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险的运盐之路

2017-05-26 17:19
环球人文地理 2017年5期
关键词:湘西湖北运输

运盐之路地势险峻,许多路段坡连坡,弯连弯,穿行于千峰万壑之间,运盐者常常结队行走,一是防强盗抢劫,一是防毒蛇猛兽伤人。

盐路上的背盐人被称为“盐背子”或“盐脚子”,他们运盐时,使用一种类似于木板凳的特殊工具,由于负重量大,盐背子一天的行程很难超过30公里。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抗日战争的爆发,促使了“川盐济楚”政策的实行,也迎来了川盐历史上的两次“黄金时代”。

如果说盐的发现催生了盐场的出现,那么盐的外运则直接导致了一条千年盐路的形成。

由于大多数盐场都位于长江干道及其支流上,所以川盐最初的运输,自然就是水路——各盐场所产之盐的外销以及生产物资的购入,主要依靠水运来实现。

在地域上,川盐运输主要向东、南两大方向辐射。向东通过长江、清江、酉水、汉江水系,主要销往两湖(湖南、湖北)地区;向南,一部分通过乌江、綦江、赤水、永宁河销往贵州,一部分通过金沙江、南广河水道行销云南。所以,长江及其支流是川盐运输的主要水路通道,这些江河与连接各运盐口岸的陆运盐道一起,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川盐运输网络。

如今,这些纵横交错的古盐道早已结束了运盐的使命,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静静地述说着运盐往事。

四大古盐道充满艰险的运盐之路

大致来说,川盐的运输主要分为川鄂古盐道、川湘古盐道、川黔古盐道和川滇古盐道四大线路。

湖北西部是川鄂古盐道最重要的通道,因为川盐的重要产区如郁山、忠县、云安、大宁等地,其东南部完全被湖北西部的大山包围,川盐要东进两湖地区,就必须翻越这些崇山峻岭。在这一带,形成了“四横一纵”的盐运网络。“四横”指的是水路运输,从北向南依次是汉水、长江、清江、酉水,与湖北西部的主要山脉平行;“一纵”则是连接各江运码头的重要陆运路线,与湖北西部的主要山脉垂直。川鄂古盐道沿途翻山越岭,行路艰难,因此在大山之中,每隔一段就有一个驿站,供过往的商客歇脚。

湖南的湘、资、沅、澧四大水系,除了湘江,其他皆从湘西流过,所以,湘西是川湘古盐道的主要通道。进入湘西的盐道主要有3条,即龙山—常德线、沅水线、龙山—洪江线。龙山—常德线几乎横跨武陵山脉,地势险峻,道路大多坡连坡,弯连弯,全程皆穿行于千峰万壑之间。运盐者常常结队行走,一是防强盗抢劫,一是防毒蛇猛兽伤人。而沅水线因山高水深,曾让无数文人留下感叹。屈原在《涉江》中就写道:“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凝滞。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深林杳以冥冥兮,乃猿狖之所居。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这是屈原晚年被流放时所作的抒情诗,“沅”指的是沅水,“枉渚”是常德,由“深林杳以冥冥”“山峻高以蔽日”、“下幽晦以多雨”,可知他途经这险峻之地时的落魄心境。龙山—常德线则贯穿湘西苗区,既是苗民的对外贸易之路,也是历代统治者镇压苗民的用兵之路。清朝乾隆、嘉庆年间,以凤凰、吉首为中心的湘西苗民起义,其主战场就在这条盐道上。起义被镇压后,仍有近万名清军官兵在湘西各地常年扎营、留守,为了便于军事行动,他们在营与营之间修筑了专用的道路——“营道”,而这些营道,大多都是利用古盐道修建起来的。

同样险峻的还有川黔古盐道。川盐运输到贵州,要经过乌江,乌江水急滩险,两岸绝壁陡峭,灌丛密布,历来被视为“天险”。而乌江既是盐道,也是一条军事河流,汉代、三国、太平天国时期的英雄豪杰,都曾在这里演绎过金戈铁马的故事。

川滇地區的商道自古繁荣,其中以蜀身毒道、润盐古道、五尺道最为著名,这些商道自古与川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是川盐入滇的重要通道。由于川滇古盐道的重点运输区域主要集中在川、滇、黔交会地区,这一地带的河流不仅水流量大,落差也很大,水流湍急,行船艰难,有的地方由于水急滩险,必须分段船运。

这些充满艰险的古盐道,是古代先民在长期的迁移和交往活动中形成的,其纵横交错,促进了四川、湖南、湖北、贵州、云南之间的联系与往来,对不同地方经济文化的交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柏木船”和“盐背子饭”记录盐夫的辛酸史

运盐之路漫长而艰险,所以川盐的运输史也是一部盐夫的辛酸史。盐夫们在长期的劳作中,“发明”出许多特殊的运盐工具,并形成了独特的生活方式。

由于川盐外运最重要的通道是长江,所以船成为川盐运输的主要交通工具。但长江在很多地段水流湍急,船只经常会发生触礁、搁浅、碰撞甚至沉船事故,所以,通过不断实践,盐夫们制造出一种名为“柏木船”的独特大船。据湖北监利县运盐老船工瞿宏志介绍,这种船的船舱位于船正中,是盐夫的起居处和储存盐的地方,船尾为行进中操作船只的舵房,船身大部分由大柏木制成,只有船底用双层紫木板制成,这种底板能有效防止撞击。

除了大江、大河依靠木船运输之外,陆路上纵横交错的石板路是川盐分布到各地的重要补充。这些道路密布于山林水涧之间,以盐场为中心向四方辐射。在这些路段,食盐多以人力背负送达。值得一提的是,背夫运盐不用背篓,而是使用一种类似于木板凳一样的特殊工具。他们将盐装在麻袋里,然后将其捆绑在木板凳上,上面用两根主木弯成弧形支架,上端加一根横木于头顶,横木上放一木箱,用来贮存干粮。弧形支架使垒砌的货物前倾,便于爬山时节省力气,遇到下雨,头顶的横木则可当作雨伞,避免头部被淋湿,而木板凳的底座则用于歇气时支撑货物。此外,他们还会手杵一根类似拐杖的“拐爬耙”。由于负重量大,背夫们一天的行程很难超过30公里。

猜你喜欢
湘西湖北运输
一桥飞架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湖北現“最牛釘子戶” 車道4變2給樓讓路
小天使研学旅行之湘西助学夏令营(下)
散杂货运输专栏
散杂货运输专栏
散杂货运输专栏
湖北2009年7月13日企业收购生猪价
2009年5月18日湖北企业收购生猪价
湘西大剧院 艺华斋 日月坊装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