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孙 璞
网络强国、信息强军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产品应用于国防和军队信息化建设,以及国民经济各行业,构建网信领域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已成为党政军企各部门、各单位共同推进落实的工作目标。
新华三集团(以下简称新华三)作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域的知名企业,致力于政府、军队、军工集团、民营企业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在践行国产自主可控和网信军民融合的实践中经验颇丰。围绕网信军民融合这个话题,本刊特别对新华三集团副总裁、企业事业部总经理张江鸣进行了专访。
记者:张总,您好!近年来,以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为代表的新技术在国民经济各行业得到深入应用并产生颠覆性的影响,您认为像新华三这样的行业领导者应当在这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充当怎样的角色?
张江鸣:新华三的前身杭州华三通信从诞生之初,一直是一家坚持国产自主可控的企业,本土研发、本土制造、本土创新,是根植中国、走向世界的代表性企业之一。2016年,紫光集团收购杭州华三并整合成立国有控股的新华三集团,这既是国家信息安全大战略的需要,又是紫光集团布局从“芯”到“云”战略的重要举措。
作为全球领先的新IT解决方案领导者,新华三集团提供包括大互联、大安全、云计算、大数据和IT咨询服务在内的一站式、全方位IT解决方案,根植中国、服务全球。新华三长期服务于运营商、政府、金融、电力、能源、医疗、教育、交通、互联网、制造业等各行各业,将卓越的IT创新与全社会共同分享,加速社会向信息化和智慧化的迈进步伐,助推新经济快速发展。在全球市场,新华三产品已广泛应用于近百个国家和地区。
在这场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新华三将紧抓时代赋予的历史机遇,以客户需求为发展方向,聚焦新IT技术领域,打造高度融合的新IT生态圈,帮助各行各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推动全产业的转型、升级与变革。
记者:新华三的愿景是成为全球领先的新IT解决方案领导者,您能否简单地介绍一下新IT和传统IT相比有什么新特性和本质的区别?
张江鸣:传统IT系统下,基础设施与应用部署强相关,用个性化的架构来支撑个性化的应用,不同系统应用的数据以孤岛形式存在。资源不能充分共享,数据无法灵活流动。
新IT旨在通过IT基础设施的云化,实现计算、存储、网络各种资源的智能分配、弹性调度和管理;同时强调与应用场景相结合,确保云化之后的安全和客户需求个性化的定制。新IT包含了传统IT定义中以及延展层面的方方面面,不仅仅是技术范畴,更包括服务与模式等概念。新华三提出的应用驱动、云领未来,让应用驱动IT的云化,在广义的云环境中,实现技术与应用的双轮驱动,持续引领、推进数字经济走向未来。
新华三凭借对新IT技术领域的深入研究,正为用户搭建一个涵盖感知层、新网络、云平台、数据平台、行业应用的新IT基础架构,实现IT的云化。
记者:当前,网络和信息安全已上升到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新华三的安全产品和解决方案已成为重要的业务版块,您怎样看待当前国内的网络信息安全形势,未来将如何应对这一形势,有怎样的布局?
张江鸣: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的开放性更大,移动性更强,信息量更大,而传统信息安全手段是被动的、链状的,每一次的安全策略调整必然涉及众多安全节点的变更。这种局部式的、智能化较低的安全防御体系,在互联网时代已跟不上业务快速发展的需要。当前所提倡的信息网络安全,是涵盖全领域的大安全,如果说互联网是基础设施,数据是生产资料,计算是核心能力,那么大安全则是确保云计算、大数据和大互联顺畅运行,并助力客户信息化实现高速发展的重要保障。
现在新华三正在做的是基于主动防御理念的全新安全体系架构,我们坚信这是发展方向。主动防御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现在有许多安全设备,但互相都是割裂的,缺乏一个分析预测的大脑,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的信息安全,即建立一个全局安全中心,对每个安全设备的日志进行监控、关联、分析,提前发现异常行为、安全隐患,从而预警潜在风险、自动采取预置措施等。例如针对数据窃取,我们可以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来实现对日志的分析,通过关联分析挖掘可以提前预警可能的潜在危险行为,实现信息安全防护水平的大幅提升,实现被动式防御向主动式防御的转变。
此外,在国产自主可控道路上,我们将推行“新华三+紫光”双品牌战略,紫光品牌包括国产CPU、国产交换芯片等等,都已经在规划之中,也受到许多客户的关注,与我们做了很多交流。当前国内大部分的交换机用的还是进口的芯片,而新华三已经拥有基于纯国产CPU和芯片的交换机和服务器,实现彻底的自主可控。这是新华三集团在国产自主可控这一块的一个重大战略。
记者:新华三在整个国防科技工业信息化的建设中有哪些优秀的应用实践?当前,各工业领域都非常重视智能制造,积极建设智慧院所、智能工厂,请问张总新华三在智能制造这方面有没有先进的经验或成熟的案例?
