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生 李桂芹 白琳
【摘要】目的 分析阿尔茨海默症病患者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转化酶活性的方式。方法 分析经临床诊断为阿尔茨海默症病患者血液1 mL,经过抗凝处理之后,在离心作用下获取血浆。分别取出2.5 μL,5 μL,7.5 μL和10 μL血浆并放置于96孔板中,从而在加入定量反应液与酶底物后,采用荧光酶标仪观察血浆内部的TACE在37℃下与底物酶反映的速度。结果 通过对比7.5 μL的血浆反应体系及其他反应体系,发现TACE的酶反映速度最快。结论 检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浆内部的TACE活性最适宜的血浆剂量是7.5 μL。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转化酶;阿尔茨海默病;酶反应速度
【中图分类号】R5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30.0.02
老年痴呆症属于一种大脑器质性损害造成的脑部功能障碍,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在老年痴呆病人中发现脑内有明显炎症与自主免疫反应[1],肿瘤坏死因子属于一种重要的细胞因子,主要参与免疫及炎性反应,通过细胞膜上的受体发挥出实际作用[2],TNFR经TACE酶切后,会释放可溶性的TNFR(sTNFR)[3]。在AD中,TACE可以作为临床上诊断AD的一个生物学指标。在本实验中,选用了不同剂量的血浆参与酶底物反应,从而获取到相关曲线图,根据每一条曲线相同时间段内的斜率,证实酶反应速度,经过对比分析,检测出AD患者血浆中的TACE活性的提供最佳血浆剂量。
1 材料与方法
1.1 血浆收集
在清晨,需要保持空腹的状态,并且进行静脉穿刺抽取静脉血并放置于EDTA的抗凝管内部,从而适当的添加蛋白酶抑制剂,在离心之后,吸取上层血并置于EP管内部,保存在-80℃,尽量避免出现反复冻融的情况。
1.2 实验试剂
酶底物:R&D system公司产品。Tris-HCL:索莱宝公司产品。氯化锌:天津恒兴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产品。二甲基亚砜(DMSO):中昊生物公司产品。AEBSF:Roche公司产品。
1.3 实验仪器
酶标仪(SpectraMax M5):香港分子仪器有限公司,中国。
1.4 反应原理及检测步骤
分别取87.5、85、82.5、80 μL的血浆稀释液,放置于96孔板中。针对每一个孔分别加入2.5、5、7.5、10 μL的AD血浆。保证在避光状态下,每个孔都需要加入10 μL的酶底物,轻轻混匀,立即检测。将酶标仪调至37℃,在320 nm的激发波长、405 nm的发射波长处测定TACE与底物的反应速度,分别得到四条酶反应曲线。在这四条曲线上从同一起点分别取七个数值进行统计分析。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GraphPad Prism 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One-Way ANOVA)并继以Turkey法进行,以“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检测血浆中TACE活性的最佳血浆剂量,分别加入不同剂量血浆的酶反应体系之间相比,加入7.5 μL血浆的酶反应曲线斜率最大,与2.5,5.0,10 μL的酶反应曲线斜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图1。
3 讨 论
在AD中,TACE是参与其病理过程的,TACE能够酶切TNFR,并且释放出可溶性TNFR,当TACE的活性较强时,应该适当的让细胞表达出TNFRI和TNFRII降低,TNFRI表达降低,会导致Aβ的生成量降低;而TNFRII表达降低,却会导致Aβ的生成量增多。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AD患者的血浆与酶底物加在一起,在37℃,激发波长320 nm,发射波长405 nm的状态下,经过分析酶反映曲线,能够发现当加入7.5 μL血浆的时候,酶反映曲线的斜率最大,此时速度也最快。综上所述,临床上检测AD血浆中TACE活性的最佳血浆剂量是7.5 μL。
参考文献
[1] Wyss-Coray T,Mucke L.Inflammation in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a double-edged sword[J].Neuron,2002,35(3):419-432.
[2] Wajant H,Pfizenmaier K,Scheurich P.Tumor necrosis factor signaling[J].Cell Death Differ,2003,10(1),45-65.
[3] Reddy P,Slack JL,Davis R,et al.Functional analysis of the domain structure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converting enzyme[J].J Biol Chem,2000,275(19):14608-14614.
[4] 馬贵亮,毛伟征,杨 堃,安 岗,岱震波.人TNF-α重组慢病毒载体构建及其脐血间质干细胞表达[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0,3(1):189-192,195.
本文编辑:吴宏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