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伟伟
【摘 要】继电保护工作的危险点查找、预控非常关键,管理人员需要对其保护机制进行有效的管控,强化问题处理机制。本文从继电保护危险点分类概述入手,针对继电保护工作危险点查找工序进行了简要分析,着重分析了继电保护危险点预控实施原则和具体措施,旨在为电力技术人员提供有效的检测机制以供参考。
【关键词】继电保护 工作危险点 查找 预防
我国电力产业的发展规模在不断的增大,社会和企业开始更加关注继电保护工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要保证运行结构符合实际需求和社会发展框架,就要对工作运行措施和管控机制进行集中的优化,特别是针对继电保护中的各种危险点,要规避保护误动和保护拒动等问题,顺利推进继电保护工作的良性发展。
1 案例分析
2016年7月23日,国网临汾市尧都区供电公司调控中心二次保护运维团队针对继电保护工作进行了一次现场实战演习,主要针对的就是继电保护现场的安全措施布置框架,并结合现场情况对危险点处理进行了系统化的分析。
在工作运行过程中,管理人员针对继电保护现场标准化作业进行了有效的实时监控,在实现继电保护现场作业规范安全的同时,该公司还为系统测试项目聘请了专业的项目人员,主要对主变压器、线路、断路器、电抗器等保护装置进行了系统化的检测和处理。另外,在工作管理项目开展过程中,还要对定检工作、整组传动试验工作以及继电保护工作进行处理和项目分析。管理人员要对定值调整进行集中监督,并集中处理相关问题。借助此次培训,对全面规范继电保护工作现场的作业流程和安全意识有所帮助。
2 继电保护危险点分类概述
2.1 继电保护中静态危险点分析
在继电保护装置中,由于涉及面比较广泛,技术人员要提高对于危险点管控和预防,提升危险点预控工作的有效性,才能保证查找和预控机制的完整。在对其静态危险点进行分析和处理的过程中,技术人员主要是对继电保护作业的实际运行环境和设备系统进行分析,特别是要关注设计框架,并且提升制造工作和安装工作的有效性,运行完整的质检工序,确保设备的保护装置能具有较高的抗干扰能力。特别要注意的是,在设备运行过程中,若是对继电保护现场不能建立有效的整改和消除对策,就会导致保护现场由于长时间受到影响而出现问题[1]。
2.2 继电保护中动态危险点分析
动态危险点在继电系统中出现的频率也较高,管理人员需要针对具体问题建立具体分析措施,确保整体设备运行结构的完整。特别要注意的是,在继电保护装置中,动态危险点主要指的是在继电保护作业运行过程中实际操作行为的影响。这种影响会随时间增多和外部变化后产生变动,甚至会对作业人员人身安全和设备的运行造成影响。
3 继电保护工作危险点查找
在对继电保护装置中的危险点进行查找的过程中,技术人员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技术人员要从工作环境进行有效的查找,明确的定位危险点的具体位置。特别要注意是,继电保护装置室内,试验人员每天都要进出,安全风险和安全隐患若是不能得到有效的排查,就会导致整个系统内部出现严重的难题,甚至是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二,技术人员要对设备以及监测工具进行集中的管控,仔细的寻找危险点的位置以及可能导致危险点出现的问题。继电保护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管理人员在施工现场要对临时电源的安装环境进行综合管理,确保配电箱内不会出现严重的漏电问题,也要对触保器以及接地系统进行统筹管理,确保电源有效性的同时,提高系统的具体参数,从而保证整体系统运行控制结构的完整度。另外,技术人员要对设备测量范围进行管理,规避由于信息和数据不准确造成的感应触电等问题。
第三,技术人员要对作业中危险点进行分析和处理,对具体参数进行仔细甄别,主要包括电流互感器的二次开路、误接线、误整定、误启动发信及对侧开关等,技术人员只有针对具体问题建立有效的查找机制,才能真正提升系统运行的安全性[2]。
4 继电保护危险点预控实施原则和具体措施分析
在对继电保护装置中的危险点进行处理的过程中,技术人员要充分考量不同的参数条件,并且要谨记查找危险点并不是目的,最重要的是能针对具体的危险点建立动态化的处理机制,确保控制原则和控制手段相贴合,从而提升继电保护工作危险点管理效果。特别要注意的是,在危险点预控过程中要重点把握闭环控制原则、动态控制原则和分层控制原则。闭环控制原则中对图纸进行有效的技术交底和核查,保证有关信息能及时得到反馈。动态控制原则中要对设备的危险点制定动态化制约机制,调整控制思想和控制机制,针对危险点的动态变化建立对应的处理机制。分层控制原则中要分清处理方式和处理机制的主次,强化预控重点工作和责任的落实机制,从而实现侧重点集中处理的工作管理原则。如图1所示。
4.1 危险点预控机制生成过程
在对继电保护装置中的危险点进行分析和处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要针对具体问题建立有效的处理机制,确保在实际作业前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审核,确保研究机制和分析框架的完整度,强化保护回路和保护审核机制相适应,并且集中的分析和研讨,制定控制措施。另外,管理人员要制定好危险点安全措施,确保设计人员能对图纸进行技术交底和二次审核,保证专人落实的基础上,运行全过程监理机制,特别是对执行的作业危险点进行集中的关注和处理,积极的总结经验后针对隐患和不足建立最优化的处理措施[3]。
4.2 利用危险点预控运行措施
在对继电保护系统进行处理的过程中,要建立分别处理机制。第一,针对静态危险点的预控。首先,技术人员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全程把关,对已经存在的危险点进行处理和总结,就算是不能完全消除,也要针对其发展趋势进行集中监控,并对其设立现场施工安全警告牌,或者是加装安全护栏等装置。其次,要强化现场保护机制,提升技术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建立有效的处理预案,保证继电保护装置常规化安全运行的同时,为技术人员和设备安全提供基本的保障。只有最大化处理和消除危险点,才能在提升继电保护装置经济效益的同时,促进整个电网和设备的安全运行。第二,针对动态危险点的预控。在实际系统运行过程中,动态危险点具有隐蔽和随机的特点,需要技术人员建立有效的管控机制,建立动态化的管控机制十分重要。技术人员要针对具体问题建立具有实际导向性的安全管理措施,以防止危险点出现恶化。首先,技术人员要合理化的安排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确保对危险点进行集中的监督和管控,特别是这对异常环境和问题进行综合化分析[4]。其次,要提升工作处理机制,防止设备出现误动或者是接触不良,从现场参数入手,提升管理制度的实效性,从而强化安全管理措施的运行机制。
5 结语
总而言之,在继电保护工作危险点预控处理过程中,技术人员要针对具体问题建立具体管理措施,确保继电保护工作出现的危险点及时排除,建立健全科学合理性的管控机制,从而实现继电保护装置的安全运行,为我国继电保护工作安全、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參考文献:
[1]李宝伟,倪传坤,李宝潭,等.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故障可视化分析方案[C].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委员会三届三次会议暨2013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3:1-9.
[2]高磊,卜强生,陆伟,等.IEC61850继电保护试验装置关键指标及其检验方法的研究[C].2013第十四届全国保护和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3:1-5.
[3]肖锋,林涛,吴汉彬,等.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一体化仿真关键技术研究[C].2013第十四届全国保护和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3:1-6.
[4]方勇灵,陆榛,宋福海,等.一种继电保护故障信息智能分析方案及应用[C].福建省科协第十三届学术年会分会场——福建省电机工程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