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礼平
课堂提问是教师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是启发学生思维的重要方法和手段。解决课堂中的教学问题,教师一般采用问答式对话进行。但是,不少教师课堂提问不甚得法,“问”得频繁、肤浅,使整个课堂看似热闹、有“温度”,实则波澜不惊,平淡无味,没有“深度”和“广度”。要让师生对话灵动有效,课堂趣味十足,教学问题的设计与呈现还需讲究一些诀窍。
一、变零为整
变零为整,就是变简单、琐碎的提问为整体设计的“主问题”组织教学,引导思考。这种“主问题”的设计着眼于引导学生去长时间的深层次的课堂学习,能有效避免无效问答或浅问答,避免无效的师生对话,从而达到以一问抵多问,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教学效果。过多、过频的提问容易使课堂支离破碎、碎问碎答而缺少整体感和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容易造成学生的思维倦怠。设计“主问题”是问答式教学的主要策略,“主问题”要能涵盖相对比较宽泛的教学内容,能体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具有思考的空间和发挥的自由,让学生可以多角度的思考和回答。
例如,一教师在教学《老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时,提了如下问题:(1)阅读全文,看看本文记叙的线索是什么?(2)老王受的苦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3)老王所做的哪一件事最使你感动?(4)老王和钱钟书夫妇之间是一种怎样的感情?……一节课下来,前后提了十来个问题,而这些问题似乎没有给学生一个深刻的完整的印象,没能起到帮助学生质疑启思、梳理文脉的作用。究其原因是教师提的问题太多、太碎、太杂,让学生听后手忙脚乱,不知所措。如能结合本文“以善良去体察善良,是双向的善良”的主旨来设计主问题:(1)为什么作者认为老王是不幸的人?请从文中找出具体事例加以说明。(2)老王和作者的善良各表现在哪里?让学生围绕这两个问题去充分读书,从文中提取相关信息,找到老王虽然不幸、却又真诚和善良的事例,画出作者对老王很关心和照顾的句子,最后展示交流。相信,这样的“主问题”,即简化了头绪,又突出了重点和难点,使师生对话更有效,课堂教学更高效。
二、变问为演
变问为演,即变“问题回答”为“角色表演”,让学生从课外走进课内、走进文本,实现生生、师生、生本之间的有效对话。教学中,怎样引领学生读懂文章的丰富内涵,悟出文字背后的深意,体验到字里行间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呢?毋庸置疑,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赋予学生以文本角色,指导学生进行课本剧的“角色扮演”,让学生真正以主人公的身份或心态走进文本,参与事件,感受作品主人公的喜怒哀乐,与主人公的情感产生共鸣,命运相惜,爱作者所爱,恨作者所恨。唯此,课堂对话才会是内心的语言、情感的语言和智慧的语言。
如《皇帝的新装》(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相信大家对文章的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上台来表演这个故事,好吗?
(根据文中的人物进行角色扮演,要求尽可能地模拟人物的语气语调、言行举止。六个学生踊跃上台表演,课堂气氛一开始就非常活跃。)
师:同学们说一说,刚才的这六位同学表演得怎么样?
(学生交流评议,大都认为扮演皇帝的刘俊杰同学表演得最为形象逼真,让人难忘。)
师:看来通过刚才六位同学的精彩表演,同学们对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已经有了初步的印象,从他们的表演中,可以看出文中的皇帝是一个怎样的皇帝呢?课文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又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学生开始细读文本,在与文本的对话中进一步走近故事中的人物,触摸人物灵魂,最后都认为故事中的皇帝是一个昏庸无能又穷奢极欲的昏君,同时体会文章运用夸张、想象等表现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揭示、讽刺封建统治阶级虚伪、愚蠢、腐朽本质的艺术特色。)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以课本剧“角色表演”的活动形式组织教学,既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又在表演过程中完成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并通过活动的表演与评议,引导学生了解、体会文章塑造人物表现手法的巧妙。
三、变答为问
变答为问就是变学生被动回答为主动提问,改变问题的呈现方式,使师生对话灵活有效。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确实,能够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实际上是已经找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如果说过程与方法比结果更重要,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创造条件,不断给学生有提出问题的机会,既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想问、敢问、好问,又要讓学生能问、会问、善问,让学生在自问自探、质疑释疑的过程中获取新知,自主成长。因此,教师教给学生一些常见的质疑方法也非常重要。比如指导学生预习时把自己对课文中不理解的词语、难懂的句子圈点标记下来;在课堂上,让学生在意见分歧点或有助于课文理解的关键点上进行质疑问难、讨论交流等等。当然,对于学生提出的众多问题,有些可以让学生互相交流自己解决,有些关键性的难度较大的问题就要在课堂上进行分析探讨,形成共识。
如《藤野先生》(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教学片断:
师:围绕鲁迅先生说的“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一句,同学们想明白哪些问题?
