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乔昌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推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化教学需求。新课改要求必须要以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教学最终目标,提高教学效率、教学质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由于语文科目是一种文化类教学科目,在学习过程中非常枯燥、乏味,无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因此,为了保障完成教育目标,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教師必须要将“课堂教学”转变为“课堂学习”,采用探究性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创造能力,进而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探究性教学模式 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5-0090-02
1 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推进,新课改对初中语文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当代教学模式倡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合作探究获得新的知识,将“课堂教学”转变为“课堂学习”,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造能力,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在传统的初中教育模式中,教师是知识的传输点,学生通常被动接受语文知识,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与学习兴趣,使得教学质量、效率止步不前。因此,教师必须要一改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创新教学模式、转变教学理念,颠覆语文课堂师生的等级地位,实现师生平等、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能够更深层次深入语文知识,推动学生个性化发展,完成教育改革。
2 初中语文探究性课堂教学现状
我国传统教育思想根深蒂固,教育革新进程相对缓慢,依旧存在诸多弊端,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2.1 探究活动不够深入
探究式教学模式的重点在于“探究”,现如今很多语文课堂都采用探究性教学模式,但在实际探究过程中,教师往往无法给予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学生并未深层次的感受到知识内容,没有对语文知识产生自身独特的看法。待到讨论结束,通过师生简单的讨论完成探究学习内容之后,教师继续实施传统教育模式。这种探究式教学模式过于流于表面,没有发挥探究学习的实际作用,无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更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力与创造力。
2.2 探究问题不恰当
初中学生比较特殊,虽然具有一定的文化功底,但其文化积累不够丰富。探究式教学需要教师在学生探究之前提出问题,进而组织学生合作探究,由此可见教师所提问题对探究式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在教师提出问题过程中,有些问题过于肤浅、有些问题不切合教材、有些问题没有探究价值,这一系列问题都是没有意义、没有深度的。使得探究活动没有达到预期标准,同时也浪费了课堂宝贵时间。例如,《木兰诗》教学中,由于学生多多少少都对木兰从军的故事有一定了解,如果只提问该诗讲述了什么会显然过于肤浅,同时也丧失了探究性。
2.3 探究形式过于单一
在初中语文探究学习中,教师最常用的教学方式就是以小组合作探究形式,小组合作探究固然重要,能够保障每个学生的发言权,并且营造良好的语文课堂氛围。但是,由于初中生的心智发展并未成熟,如果每堂课都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形式,势必会让学生感到厌倦,长此以往将合作探究转变成了“合作娱乐”。如果独立探究被教师忽略、集体探究被教师取代,那么势必会造成探究学习的局限性,无法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
2.4 平等问题
中学语文知识比较繁杂,例如文言文、古诗词、现代文等,使得探究学习很难保障学生探究机会的平等性。特别是在角色扮演活动中,由于有的学生内向、有的学生外向,外向的学生势必会积极踊跃获得更多的表现机会,自然也学会了更多的知识;而性格内向的同学通常都会做观众,得到锻炼的机会相对较少。
3 初中语文课堂实施探究性教学的有效措施
3.1 明确教学目标,做好备课工作
在探究学习模式中,教师必须要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加强自身的备课工作。由于探究式学习模式在我国教育领域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并且探究教学模式的随机性问题比较多,因此,教师必须要做好准备工作,设想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状况,进而预先准备解决措施。同时,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必须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推动学生个性化发展。同时,探究式教学模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要求较高,这也是实施探究性教学的基础。所以,教师首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设立课堂情境来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不知不觉中走进课堂情境之中。
3.2 保障探究问题的研究性与可行性
由于每位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位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能力、知识积累程度、兴趣爱好都有一定差异。因此,想要保障语文教学的时效性、全面性,教师必须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积累程度将学生划分为优、中、差三个等级,进而针对每个层级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来设置问题,要保障所提问题的层次性、阶梯形,即由易到难、由单一到复杂。让学生能够有较大的选择空间,保障每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堂探究之中。
与此同时,为了保障探究式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避免在课堂中设立过多的问题,避免学生因使脑过度而出现疲倦感。通常情况下,每节课采用2~3个问题比较合理,也可以根据学生兴趣爱好设置课堂问题,并给予学生充分探究时间,让学生能够更深层次的融入到语文知识中。例如,在《孔乙己》教学中,最后一段写出:“孔乙己大约的确死了”。如果让学生理解这段话的真正含义可能比较困难,那么教师可以这样提出问题:①“大约”代表猜测,文中那些内容说明孔乙己生死不明?②“的确”代表肯定,文中那些内容说明孔乙己已经死亡?③“大约”和“确定”相互矛盾吗?最后,通过师生、生生探究讨论得知,“大约”是一种猜测,而“肯定”是一种推测:孔乙己遭到世人嘲笑、殴打,他必死无疑,二者看似矛盾,但实质为顺理成章,并且留下了深深的伏笔。
3.3 加强学习方法教学引导
探究式教学模式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能力、自学能力,实现学以致用。在教师提出问题过程中,也是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需要教师做到:①设置的问题要合理;②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学会质疑、习惯质疑,并交给学生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通常情况下,解决质疑的方法有:联想生疑法、类比生疑法、借果推因生疑法、异同对比生疑法等。
例如,在《桃花源记》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在探究之前给学生提供问题:“‘世外桃源所寄托的作者的社会理想是什么?”待到学生通读全文之后,鼓励学生提出《桃花源记》中的问题。如学生提出“真的有这样的世外桃源吗?”这时,教师可以通过异同对比生疑法(不表明学生回答的正确与否,都要进行反问的一种提问模式,进而突出教学内容重点)进行反问:“同学们认为这‘世外桃源是真实的吗?还是说虚景实写、实中有虚呢?”通过一系列有目的的反问,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进而在问题中学习到《桃花源记》有关知识。
3.4 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相結合
探究式学习模式的主流是小组合作探究模式,但自主探究模式是不容忽视的环节,想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力、创造力、内在潜能,必须要通过个人探究模式。合作探究模式固然重要,但长时间会使学生产生对他人的依赖感或懒惰感。因此,要通过合作探究和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模式,进而推动学生能够全面发展。以初中学生的特点分析,在探究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提出问题,进而进行个人探究学习,待到学生自主探究完毕之后,再让学生带着问题实施小组探究,之后再进行小组总结,只有这样才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推进,探究性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初中语文教学的一大趋势。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做好备课工作、保障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加强学习方法指导、实现灵活的教学模式,进而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创新能力,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未来学习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马小菲.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探究式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周刊,2011,(25):81.
[2] 贾晓丽.分析初中语文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J].科技创新导报,2012,(27):200.
[3] 高慧萍.浅析初中语文课堂中的探究式教学[J].大众文艺,2012,(23):269 - 270.
[4] 胡志贵.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的作用与实践[J].科学咨询,2013,(0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