张江鸣:新华三长期服务于国防科技工业,与国防科技工业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我们以高可靠的产品、快速的用户需求响应得到国防科技工业广大用户的认可。从基层的车间、研究室,到厂、所、院、集团;从早期的管理信息化,到技改项目、型号任务支撑,新华三在十几年中与我国的国防科技工业一起发展、成长,贡献了我们的一份力量。为此,我们深感自豪,并深知责任重大。
新华三坚信,国防科技工业作为我国先进制造业的骨干力量,必将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中发挥引领作用。新华三长期致力于工业化、信息化两化深度融合,帮助实现信息通信技术与军工制造业的设计、试验、制造、维护、保障、管理体系的深度融合,最终促进军工制造业能力提升。
实际上,智能制造不是任何一家企业可以单独完成的,它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新华三与制造业客户在这个领域一直在探索和实践,目前我们对智能制造所做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车间生产线和最终产品的物联网,从传统的工业级WiFi、RFID到新兴的 Lora、NB-IoT等技术,我们都有成熟的产品或正在测试的新产品;二是打通生产环节与用户定制的双向交互的IT和OT系统的融合,我们拥有业界最完善的网络解决方案;三是以我们的大数据技术推动生产工艺的持续改进和产品质量的提升。
采访现场
新华三将在国家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战略规划之下,持续投入研发和技术创新,始终与世界领先技术对标,为我国的国防科技工业添砖加瓦,为强国强军梦做出新贡献。
记者:网信领域是军民融合的关键领域,新华三及其控股母公司紫光集团在网信军民融合领域有哪些成功实践?
张江鸣:不论是新华三还是紫光集团一直都秉承一个理念,就是企业战略与国家战略相结合。军民融合作为国家级战略,新华三和紫光集团一直都在积极地践行着军民融合的任务和使命,形成了一批网信军民融合的合作成果。以前不论是网络建设还是信息化建设,都是军队管军队的,民用管民用的,是相互孤立的,是“两张皮”。现在,我们与航天科技、航天科工、兵器工业、中电科等军工企业合作,双方都拿出自己的核心技术,组合起来做一个系统、做一个平台,真正为商用、为民用服务,这是军民融合一个很重要的方向。
一个典型的合作成果就是北斗导航系统,北斗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紫光集团旗下的展讯通信和新华三的IC和IT整体方案提供北斗系统的前端终端设备和后端的系统处理。展讯自研的四合一低功耗、高集成度北斗定位芯片以及针对智能手机的整体解决方案,结合北斗功能的SC9830多模4G手机平台,锁定GPS/北斗双模定位,提升用户体验。新华三承建的北斗导航系统地面通信骨干网络,完成基准站原始观测数据从基准站到数据综合处理与播发中心,基准站运行状态数据到运行监控管理中心的通信保障任务。第二个典型的合作成果是航天云网,航天云网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积极响应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倾力打造的以云制造服务为核心,以“资源共享、能力协同、互利共赢”为目标的高端生产性服务平台。在航天云网的建设过程中,新华三承建云网北方数据中心,北方数据中心作为航天云网的基础设施,为航天云网平台提供云存储、云计算等基础设施服务,将航天云网打造成为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
记者:新华三非常重视产品研发,拥有中国乃至全球领先的技术和产品,在自主知识产权方面走在国内的前列,围绕自主创新、自主可控,您能否介绍一下新华三的先进经验?
张江鸣:新华三拥有5500多名研发人员,每年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15%,2017年研发投入增长预计达到34%。累计申请专利超过7200件,平均每个研发人员申请1.5件专利,每个工作日申请超过3件专利。新华三的目标就是要打造一个自主、可控的IT旗舰企业,还要建立起产学研一体的重科技产业链。目前新华三在国产自主可控的技术路线下,已经推出基于国产CPU和交换芯片的自主可控交换机和防火墙,在极力推动国产自主可控产品的产业化。
具体的做法体现在研发战略上,新华三把敏捷开发和传统网络设备高质量的产品开发体系做了结合。新华三贴近客户需求进行定制化开发,无论是云计算、大数据、安全还是软件定义网络,新华三的研发团队已经开始进入用户现场,将开发延伸到那里,省掉所谓的二次开发,推出的产品直接可以满足客户个性需求,这是一个很大的研发模式变化,也是新华三正在实践的。
例如在军工行业的IT基础设施中,NFV可以帮助用户实现服务器虚拟化环境下的虚拟机流量安全监控,SDN可以在广域网场景下实现业务流量智能调度。在一些军工实际应用场景中,包括依据分级保护标准如何对虚拟化平台的一些流量进行监控等方面,新华三都有定制化方案和实践经验。
记者:我们创办《网信军民融合》杂志,就是要为网信军民融合领域军地各方搭建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您对网信军民融合服务平台有什么建议和期盼?
张江鸣:网信军民融合事业代表经济领域的先进生产力、国防和军事领域的新质战斗力,是信息时代军民融合发展的主战场和战略制高点。《网信军民融合》作为军地各方的交流互动平台,在践行新发展理念上应撑起理论旗帜,并分享网信军民融合领域的各项先进技术与经验成果,特别是一些企业的成功实践。同时作为网信军民融合的一个服务平台,我们期盼贵刊能够定期地举办一些活动,增加军地各方的交流与对接,成为各方面的纽带。让我们一起承载希望,超越梦想,一起见证网信军民融合事业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