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索之路

2017-05-26 20:45柳青壑
人民音乐 2017年5期
关键词:翡翠古筝作曲家

16年12月23日晚,浙江音乐学院盛秧副教授领衔的“盛秧与翡翠筝团全国巡演音乐会(杭州站)”在浙江音乐学院音乐厅如期举办。作为“浙江音乐学院2016年度表演项目成果”当晚的音乐会引起业界高度重视,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鲍学军、浙江省音乐家协会主席翁持更、中国美术学院画家刘国辉、上海音乐学院古筝教授孙文妍等演奏家、各大音乐学院作曲家等各界艺术家以及浙江音乐学院各级领导亲临现场,共同欣赏了这场音乐会。

因演奏家和筝团都声名在外,除了学院派的一众弟子,社会各界爱筝人士亦将大厅挤得水泄不通。因此在音乐会曲目的选择上,盛秧老师可谓用心良苦:在音乐学院的演出要体现出一定的学术专业性,同时这场音乐会是面向社会的,在面对非专业的听众时,作品不能晦涩难懂,又要具有引导性。不同于其他城市的演出,浙江音乐学院一站的演出中没有太多传统的“古筝名曲”,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具有专业水平的创编作品。而几位由盛秧老师力邀而来的作曲家也没有令听众失望,其作品在当晚的音乐会中大放异彩。当晚的演出曲目依次为:《翡翠》(王丹红作曲、周展改编)、《点轨迹》(刘青作曲)、《倾杯情》(周延甲曲、周煜国编配)、《月儿高》(周展、盛秧编配)、《三音四囍》(邹航曲)、《丝路·花语》(周展编曲)、《涌现的四季》(钟启荣曲)、《梦回临安》(周展、盛秧曲),在作品风格、演出形式等方面都做出了多样化的探索。

一、教学与表演相结合

筝团团长盛秧老师作为浙江音乐学院国乐系硕士研究生導师,十分重视教学与实践的结合,而组织筝团是各类实践中难度较大的一种形式。在本场音乐会中,筝团不是伴奏,而是主角。翡翠筝团是浙江省首支专业古筝乐团,由盛秧老师担任团长,中国广播乐团古筝演奏家周展老师担任艺术指导,2008年成立至今成果斐然,在业界已较有名气。当晚的开场曲目即是筝团同名乐曲《翡翠》。这是一首为翡翠筝团量身打造的作品,乐曲运用西南少数民族音乐的素材,通过和弦色彩的变化和动感十足的节奏以及人声的哼唱,描绘了一幅五彩斑斓、具有西南民族风情的画面。作为筝团的保留曲目,《翡翠》每一次的演绎都会有一些改进或变化。以这次巡演来说,作为教学项目成果,盛老师认为这场音乐会同时是教学的延伸,所有演奏员都必须是在读的学生,且所有门下弟子都应该有机会参与,学生各不相同的专业程度对艺术指导又是另一种挑战。然而从当晚的演出现场来看,筝团能够让整体的音响效果在始终平衡和谐的基础上突出亮点,团员在琶音段落的衔接十分流畅自然,轮流作为主旋律或伴奏都能马上进入角色,配合十分默契。而在接下来的乐曲中,无论是重奏、合奏甚至作为打击乐伴奏,筝团的表现都无可挑剔。在第二天的现代筝乐创作系列讲座中,作曲家刘青说:“翡翠筝团的音乐表达已经达到很高的境界,而且每个人之间的配合非常默契,这在室内乐领域很重要。”作为教学成果的展示,能取得这样的成功实属不易。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音乐会的策划和组织中,筝团的部分团员也承担了较为重要的任务,甚至可以独当一面。而盛秧老师也通过这种寓教于“演”的形式,让筝团的专业素养通过充满紧张感的排练和演出而日臻提高。“翡翠原非寻常玉”,每一块璞玉经过精心雕琢都能成为瑰宝,本次音乐会是对这种教学方式的有力的肯定。

