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振纲++宋波
【摘 要】电动电子课是数控、机电以及模具专业必须要修习的一门专业课,在这些专业的课程构成中,它处于基础的地位,所以,在现代课程改革中对该专业的改革探索非常重要。本文探索了电工电子专业实践模式,对其进行了实践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课程改革中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好教师的引导作用,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关键词】电工电子专业 探索 科学
电工电子专业是一门职业性非常强的技术性专业,在相关专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基础地位。该专业和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关系非常密切,并且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新材料、新工艺、新器械不断被人们研发出来,电工电子专业的内容也日趋完善与丰富。近几年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学校对课时进行了进一步的压缩,这使得丰富的学习内容与少学时的矛盾愈发凸显。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基于工作过程为导构建对电工电子课程的改革方案,将过程和工作实践进行了有效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1 设定合理的培养目标
通过相关调查我们可以非常容易的发现,电工电子相关专业的学生大多就业于电信工程领域、电子技术领域、电气自动化领域、测量领域等,这些领域都是近几年发展非常迅速的领域,所以目前市场电工电子专业高级技术人员的需求非常多。所以在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企业调研、社会调查等方式来首先确立该课程的目标,了解学生将来的就业单位与方向,清楚学生在岗位上将来要承担的任务与职责,并根据实际的工作任务来对电工电子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和设置。通过相关调查我们能够将该专业相关的学生就业方向分为三类,(1)与生产过程有关的一些岗位:电子或电器的技术管理、调试与检修人员;(2)和应用有关的岗位:电子、电器运行、维护、检修、营销与服务人员;(3)辅助研发岗位:研发与设计的辅助人员;测试人员;技术支持等。只要学生未来到电子信息、电气自动化、测量及控制等领域就职,那么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所学的知识就会得到有效的应用。
为了使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在毕业时能够达到用人单位的需求,在实际中教师要将实际与工作实践紧密结合,不但要使学生拥有非常丰富的理论经验,而且还要培育学生的实践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其将来实习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 运用科学的方法
在实际过程中,为了提升质量,教师可以采用多种科学的方法来进行电工电子课程的。比如,兴趣法就是其中非常有效的一种方法。在开始之前,老师可以提前准备用的实物道具,在过程中向學生进行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求知。引导启发方法指的是教师在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不断启发和引导学生,使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学习过程中的缺点和不足,培育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方法指的是在实践中将班级学生进行分组,将总的任务分成若干个子任务交由不同的学生进行分担,在此过程中培育学生的沟通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
3 运用丰富灵活的考评方式
现代教育改革中提倡对学生素质和技能的培养,对于电工电子这一门技能性非常强的学科来说传统的考评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所以,老师要根据实际灵活的采用考评方法,适度增加过程的分值。比如课堂考评与期末考评相结合、平时个人表现算入期末总成绩等方式。另外,还要引导学生提升对实践环节与课后复习环节的重视程度,避免其进行突击学习为了应付考试的现象发生;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各种技能竞赛,让他们在竞赛中得到成长,锻炼职业技能,提升综合素质。
4 电工电子专业实践研究
在实践中,为了提升学生学习的满足感与成就感,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可以采用五步方法进行,以电工电子课程中抢答器的制作为例来对阐述五步法方法的实际应用过程。(1)进行项目的引入。目前,随着各种智力竞赛的日益增多,抢答器也逐渐步入了人们的视野并广泛的应用到了各种竞赛中,而由于竞赛的特性,抢答器的精准、公正性能也是最被人重视的。在竞赛中,通过选手对反应的快慢,抢答器会显示出相应的指示灯。(2)向学生布置相应的任务:设计制造一个可以供四名选手同时使用的抢答器。这一任务发布后使学生们充分利用课下实践来搜寻制作抢答器相关的资讯,并进行总结和分析,编制出可行的项目设计方案。(3)项目实施。根据项目的设计方案将项目拆分成三个子任务来进行相应的操作。①对抢答器制作的电路、编码知识、逻辑函数以及分配器原理进行学习并能够自主应用;②选择适合的电路元件;③将选择电路元器件按照图纸进行焊接并整理完成制作过程。(4)项目评估。对已完成的抢答器进行调试与检测,填写评估报告。(5)拓展。老师对学生的作品以及评估基于点评,并引导其对于抢答器的原理以及应用范围等进行思考。
5 结语
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传统的课程结构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就业择业的需求。所以,电工电子课程改革的实践必须要以学生为主体。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方案能够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贴近工作实际,并根据市场的最新变化来对专业知识进行相应的调整,提升学习的有效性。另外,相关的实践已经证实,科学的方法配以灵活的内容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强该课程的效果,以便于更好的发挥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在相关专业中的基础地位。
参考文献:
[1]卢国燕.浅谈如何提升中职电工电子专业教师的设计能力[J].新课程(下),2015年09期.
[2]鹿凌燕.基于工作任务的《电工电子技术》改革[J].决策管理,2015,(05).
[3]宋京华.关于《电工电子技术》改革的探讨[J].科技资讯,2013,(21).
[4]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改革[J].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