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们来了》看明星真人秀的价值构建与传播

2017-05-26 21:50李翔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7年4期

李翔

摘 要:明星真人秀节目呈井喷态势已是常态,但如何让节目有价值、有意义、有情怀而不是落入追求单纯感官娱乐的俗套之中,仍是电视人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湖南卫视《我们来了》则给了创作者一些启示。节目网罗横跨各个年龄层段的女星,让她们在各种文化体验中释放女性魅力,从而展示女性之美、地域之美与文化之美。在温暖治愈的慢综艺氛围中,节目的创新、情怀与价值得到了淋漓极致地呈现。本文以符号聚合理论为研究基础,旨在探讨《我们来了》如何通过讲述女星文化生活体验的故事,进而潜移默化传递美好、构建共识,从而让节目的精神内核能够内化于观众之心。

关键词:《我们来了》 价值构建 符号聚合理论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国电视真人秀的当代文化价值取向透视》项目编号14CC105阶段性成果

一、符号聚合理论对于分析电视真人秀价值构建的适用性

符号聚合理论又被称为想象—主题分析(fantasy-theme analysis),是由厄内斯特·鲍曼、约翰·克里甘和唐纳德·希尔茨发展起来的关于在传播中如何叙述的相当完备的理论。该理论认为:人们有关现实生活的形象受到一些故事的引导。这些故事反映了人们对事物的看法,是在小规模群体的符号互动中创制出来的,并且在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形成了一个个“故事链”。①符号聚合理论的核心概念是(1)想象性主题:包括人物、情节线索、场景、公认的中介人。②(2)修辞性视野,即对事物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看法。具体包括: “道义的比拟”——试图告诉人们如何以符合道德的方式生活,什么是好与坏;“社会性比拟”——告诉人们如何与他人进行联系;“实用性比拟”——告诉人们如何做事情,提供符合实际的、有效的解决办法。③

符号聚合理论强调的是小群体规模的符号互动创制出的故事如何塑造人们对于现实的认知,而真人秀节目又是当下最善于讲故事的节目类型之一,不同的真人秀节目利用不同的故事不断向观众传播节目的价值观念,期待观众达成共识,获得认同感。所以借助于该理论,我们既可以清晰地看出每个真人秀节目是如何进行想象性主题的构建,同时也能感知节目中各个想象性主题聚拢在一起是如何揭示了节目的核心与灵魂,如何让节目的修辞性视野深入人心。

二、《我们来了》价值取向构建策略分析

(一)消除刻板印象 树立女星真人秀新标杆

近年来以男星为核心参与者的真人秀节目开始大行其道且受到追捧:《爸爸去哪儿》和《爸爸回来了》中的明星囧爸虽令观众捧腹大笑但又让缺席的父爱在节目中得到补位;《极限挑战》中“极限男人帮”的兄弟情谊情比金坚、令人动容;《奔跑吧兄弟》中的六位兄弟在尽情释放热情与快乐的同时圈粉无数;《我们的挑战》、《了不起的挑战》、《挑战者联盟》都在不约而同上演着各种职业体验,男星嘉宾们则成为正能量的传播者。但相对而言,以女星为核心参与者的真人秀节目却屈指可数,目前只有江苏卫视的《明星到我家》、东方卫视的《花样姐姐》、《女神的新衣》以及湖南卫视的《花儿与少年》,且影响力也差强人意。究其原因业界普遍认为有以下几点:首先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受众以女性观众为核心,而颜值高、身材棒、情商佳、喜感强的男性明星自然成为吸引女性收视的重要因素;其次目前真人秀节目创作更加倾向于户外,而男性明星在野外生存、户外探险、竞技游戏等方面的体力优势明显,加之“虐星”内容越来越多,残酷性、竞技性、高强度的内容设计让男星们自然成为首选;最后从节目效果而言,男星阵容之间的竞技比拼、生存体验更容易向励志、团结、奋斗等正能量主题靠拢,而过多的女星聚集在节目中则会让观众与“耍心机”、“明争暗斗”等负能量相联系。综上以纯女星为参与核心的电视真人秀节目凤毛麟角也就不难理解了。