二、视觉与听觉相结合

本次音乐会巧妙地运用Led屏作为背景,选取与乐曲相呼应的图片,在乐曲演奏过程中非常直观、自然地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对观众进行引导,既能够让“非学院派”的观众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又拓宽了对乐曲想象的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在所有的图片中,《点轨迹》两个乐章的图片选取得切中肯綮。在这首作品中,钢琴不是伴奏,而是和古筝具有同样重要性的角色。在第一乐章中,钢琴与古筝浑然交织在一起,主导动机中既有点的颗粒性又有“轨迹”这条主线的旋律性贯穿始终,持续演奏的共同音像是无限延伸的轨迹,偶尔出现的分离使得“轨迹”有了立体感,又构成了“面”。这一乐章中,古筝在高音区的清亮音响与钢琴高度融合,钢琴与古筝偶尔也有琶音的对话、节奏的对话,但始终都在同一个音的基础上交替,求同存异。缜密的逻辑思维、高超的作曲技法与女性特有的敏锐直觉交织在一起,配合背景屏幕中点、线、面、体相结合的图片,显示出高度的逻辑性。《点轨迹》原是竖琴与箜篌的重奏作品,由竖琴移植到古筝上,对作曲家和演奏者都是一种挑战——以转调来说,作曲家需要考虑演奏者快速移动琴码带来的音准方面的风险。但于此同时,古筝又给人带来另一种惊喜。在第二乐章中,古筝浑厚的低音和庞大的音箱可以充分发挥出水墨画的“韵”,仿佛滴入水中缓缓晕开的浓重的墨汁,在氤氲中自有万千变化,古筝不断反复的低音和钢琴清亮的高音形成鲜明对比,结合背景中浓淡相宜的水墨画,成功展现出乐曲蕴涵的中国传统美学中的诗哲性。在图片的映衬将《点轨迹》中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同时展现出来,古筝与钢琴的默契配合让这首作品既有油画的细腻层次又有水墨画悠远意境。

有异曲同工之感的还有《涌现的四季》。这首作品是马来西亚作曲家钟启荣先生在2015年为盛秧与翡翠筝团委约创作并首演的作品——专为古筝四重奏、大阮、低音提琴和二位打击乐手而创作。作曲家受画家吴冠中大师的四季画作而启发,以半抽象的音响形态表现相对的大自然彩色的四季,充盈着世界上万物的生命律动,如大自然的赞歌。与首演不同的是,本次乐曲的配器体现出当代作曲家们可贵的创新精神,如增加了舞台下盛水的大小两只高脚杯,用手指沾水后在杯沿滑动产生的环绕音响效果如加美兰音乐中的“公、母锣”,又如用塑料水管挥舞产生的歌唱性的效果——这个灵感来源于作曲家在户外听加美兰音乐时不经意听到的风吹过竹林产生的高泛音频。同吴冠中的画作一样,这首作品同样能够让人感受到中西文化结合的魅力,看似自由的节奏如同画中巧妙结合的点和线条,富有东方音乐韵味的旋律与色彩性的和弦共同构成了吴冠中充满水墨山水韵味的油画。相对于题目中的“四季”,笔者的感受是整体的音响效果让人想起春寒料峭的惊蛰,由冬天到春天的过度。水杯和水管产生的音响也对整首乐曲的“色调”起到了“降温”的效果。背景屏幕放映的是吴冠中四幅清冷色调的图片,与乐曲交相呼应。

三、继承与创新相结合

作为“浙派”古筝第三代的主要代表人,盛秧老师近年来大力推动浙派筝乐艺术的发展与传播。当晚的音乐会重视古今中外音乐风格与作曲技法的结合,让人领略到古筝这件传统乐器的创新性和可塑性。