生1:鲁迅先前的“意见”是什么?变化之后的“意见”又是什么?为什么作者的“意见”会发生变化?
师:你的这个问题问得太好了,抓住了文章的关键点,那怎么解决呢?下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到文中去找答案吧。
(学生认真研读课文)
生2:联系前后文,我觉得作者先前的意见是“学医救国”,变化之后的意见是“弃医从文”。
生3:我认为作者的意见会发生变化,是“匿名信”、“看电影”事件深深刺激了作者,令他深切体会到弱国子民的屈辱遭遇,使他深刻认识到国人的麻木不仁,进而认识到“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于是,“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作者又回到东京从事文艺活动去了。
(话音一落,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学生提出的这三个问题,抓住了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当学生通过提问质疑、研读文本、讨论交流,最终明白“意见”变化的原因是出于作者的一片拳拳爱国之心,想以文学为武器,拯救愚弱的国民,拯救水深火热的民族时,该文的教学目标就顺利达成了。
四、变问为猜
变问为猜,就是变课文问题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假设或猜想。教学课文时,老师不习惯性的提出一些问题,也不让学生急于去诵读课文,而是让学生根据文章标题对文章的内容进行猜想,猜测文章会写些什么内容?然后再让学生带着期待去读课文,看看自己的猜想与文章内容是否相符?如不相符又相差多远?这种变问为猜,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吊起学生的阅读胃口,有效地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使学生在比较验证猜想的过程中,不觉中就读懂了课文,完成了对文本内容、思想情感的初步感知和体验。
如《变色龙》(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教学片段:
师:这篇文章的题目是《变色龙》,现在请大家不要急于看书,先思考一下,如果你就是契诃夫,你会写些什么内容?
问题一出,同学们兴趣盎然,异常兴奋。
生1:我会先上网查阅变色龙的有关资料,仔细观察变色龙的图片,然后运用多种说明方法介绍这种动物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
生2:我会打开记忆的闸门,写自己儿时与变色龙这种动物有关的令人难忘的一些故事。
生3:我想写现实生活中像变色龙一样的小人……
师:同学们思维敏捷,构思神速,一篇篇文章的宏伟蓝图已经很快在大家的脑海里诞生。那么,俄国作家契诃夫是不是这样写的呢?他要表现的东西是否与我们的猜想一致呢?现在请同学们翻开书本,默读课文。
(学生速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表现的主题思想。)
师:这篇文章所写的内容与你猜想的有什么不同?
生1:这篇小说主要写了警官奥楚蔑洛夫在街上巡视,恰逢首饰匠赫留金被狗咬伤。随着狗主人身份的不断变化,奥楚蔑洛夫的态度也经历了五次变化。标题运用比喻,新颖巧妙,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奥楚蔑洛夫“善变”的性格特征。
生2:作者运用夸张手法,不厌其烦地描写了奥楚蔑洛夫态度的多次变化,通过他的不断变色,自我表演,自我暴露,淋漓尽致地刻画出人物的性格和灵魂,一个溜须拍马、谄上媚下、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走狗形象跃然纸上。
师:刚才两位同学对文章的内容和主题把握得非常准确,那同学们能再具体一点说说主人公奥楚蔑洛夫在处理“狗咬人”案件中五次變化,六次判定的具体情形吗?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读读相关的段落,进一步了解主人公的性格特征。
(学生细读课文,用笔勾画相关的语段,并在旁边写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上面的教学片段,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情况,根据题目猜猜课文将会写些什么,这对课文的阅读能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学生阅读原文后,会迫不及待地与开始自己的设想进行验证与比较,在验证与比较的过程中便完成了文章内容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
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讲究提问的诀窍,改变课堂问题呈现的方式,变零为整、变问为演、变答为问、变问为猜可以使师生对话更加灵动有效,很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本文系湖南省郴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农村中学高效语文课堂教学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CJKGL201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