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鉴赏

2017-05-27 20:03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16年28期
关键词:正统三国演义诸葛亮

三种诸葛亮

□邓 拓

谈起诸葛亮,一般人对他大概都有好感。不是每个人都喜欢他呢?那也不尽然。有的人对于诸葛亮不但没有好感,反而很有恶感。比如在云南,有的少数民族同胞就很不喜欢诸葛亮。在他们那里,流传着一些民间故事,都以诸葛亮为讥嘲讽刺的对象。这是为什么呢?大概因为诸葛亮生在公元第三世纪的三国时代,不像我们现在懂得讲究民族政策,当时他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大民族主义的错误思想,得罪了一些兄弟民族。正是由于这个缘故,所以我们在《三国演义》中看到的所谓“七擒孟获”的故事,在云南的一些兄弟民族的民间故事中,就变成了“七擒诸葛亮”,而孟获则受到同情和赞扬。

如果从各个方面搜集各种材料,一一加以比较研究,我们不难发现,人们所设想的诸葛亮这个历史人物,可能有多种多样的面目。例如,在陈寿的《三国志》中,算是历史学家笔下的诸葛亮;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算是小说家笔下的诸葛亮。而在现时仍然流行于京剧舞台上的《借东风》等剧目中,诸葛亮的面目又是一种样子,这只能算是舞台上的诸葛亮……当然其中这些还是赞颂诸葛亮的居多。因为这些史籍、小说和戏剧之类,基本上都是在汉族人民群众中流行的。他们历来把诸葛亮当作先知先觉、多谋善断的伟大人物,似乎一切人的聪明智慧都无过于诸葛亮,都要以诸葛亮为代表。但是,我现在并不打算来谈论这些,而只想另外谈谈三种诸葛亮,即事前的诸葛亮、事后的诸葛亮和带汁的诸葛亮。

人所共知,传说中的诸葛亮料事如神,不论遇到什么事情,他大多都能预先做出种种安排。所以,一般人提到诸葛亮,总认为他有先见之明。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事前的诸葛亮,这种诸葛亮当然是最可贵的了。

为什么诸葛亮会有先见之明呢?是不是因为他懂得天文地理,熟悉阴阳五行,甚至于真的会呼风唤雨,驱使六丁六甲之类的天兵天将,简直像神仙一样呢?当然不是。他之所以会有先见之明,主要是因为他平素注意调查研究各种情况,熟悉各地山川形势、道路里程、民情风俗等,并且有丰富的知识,对于政治、经济、历史的背景了如指掌。如果缺乏这些条件,任何先见之明就都不过是吹牛而已。

但是,诸葛亮的先见之明也不宜过分加以夸大。实际上,他并非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情都有先见之明。误用马谡以致失守街亭,这不是缺乏先见之明吗?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我们评论古人,如果提出这样的要求,也未免太苛求了吧!说一句公平话,在千变万化的新事物面前,我们也不必过分强调事前的诸葛亮,宁可多一些事后的诸葛亮,倒也不坏。问题就要看我们对于事后的诸葛亮,究竟应该如何看?常常可以听见,有些人把事后诸葛亮当作了一种讽刺。如果对于那种光在旁边说风凉话,临事毫无主张,事后就哇啦哇啦的人,讽刺是应该的。否则,就是不应该的。因为诸葛亮的先见之明,无不是从无数次事后研究和各种经验教训中得来的。有许多事情,在它们没有发生的时候,根本无法预断它们是什么样子;只有当它们已经发生了,至少是已经露出了萌芽之后,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分析研究,才有可能做出某些判断,估计它们的发展前途。

因此,应该承认,在这种意义上,事后的诸葛亮还是有用处的。由事后的诸葛亮到事前的诸葛亮,这是一个正常的必经的认识过程。

只有带汁的诸葛亮是最要不得的。这个名目见于岳飞的孙子岳珂的《程史》第十五卷《郭倪自比诸葛亮》的一条记载中,据称“郭棣帅淮东,倪从焉。……议论自负,莫敢近之。一日,持扇题其上曰: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盖意以孔明自许。……后屡败,倪自度不复振,对客泣数行。时彭法传师为法曹,好谑,适在座,谓人曰,此带汁诸葛亮也。传者莫不拊掌”。

