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欣怡
又是一年春好景。大年初一,我回到了久违的家乡。
清早,在阳光还未亲临大地时,我们一家三口便坐上了车,驶向故乡——那个古朴的村庄。
又是个雾气浓浓的早晨,微风习习,琼枝带露。这里的雾白得惊艳,白得朴素。它白中略灰,白里泛青,沉睡在青山秀水之间,汲取了山间草木的灵气。这里的雾浓得深,浓得纯。它丝毫没有城镇中那股呛鼻的烟味,打开车窗,吸入一丝雾气,十分清凉。
车驶过了那棵标志性的古树。我回头望了一眼,那棵大樟树,它的树龄有上百岁了吧,它是那么安详,那么沉稳地矗立着,粗壮的枝干是那样有力,不断地向外延伸。枝干上缀满了绿叶,哪怕在冬日,树叶依旧绿得葱茏,绿得骄傲。树下的绿草野花已不知枯荣了几回,树旁嬉戏的孩童,乘凉下棋的老人已不知更换了几轮,唯独它,依旧默默注视着它身旁的村庄,默默见证着村庄的兴衰。
故鄉的山还在缓慢地向后退,像是黛绿的翡翠连成一片,又渐渐散开。深绿的山林在雾气缥缈中显得深青,像是江南少女绣的作品,似用水浸染过,这边浓那边淡;又像是画家用工笔勾勒出的水墨画,轻重适宜。连绵的山一座接着一座,像连着的画卷,又似搅乱的丝带,剪不断,理还乱。
抵达村口,我们下了车,雾薄了不少,只留下丝丝水汽。阳光出来了,洋洋洒洒地附在水汽上,显得格外亲切。此时再望一眼不远处的山,已无虚幻之感,只留踏实、厚重的青绿。
呼吸着清新空气,我径直走向河边的小路,拨开杂草,显现出一条仅容两人并排走的小路。小路蜿蜒,路面上布满不齐的石头,凹凸不平。偶有干枯的枝叶铺在其间,踩上去一阵阵“噼啪”声响,像极了儿时在村头放的鞭炮声。
沿路走来可听到两旁潺潺的流水声。这条故乡的小河没有碧玉那般无瑕透澈,却绿得可爱。它静静地流淌着,奏着前进的交响乐。即使在无风的情况下,它也总能那么欢,“咕咕”向前走。它不像周庄的水那般小家碧玉;它不像长江那般豪情洒脱;它不像大海那般汹涌澎湃,它永远率真地展现着村庄淳朴的本性;它还是村里人家养的鸭群的栖息地……
身后时不时传来几句地道的方言,家乡的人总是那么热情,不断地和每个进村的人打着招呼。忽然,一个熟悉的身影向我奔来——是奶奶!我赶紧迎上前去,悉心听着奶奶的嘘寒问暖……
点评
全文充满了对故乡的眷恋和热爱,感情充沛真挚,语言流畅而富有文采。写出了作者对故乡那久违的亲情以及对故乡那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的留恋与不舍,通过景物描写来衬托乡土人情,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
【指导并置评:岳增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