会锲而不舍地进行历史唯物主义“大众化”“社会化”教育,并在大是大非的意识形态问题上敢于“亮剑”,就能从根本上终结历史虚无主义的泛滥,从而“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2﹒全面、深入、持续不断地推进中国的改革。马克思、恩格斯把社会历史发展看成是诸多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虽然经济因素在社会历史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但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也对社会发展起反作用。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同社会生产力之间总体上是适应的,但社会发展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也十分复杂、尖锐。许多问题甚至牵一发而动全身。要顺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一方面要求我们切实增强工作的协调性、系统性、整体性思维,摈弃片面、孤立的社会发展观,另一方面还要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协同推进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其他各方面的改革。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只有持续不断地调整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克服各种消极因素,才能凝聚起改革的强大合力,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实现自我完善并不断发展。
3﹒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社会是由现实的个人组成的,历史发展的过程既是人的本质不断对象化的过程,也是实现人的彻底解放的过程。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发展思想,就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政府一切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满足“现实的个人”的物质需要的同时,还要充分保障人民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益,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使现实社会每一个成员都能平等地享有全面、自由发展的权利,共享发展的成果。
作者系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天津行政学院科社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责任编辑:张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