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是一种新型的学习共同体,名师工作室的核心价值在哪里?法国著名的思想家帕斯卡爾有一句传世名言:“人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可见人的全部尊严来自于思想。我认为工作室的神奇在于,它能把一群特别有思想的人聚拢在一起,因为共同的信仰,获得生命成长的愉悦。
抱成一个团:梦想未来,成林一片
我的工作室是2013年成立的,是黄冈市首届名师工作室。2016年1月,湖北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公布2015年“湖北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名单,共推出中小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22名。我有幸名列其中。我深知,信任中饱含着无限的期望。
有梦想就可以创造奇迹。作为工作室主持人,我应该秉持何种信念?我想到了油松这种植物。油松极易生长,即使在土壤贫瘠或多石的地方,一旦扎下根来,它就会结出更多的种子。种子随风飘到更远的地方,像雨点一样密密地落下来,仿佛是上天在播种一样。是的,我工作室的信念和油松一样,一切只为成林。
因此,我们工作室的宣言是:我们是一支有志于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团队!我们是一支为薄弱学校提供帮助的团队!我们是一支致力于牵手教师走向卓越的团队!一旦加入,就请热爱!一旦参与,就请专注!
工作室35位成员,形成一校三区N点的抱团模式。一校是以武穴市师范附属小学为大本营,三区是附小本部、明德分校、江林分校,N点是各个乡镇的中心小学。通过常态化的城乡交流,互帮互助,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名师名校的辐射引领功能。在此过程中,一批教师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成为科研型教师。
卯足一股劲:攒足力量,倾情破土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质朴的一句话就是:上好每节课,获得高质量。纵观我们的数学课堂,不外乎就是这三点:思维含量低;参与兴趣低;反馈效果低。我们在一起,就是要让数学课“明”起来,让数学课“活”起来,让数学课“乐”起来,让数学课有滋有味,原汁原味。因此,我提出了“原汁数学”的教学概念。
“原汁”指用肉类、蔬菜、水果等直接榨出的汁液,或食物原料掺以少量的水而熬出的汁液。“原汁”的实质是不掺杂其他成分,具有真价值。原汁数学的根本要义是把握数学的本质,引导学生学真数学,做真思考,形成真正的数学素养和能力,其教学内涵体现在五个方面。
数学原型:生活和经验。数学的学习资源来自于现实生活或学生已有的经验。数学教学是对之进行分析、澄清、引导、回应,使学生实现对知识的创造性转换、沟通、交融的过程。这样的一个过程,可以看作儿童对知识原有基础的发展或转变,而不是新信息的点滴累积。
数学原委:建模、用模。原委即原由、结尾,泛指事情的来龙去脉。学数学就是学建模和用模,即把现实世界中的实际问题加以提炼,抽象为数学模型,求出模型的解,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并用该模型所提供的解答来解释现实问题。
数学原理:在数形之间。原理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规律。数学的基本规律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数学大体上就是在数与形这两个概念的提炼、演变、发展中逐步展开的。数形结合就是把抽象难懂的数学语言、数量关系与直观形象的几何图形和位置关系结合起来,通过“以形助数”或“以数解形”,即通过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结合,使相对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从而优化解题方法。
数学原本:抽象、转化和推理。“原本”指本来的样子。数学本来是要做什么?提供具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利用抽象、转化和推理的方法发展思维能力。说具体点,就是发现实际问题中的数学成分,并对其做符号化处理,从而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对符号化的问题做进一步的抽象化处理,以推理方式尝试建立和使用不同的数学模型,并将其发展为更完善、更合理的概念框架。
