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解兆鼎(江苏 淮安) 摄影/郝 丽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一生健康、快乐、长命百岁,但这却是一个不容易达到的目标。在养生的过程中,我认为只要元气足,则百病消,元气衰弱,就会疾病缠身。
我国古代医书中对“气”多有描述。《医学初编》认为:“人之生死,全赖元气。气聚则生,气壮则康;气衰则弱,气散则死。”《黄帝内经·素问》云:“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中医认为“治病求本”,疾病的治疗需要找到根源,科学地进行扶正气(保元气)、平阴阳、调脏腑,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养生亦如是,要想实现长久健康,应在日常生活中树立补充元气的养生理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拥有健康的人生。
元气是中医的一个概念。每个人的生命力是不同的,这个生命力是人体各个脏器功能的综合指标。元气产生于生命形成的同时,来源于父母遗传,为人体健康之根本、生命的原动力。人出生后,又得到后天水谷之精气的不断培育,这一点也格外重要,如此才能保持元气不断化生和旺盛。即使是先天之气禀赋不足之人,若后天饮食调养合理,仍可有所弥补,使元气逐渐充足。
对于已经过了大半辈子的老年人,经历了人生的风霜雨雪,也经受了各种慢性病的折磨,可以说都伤了元气。为了提高生活质量,过好金色晚年生活,就要补充元气,调和气血,治已病,防未病,平安快乐每一天。
我把自己养生保健的心得归纳为“三心、三笑、三要、三通”。
三心三心指自信心、自尊心和平常心。有了自信心和自尊心,老年人就会意志坚定、做事认真,还要有丰富的养生保健知识做基础,才能在养生方面取得成果。而平常心可以让人与世无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样才更有利于健康。
三笑一笑口常开,保持心情开朗,见人微笑,言谈先笑,处世多笑,则健康常在。二笑对人生,遇到什么困难,都不气不愁,微笑着面对,尤其是老年人,积累了丰富的人生经验,更应该笑对人生。三笑泯恩仇,要心胸坦荡,宽以待人,不要斤斤计较,这样才能获得内心的平静。
三要行要勤。保健养生,要动静结合,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运动项目,家务劳作亦应为之,有益身心健康。食要度。饮食有度保平安,要管控好自己的日常饮食,有粗有细,有荤有素,少吃多餐,七八分饱,多喝茶水,力免“三高”。眠要足。睡眠有助于养元气,每天7~8小时睡眠,还可适当午休,睡眠质量越好,免疫力越高,也有利于心理健康。
三通一为口通。保持口腔卫生,缺牙要补好,这样才能吃得进,喝得畅,并且食之有味。二为胃通。俗话说“胃是喇叭”,身体上有什么不适,尤其是吃得不合适时,胃是最先反映出来的。所以要根据胃的“感受”调理饮食与情绪,让胃不饱、不饿、不胀、不痛。三为便通。要保持大便小便的正常,不憋尿,每天定时排便,时时注意二便的通畅。我认为这“三通”后则心亦通。
我们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要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来补足元气。有了元气,则能顺利地防病保健,欢乐享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