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脉隆注射液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疗效研究

2017-05-27 15:14宋贵峰邵芳王蕾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31期

宋贵峰 邵芳 王蕾

【摘要】 目的 探讨心脉隆注射液在缺血性心肌病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100例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 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心衰)及抗心肌缺血治疗,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脉隆注射液应用, 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及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 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P<0.05)。结论 心脉隆注射液可以改善缺血性心肌病内皮功能, 从而改善缺血性心肌病血供, 缓解缺血症状, 改善心脏功能, 目前在针对缺血性心肌病尚无特效措施情况下, 心脉隆注射液作为中药制剂值得尝试。

【关键词】 缺血性心肌病;心脉隆注射液;心脏功能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31.072

缺血性心肌病在慢性心衰中发病率最高, 目前对缺血性心肌病尚无特效方法, 现有治疗手段包括血运重建虽能缓解一些症状, 但多数患者存在血管内皮功能不全, 微循环功能障碍, 已经纤維化的心肌 , 即使恢复血流对心功能的改善也不会有太大的效果, 如何选择合理而又有效的治疗措施一直是令临床医师困扰的难题。心脉隆注射液是从美洲大蠊虫体内提取的一种复方多肽类制剂, 其有效成分包含复合氨基酸, 多肽及核苷等。本研究拟通过观察心脉隆注射液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治疗心衰同时对血管内皮功能及缺血症状的影响,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平煤神马医疗集团医院心血管内科、CCU科2011~2015年住院治疗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100例, 其中男48例, 平均年龄(71±6)岁, 女52例, 平均年龄(68±3)岁;均符合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及国际心脏病学会联合会(WHO/ISFC)对缺血性心肌病的诊断标准;按NYHA标准分级:心功能为Ⅱ级15例、Ⅲ级60例、Ⅳ级25例;病程>1年; 超声心动图示射血分数(EF)值<45%;临床表现除不同程度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水肿、疲乏无力之外均存在心绞痛症状。排除标准:除缺血因素相关以外的心力衰竭、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及心脉隆注射液有禁忌证者。将患者随机分治疗组与对照组, 各50例。对照组男23例, 女27例;年龄45~79岁, 平均年龄(66±8)岁。治疗组男25例, 女25例;年龄67~73岁, 平均年龄(62±10)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按指南进行标准化治疗[1]:对照组用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ACEI类及硝酸酯类、洋地黄制剂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脉隆注射液(云南腾药制药股份有限公司)6 ml, 加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 静脉滴注, 15~20滴/min, 1次/d, 疗程5 d。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治疗前后NO、ET-1、NT-proBNP水平, 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根据文献[1]制定疗效标准, 分为显效、有效、无效,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NO、ET-1及NT-proBNP水平 治疗前两组患者NO、ET-1及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O水平升高, ET-1及NT-proBNP水平降低, 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 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 2 临床疗效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P<0.05)。见表2。

3 讨论

缺血性心肌病临床特点是心脏逐渐扩大, 发生心衰。因此与扩张型心肌病相似, 故称为“缺血性心肌病”, 但与扩张型心肌病不同的是, 该类患者存在冠状动脉(冠脉)疾病, 临床表现存在心肌缺血(心绞痛)表现。缺血性心肌病属于冠心病的较为后期阶段, 指由冠脉粥样硬化造成慢性心肌缺血, 导致心肌组织逐渐纤维化, 最后产生和扩张型心肌病相仿的临床表现。WHO/ISFC对缺血性心肌病的定义为:表现为扩张型心肌病, 伴收缩功能损害, 是由于心肌长期缺血引起的故其发病与冠心病有着密切联系;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尤其是充血型缺血性心肌病)多为多支弥漫病变, 由于多支冠状动脉严重狭窄引起较大范围心肌发生长期灌注不足, 缺血心肌变性、坏死, 心肌纤维化, 心室壁被大片瘢痕组织代替, 心室肥厚、扩大心肌收缩力减退和心室顺应性下降, 导致心功能不全。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早期始动环节, 并且贯穿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始终。冠脉血管内皮细胞为血管内膜的屏障结构, 主要为抗血小板聚集, 调节血管张力, 维持凝血及纤溶系统之间的平衡等, 也可以分泌内皮性收缩因子ET, 舒张因子为NO, 从而调节冠脉血液供应, 内皮细胞功能完整是减少冠脉事件的重要保证。但缺血性心肌病患者普遍存在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血管内皮功能异常进一步引发新的冠脉痉挛或血栓事件, 进一步加重心衰的发生和发展, 造成缺血-心衰-再缺血的事件链发生[1]。鉴于此类患者病变复杂, 多为小血管病变, 采取冠脉介入治疗或冠脉血管旁路移植术效果欠佳;近些年来心脉隆注射液在心衰领域的效果值得关注, 心脉隆是由美洲大蠊经过提炼后制得, 其有效成分包括复合氨基酸, 多肽及核苷等物质, 研究发现上述物质对心脏及血管内皮具有多方面作用, 不但可以强心、扩管, 还有利尿, 降低肺动脉压作用, 近些年来研究发现抑制ET分泌, 扩张冠脉等作用[2];有研究证明心脉隆可以使心衰模型大鼠冠脉流量显著增加[3]。从本研究中可以发现, 使用心脉隆注射液后患者NO水平较对照组升高, ET-1及NT-proBNP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0.05), 可以证实心脉隆注射液能够有效保护患者血管内皮功能, 治疗组的心绞痛症状缓解考虑同内皮功能改善不无关系, 当然也不除外心功能改善对冠脉供血改善的, 通过本研究证明心脉隆注射液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起到了良好作用进一步改善心肌血供, 缓解缺血性心肌病缺血症状, 目前在针对缺血性心肌病尚无特效措施情况下, 心脉隆注射液作为中药制剂值得尝试。

参考文献

[1] 张文静, 王琳琳, 宋树英.心脉隆注射液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28(2):79-81.

[2] 姚恩辉, 李世春, 王华军.心脉隆注射液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4, 34(23): 2037-2040.

[3] 刘伟, 段昕波, 徐鑫.心脉隆注射液对阿霉素所致大鼠心脏毒性的预防效果及其作用机制研究.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 12(2):210-211.

[收稿日期:2016-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