像郭倪这种带汁的诸葛亮,简直令人发笑,也令人作呕。然而,这也证明,冒充诸葛亮,假装诸葛亮是吓不住人的,总会有一天要原形毕露,被天下人所耻笑。

(选自《邓拓散文选集》,有删改)

了解他

诸葛亮治国治军的才能,济世爱民、谦虚谨慎的品格为后世很多杰出的历史人物树立了榜样,其在历史上的巨大影响已超过了他在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实践。《三国演义》突出诸葛亮性格、品德、功业等积极方面,把他描写成智慧的化身、忠贞的代表。但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把人们所设想的诸葛亮这个历史人物,赋予了三种面目——事前诸葛亮、事后诸葛亮、带汁的诸葛亮,总结了三种诸葛亮式的人物,其中,事前诸葛亮最为可贵,值得人们学习;事后诸葛亮可以发展为事前诸葛亮;带汁的诸葛亮(过于高傲自负,使旁人难以亲近的人;自以为是,遇到失败就消极落泪的人)最要不得,会被天下人耻笑。

不同的作者,对于同一人物的创设会有不同的观点。在陈寿笔下,作者更注重于对史实的真实记录,在《三国志》中,诸葛亮精于政务但谋略一般;在罗贯中笔下,为了突出人物形象,表现故事的曲折离奇,他笔下的诸葛亮神机妙算、文韬武略。因此,在分析文学作品时,要从作者的身份、立场等背景因素进行分析,从而使得结论更全面更客观。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近105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东汉末年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的巧妙结合

《三国演义》在依据正史、博采传说的基础上加以创造,虚实结合,巧妙构思,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全书主干、框架是史实,而具体情节与人物性格多有虚构,例如三顾茅庐,《三国志·诸葛亮传》只有短短的一句话:“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作者忠于“三顾”的史实,但其具体情节,则完全是根据传说虚構而成的。清人章学诚说《三国演义》“七实三虚”,这个比例不一定恰当,关键是作者将虚与实结合得十分巧妙,达到水乳交融的地步,有些地方更是做到化虚为实,人们宁可信其有,而不愿信其无。

《三国演义》用“依史以演义”(李渔《三国志演义序》)的独特文学样式,描写了自黄巾起义到西晋统一的近百年历史。“依史”,就是“事纪其实,亦庶几乎史”,对历史的事实有所认同,也有所选择,有所加工;“演义”,则渗透着作者主观的价值判断,用一种自认为理想的“义”,泾渭分明地去褒贬人物,重塑历史,评价是非。统观全书,作者显然是以儒家的政治道德理念为核心,同时也糅合着千百年来广大民众的心理,表现了对导致天下大乱的昏君贼臣的痛恨和对于创造清平世界的明君良臣的渴慕。这也正是《三国演义》的主旨。

——《中国文学史》

孰为正统?

《三国演义》把蜀国的刘备、诸葛亮、关羽等君臣作为理想中的政治道德观念的化身,是仁君、贤相、良将的典范,而把魏国的曹操等作为奸邪权诈、推行暴政的代表,至于孙吴方面只是陪衬而已,因而具有明显的“拥刘反曹”倾向。在历史上,曹、刘孰为正统的问题,从来就有不同的看法。在正统的史学著作中,大致自朱熹的《通鉴纲目》起,一般都奉蜀国为正统,以魏、吴为僭国。至于在民间流传的故事中,从来就有尊刘贬曹的倾向。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刘备是“帝室胄裔”,多少有点儿正统的血缘关系;二是刘备向来以“弘毅宽厚,知人待士”著称,容易被接受。特别是在宋元以来民族矛盾尖锐的时候,“人心思汉”,正是当时汉族人民共同的心愿,因而将这位既是“汉室宗亲”,又能“仁德及人”的刘备树为仁君,奉为正统,最能迎合大众的接受心理,符合广大民众的善良愿望。

猜你喜欢
正统三国演义诸葛亮
诸葛亮喂鸡求学
诸葛亮没看过的书
诸葛亮隆中决策
三国演义
正统的场合
正统的场合
正统的场合
三国演义
可行性指南长袍正统款
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