上述的原因分析虽有一定道理但存在着对女性的刻板印象,而湖南卫视《我们来了》则打破了这种偏见。2015年湖南卫视《偶像来了》一经推出就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反响,特别是“东方教主”林青霞和“紫霞仙子”朱茵的内地综艺首秀让节目的话题性十足。2016年《偶像来了》更名为《我们来了》,凭借着具有人际吸引魅力的女性明星、丰富多彩且寓教于乐的文化生活体验、至善至美温情脉脉的节目氛围,《我们来了》在收视竞争激烈的周末黄金档依然强势,不仅多次获得收视率同时段排名第一的成绩,而且节目口碑也节节攀升,获得社会大众的认可。在明星真人秀节目一窝蜂以男性为创作核心的雷同思路下,《我们来了》反其道而行之,节目用女性的魅力、女性的视角和女性的体验传播了东方女性之美,既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可以说《我们来了》是对明星真人秀节目创作理念的一次颠覆与升级,节目在体验内容环节的精心设计以及在制造认同心理方面的独到之处都促使其成为女星真人秀节目的典范和标杆。

(二) 文化元素炫目闪耀 提升观众审美品质

《我们来了》将节目定位于女性文化生活体验类真人秀,力图通过女星们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向观众传递地域之美、女性之美和文化之美。节目自始至终铺垫着一条清晰的叙事线索与体验流程,在每一地都遵循着“戏剧性分组”——小游戏比拼——当地特色美食品尝——入住偶像之家——小游戏比拼——文化特色体验——终极舞台秀这样的节目流程。而每一地的文化体验内容都要旗帜鲜明地呈现出当地的文化特色,甚至游戏道具的设计、游戏地点的选择都要有标志性的文化元素。

例如在苏州站节目开头,一条乌篷船在苏州评弹声中缓缓滑入观众的视野,古香古色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在主持人汪涵的介绍过程中,吴门桥、瑞光塔、瓮城等极具苏州特色的建筑映入观众眼帘。女星们用选择礼物的方式进行随机分组,折扇、桃花坞年画、刺绣、虎丘泥塑、荷包等蘇州手工艺品纷纷亮相。紧接着节目又设计了通过听苏州评弹答题来选择美食的小游戏环节。在苏州站最后的文化体验环节中,明星们要学习昆曲并进行表演:刘嘉玲挑战《牡丹亭》中的“石道姑”一角、陈乔恩挑战《长生殿》中杨玉环一角、江一燕挑战《白兔记》中李三娘一角、赵雅芝、谢娜、奚梦瑶上演《白蛇传》、袁弘和莫文蔚表演《牡丹亭》。通过女明星的学习与表演,节目将昆曲的细腻空灵、悦耳隽秀、清雅优美传递给观众。

而到了天府之国成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交织融合,同样让人应接不暇。在杜甫草堂,明星们一同品诗词之美,参观茅屋故居,感受诗歌字里行间的情感。在“美食大爆炸”环节中,成都的美食如三大炮、担担面、兔头、抄手、钵钵鸡融入游戏其中。在蓝顶艺术区,女星们与四位杰出的艺术家共同完成油画并将其进行拍卖。此外在本站节目组还请来中国著名的服装设计师郭培为明星量身制作具有中国特色的走秀服装,8位女明星穿着具有中国传统元素的华丽衣服完成了一场美轮美奂的走秀。传统文化元素纷纷而至,潜移默化地提升了观众的审美品质,释放了中国文化的魅力。

(三)生活体验丰富多彩 女性魅力绚烂绽放

《我们来了》每一地的文化生活体验都精彩纷呈,通过对女星们体验过程的真实记录,节目提炼出多个不同的想象性主题,这些想象性主题聚集在一起,不断汇总形成了被大众普遍接受的修辞性视野,最终引发了观众的共鸣与认同。在《我们来了》中各种趣味性的游戏体验妙趣横生,让观众看到了女星们聪颖可爱、活泼俏皮但又机智过人。例如女明星在偶像之家与奥运会冠军张继科进行趣味乒乓球赛,规则的不对等让整场比赛充满着欢声笑语。

团结一致、克服困难的想象性主题也多次出现,例如在澳门众星必须在有限时间内通力合作完成难度较大的《水舞间》表演,这对于整个团队而言确实是一场严峻的考验,陌生的舞台、重重的机关与零失误的严苛要求令团队中每一个成员都绷紧了神经,最终每一位明星靠着自己的勤奋与努力顺利进行表演。

在大连女星们进行了消防职业体验,这是节目唯一一次设计的职业体验。通过“逃出多米诺”和“百米梯次”实战体验,明星们体会到了消防官兵日常训练的艰辛与不易,也用自己的亲身体验诠释了消防救援过程中团结协作的重要性。而在与消防官兵的联欢会中,消防官兵也展示了非凡的魅力,众多消防救援的器械的展示令观众大饱眼福。

当然在节目中,感性动容的故事也经常上演。例如在苏州站的偶像之家,女星们进入家庭KTV模式,时光在欢声笑语中流过,经典怀旧的歌曲打开了众人的记忆闸门,内心中最柔弱的部分也被音符所触动。