数学原则:严谨有理。严谨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思维的严密性,一是论证的严密性。在数学中,思维的严密性表现为思维过程服从于严格的逻辑规则;考察问题时严格、准确;进行运算和推理时精确无误。数学是一门具有高度抽象性和精密逻辑性的科学,论证的严密性是数学的根本特点之一。
原汁数学的理念得到了所有成员的高度认可。武穴市石佛寺小学蔡珺珺老师说,100%的纯果汁品尝起来是新鲜水果的原味,劣质果汁的味道往往不够正常。数学课也是如此,教师要想方设法开发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使学生的认知与情感在课堂上体现出“原汁原味”。换句话说,教师要根据自己对各种信息的捕捉和把握,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到知识的建构与再创造中去,在互动生成的过程中不断开掘,使课堂节奏“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达到这样的效果,需要教师尊重、理解、接纳学生,用慧眼发现他们“原汁”思维中的内在合理性,并积极引导,让他们的思维与心灵自由舒展。
认准一个理:“野蛮”生长,遇见阳光
工作室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共同体,必须要有明确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机制,否则走不远。如何让教师快速成长,工作室的定位和管理非常重要。为了促进合作学习,我们把工作室取名为“原汁数学班”。班长:高中咏;学习委员:饶裕庆。组长:杨高伟,陈江发,周琴。每组7-8人。每个组负责四个基地学校的帮扶活动。
实施“123”活动机制。“1”是帮助每位教师梳理和建构“新课堂”。每一位名师的成长历程需要经历“入格—升格—破格”的过程,在不断规范、提升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我们把这些新课堂的典型录像课刻成光盘,送给老师们,并在各种媒体宣传,使老师们拥有专业成就感。
“2”是搭建两种推介平台。平台1:建立涂玉霞名师工作室微信公众号,展示研究活动、教学成果及读书心得。平台2:每月在基地学校举行“原汁数学”展示活动。组长:杨高伟,陈江发,周琴。每组9到10人,负责五个基地学校的帮扶活动。
“3”是三种研究方式。第一,策略性研究。比如围绕如何选择合理的数学学习材料,我们选定一课,通过“预案—行动—反思—调整—再行动—归纳”的方式获得教学策略,得到数学学习材料选择的三要:要贴近最近发展区,要符合儿童学习特点,要凸显数学本质。第二,资源性研究。让孩子们爱上数学,一定要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或者可以引发学生思考的游戏、故事等。我们计划编写《让你脑洞大开的原汁数学课》丛书,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优质教学资源。第三,案例性研究。提倡一课一得,围绕研究课中的所感所悟,撰写案例。以“典型片段+集体分析+个人反思”的方式凸显专业引领、同伴互助、个人反思的成果。
实施“专业9段”评价机制。如何引领教师走向卓越?我对工作室的成员提出了“个、十、百、千、万”的三年成长规划,即:每位工作室成员三年内完成一本个人教育文集,十篇有价值的研究案例,百篇博客,千日阅读,万字教育教学论文。为了激励工作室成员完成成长规划,我提出了专业9段的评价方式,100分为1段……900分为9段。
阅读:阅读教育专著一本为10分,在读书分享会上交流一次10分;实践:主讲一节研究课为20分,讲课获奖,国家、省、市分别为50分、40分、30分,参加一项课题实验50分;写作:出个人教育文集,300分。归纳新课堂,100分;撰写教育博客,每篇5分(200分封顶);论文、案例获奖,国家、省、市每篇分别为30分、20分、10分。
实施“亮出最佳小组”竞争机制。每年评选三个最佳团队。“最佳阅读小组”,要求每位成员每月至少阅读一本教育专著,撰写一篇读书心得,小组在工作室读书分享会汇报效果好。“最佳研究小组”,要求每位成员参与工作室课题研究,主动参与研课、送课下乡等活动。“最佳写作小组”,要求每位成员每月博客文章更新不少于两次,撰写有关教学研究的文章不少于两篇。
作为主持人,我给自己每天晚上安排一项“家庭作业”,阅读一两个小时或者写一篇教育随笔,然后进工作室老师的博客里看看,留下评论,把好的文章发到名师工作室QQ群里,使老师们感受到我的关注和鼓励。
三年来,我们在教育行走的路上,一起留下了深深浅浅的足迹。一个个青年教师的自信展示,一所所学校数学研究的浓郁,就是在向阳光招手。对于未来,我们满怀憧憬,因为每一粒种子不仅是秋的语言,更是纯洁的希望和明证!每一粒种子都有自己的力量和梦想!
(作者单位:武穴市师范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 鄢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