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莉华
【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对缺血性脑中风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中风患者123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方法。比较两组的效果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3.55%较对照组的67.21%高,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对缺血性脑中风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缺血性脑中风;生活质量;综合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30..02
缺血性脑中风和出血性脑中风都属于脑血管疾病,而绝大部分患者都是缺血性脑中风[1]。缺血性脑中风主要是指脑血管狭窄或闭塞导致血流受阻,血流减少,正常细胞的功能损伤,对于缺血大脑非常敏感,则脑组织发生缺血缺氧、坏死等,引起脑血管的功能障碍。缺血性脑中风患者口舌歪斜、言语障碍、偏身麻木、半身不遂等,生活质量低下[2-3]。据报道[4],对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将极大地改善患者病情。基于此,本研究将综合护理对缺血性脑中风患者的效果探讨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中风患者123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经CT检查确诊的缺血性脑中风,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1例。观察组男32例,女30例;年龄39~79岁,平均年龄(59.5±4.7)岁;其中,脑血栓形成21例,多发性脑梗死20例,腔隙性脑梗死21例。对照组男31例,女30例;年龄40~79岁,平均年龄(59.7±4.6)岁;其中,脑血栓形成22例,多发性脑梗死29例,腔隙性脑梗死2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提供良好的住院环境,密切观察患者病情,保证缺血性脑中风充足的睡眠。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1)认知功能护理:刺激患者的肢体,通过交流和音乐疗法等使患者提高觉醒力以及對环境的辨别能力;(2)言语功能和心理护理:对失语患者制定有针对性的训练计划,加强和缺血性脑中风患者的心理深度沟通和交流,用通俗简练的语言给患者讲授疾病的发展阶段和治疗依从性,使患者排除负面情绪。此外,教给患者自己对情绪的调节和控制,配合急救,急救护理期间适时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等生理指标情况;(3)吞咽功能护理:对患者进行摄食训练,以流食为主;(4)对患者进行推拿按摩,防止压疮发生。此外,加强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效果。
1.4 标准判定
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或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或生活质量有所好转。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或生活质量无明显改变。生活质量评分较高的患者效果好。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效果对比
2.2 生活质量评分
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缺血性脑中风发生率增高。此病主要是脑血管狭窄或者阻塞,导致供血不足脑部缺氧,进而脑组织病变坏死,引起神经功能等一系列损伤[5]。中医认为,由于气血逆乱,产生痰、瘀致脑脉痹阻,则产生缺血性脑中风,主要是由于过度劳倦,脾失健运,脏腑失调,饮食无节制,伤及五志,经络受阻。缺血性脑中风治疗一般应用溶栓的药物使血管再通,但是长期应用会引起中枢神经的损伤[6]。据研究证实,采用综合护理,给予心理护理、言语功能、吞咽功能和认知功能护理,通过刺激肢体等进一步促进脑部血液循环,增强神经细胞的兴奋性,从而修复神经功能,助于缺血性脑中风康复。此外,还给与推拿按摩,有效预防压疮形成[7-8]。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对缺血性脑中风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戴甲培,冯 斌.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神经保护药物研发的进展和展望[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1(2):51-54.
[2] 霍尔红,郭 宇.康复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的疗效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2,20(1):57-58.
[3] 曾 革,何光志,李德婕.对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的康复意义[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2,34(2):202-203.
[4] 刘国英,王小芳.综合护理服务在中医治疗缺血性脑中风患者中的应用效[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6):45-46.
本文编辑:刘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