(四)三美合一水乳交融 温暖治愈诠释岁月静好

在《我们来了》这个节目中,上述每一个想象性主题都在塑造观众意识、达成社会共识、凝聚正能量方面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符号聚合理论认为:人们通过想象性主题形成了修辞性视野,修辞性视野使得人们聚合在一起,逐渐意识到观察事物的特定方式,构建着我们对于社会现实生活的认知,发挥着凝聚共识的效果。《我们来了》通过深度挖掘城市之美、女性之美和文化之美,营造了一种无杂质、纯粹、温情脉脉的暖综艺风格,为观众展示了因为发现美、解读美、传播美而由衷产生的岁月静好之感。

节目塑造的城市之美让嘉宾与观众都可以用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来触摸城市印记。在中西文化碰撞的澳门、在历史文化浓郁的苏州、在传统与现代融合的成都、在激情与奔放共燃的大连、在充满异域风情的鄯善、在湖光山色的腾冲,每一座城市都留下了女星嘉宾的足迹。节目用女性视角带领观众领略六座充满浓厚文化底蕴的城市,深度解读城市文化,展现城市之美成为节目的重心之一。

节目塑造的女性之美让观众用一种强烈的代入感去品味、观照与回味。《我们来了》八位女星嘉宾均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她们风情万种,性格各异,既有高贵典雅的赵雅芝也有冷艳霸气的刘嘉玲;既有活泼可爱的谢娜,也有温润恬静的江一燕;既有性感洒脱的莫文蔚,也有外冷内热的奚梦瑶;既有二次元小女生徐娇,也有偶像剧女王陈乔恩。12期节目她们数次的相互交流、畅所欲言让彼此从陌生变得熟识,相互提问与真实作答都让观众看到了明星鲜为人知的一面,她们美的真实、自然。12期节目她们体验了众多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文化生活,静态的文化体验展示了她们的聰明伶俐、心灵手巧、端庄典雅,动态的文化体验展示了她们活力四射、坚韧果敢、英姿飒爽。总之八位女星在节目中形成了一种强大的传播磁场,既可以满足观众浅层次的审美需求,更能通过一系列文化体验内容展示自己的非凡魅力,让观众产生深层次的心理认同,深刻认知女性的各种美,进而强化个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于向往。

节目塑造的文化之美让观众细细品味,让节目更有价值和意义。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意见》指出要善于从中华文化资源宝库中提炼题材、获取灵感、汲取养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益思想、艺术价值与时代特点和要求相结合,运用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进行当代表达,推出一大批底蕴深厚、涵育人心的优秀文艺作品。④《我们来了》就借助于真人秀这一电视艺术手段,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植入节目中,无论是城市的选择、文化体验的策划,还是道具的设计都精益求精,让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艺术的包装下更具魅力,同时也彰显了节目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观众在欣赏明星表现的同时还能自然而然地受到文化的熏陶,增长见识、陶冶情操、凝聚共识。

三、结语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艾米丽·费舍古色指出:娱乐教育是植入了亲社会行为信息的大众娱乐内容,以影响受众的认知、态度和行为为目的,将有关健康的或是其他教育信息包含进大众媒介的娱乐内容中进行传播,是一种很流行的传播策略。⑤《我们来了》也可以视为电视真人秀节目发挥娱乐教育的新典范,节目独辟蹊径以女明星的文化生活体验作为核心内容,以展示地域之美、文化之美、女性之美为目标,从而规避了片面追逐娱乐狂欢、降低节目审美层次、传播无关痛痒内容等目前真人秀节目普遍存在的问题。从《我们来了》受到舆论的肯定不难发现:电视真人秀节目要想在数量众多、类型多样的创作现状中脱颖而出的话,类型创新是基础,它可以让节目标新立异获得观众的注意;内容创新是承载,它可以让内容耳目一新获得观众的青睐;深入人心的价值构建是核心,它可以让节目寓教于乐,实现观众高度卷入、深刻认同的传播效果。

注释

① 斯蒂芬·李特约翰.人类传播理论[M].史安斌,译.清华大学 出版社2004:186.

② 斯蒂芬·李特约翰.人类传播理论[M].史安斌,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86.

③ 斯蒂芬·李特约翰.人类传播理论[M].史安斌,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87.

④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7-01/25/c_1120383155.htm,引自新华网.

⑤ 转引自孙振虎,谢梓笛.浅析受众卷入度对娱乐教育节目励志思想的传播[J].中国电视,2016(7).

参考文献

[1] 张斌,等.电视研究读本[M].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