以传统曲为例,浙派古曲《月儿高》的演奏意境悠远,流畅典雅,本次演出改编为合奏曲而使得旋律更加饱满、音乐结构富有层次感。崇古而不守旧,这是当代古筝演奏家十分可贵的品质。音乐会的最后一首乐曲是筝团最新推出的同名专辑的主打乐曲《梦回临安》。当灯光亮起,盛秧老师流畅、明快却荡气回肠的刮奏和摇指将听众引入那个山河飘摇的岁月。乐曲由盛秧和周展老师以江南音乐为素材,通过引子、小快板、柔板、急板、广板等几个部分,分别描绘出了在激荡不安的战争岁月中,勇士们迈着坚定的步伐勇往直前的场景;烟柳画桥、风帘翠幕的柔情美景;马蹄声碎、鼓角齐鸣、金戈铁马激烈的战争场面。领奏盛秧与协奏孔俏俏、沈蕾、叶哈娜的表演都极具张力,无论是用大段摇指、刮奏、扫弦描绘的激情澎湃的战争场面,还是用吟揉慢捻下暖风熏人的西湖歌舞,都张弛有度、入木三分。配合屏幕上的《岳飞奉召班师图》,令人深刻体會到壮志未酬的悲愤之情,身临其境。该作品取名《梦回临安》也大有深意,曲作者周展和盛秧深爱何占豪老师的《临安遗恨》和岳飞的《小重山》,对杭州这片热土的特殊情感也让盛秧老师对《梦回临安》有别样的创作灵感。无论是音乐会还是专辑,都是盛秧推动浙派古筝发展的有利成果,亦将在浙派古筝的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创编曲来看,几首新作品都是传统音乐与现代作曲技法结合的典范:《三音四囍》是为古筝量身打造的室内乐作品,为了避免古筝在转调时频繁移动琴码,作曲家巧妙地在四个古筝声部设计了至少有三个共同音的近关系调,且运用传统的民间音乐素材,让人既熟悉又新鲜;《丝路花语》更是极具创意,把两个筝分别定为两个不同的音阶,异域风情的曲风仿佛让人看到丝绸之路上广泛流传的鲁特,古筝、中阮、打击乐与钢琴的合奏形式拓宽了音乐的宽度,十分具有表现力。

从曲目的演出顺序来看,主创者必然是经历了反复斟酌,周氏创作或编配的乐曲如导引贯穿始终,由盛秧老师力邀的几位当代作曲家的创新作品穿插其间,这种安排有别于常规意义上的“传统与现代”“中乐与西乐”的对比,而更像是“古筝演奏家对当代音乐创作的探索”与“当代音乐创作在古筝领域的尝试”,前者熟谙古筝的乐器性能与演奏技巧,在传统与民族基础上力求取得突破和创新;后者深知作曲技巧,努力开发古筝的演奏可能性以创造出既有中国韵味又有别于传统演奏的声音色彩。除此之外,各类风格作品的选曲也十分关键:其一,无论是《月儿高》这样因地制宜的传统筝曲,还是《倾杯情》《丝路·花语》等由古筝演奏家创编的作品,古筝室内乐《三音四囍》,甚至是《涌现的四季》这类委约外籍作曲家创作的专业性较强的作品,都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共同点:它们都是“筝曲”,这一特点是很多民族器乐创作中都容易忽略的问题,创新的同时把握传统文化之根,才能不偏离轨道;其二,选择能够让大众“听懂”的作品:传统筝乐需要传承,也需要发展;学院派的创作需要专业性,也需要接地气。筝乐的演奏者和欣赏者在历史长河中同样是经典作品的检验者。但不论是否会得到历史的全面肯定,探索传统与现代接轨的作品在筝乐发展中都是十分有意义的尝试。浙派古筝在当代筝坛中脱颖而出既是从创始人王巽之先生发展筝的演奏技法、改变筝的形制与琴弦材质、移植和创编新的筝曲等一系列变革开始的,一代代浙派古筝传习人孜孜不倦、不拘一格,不断超越自己甚至超越传统,使之在批判中继承、在传承中发展,历久弥新。

总体而言,本场音乐会可谓大获成功、好评如潮,演奏家精湛的技艺、艺术指导精心的编排、乐队默契的配合,都给听众带来很大的惊喜。而主创团队开阔的视野也让音乐会不拘一格,惊喜连连。音乐会后,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孙文妍老师激动地说:“今晚音乐会取得了圆满成功,曲目很丰富,题材内容广泛,既有现代亦有传统。在盛秧与周展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每一首节目从技术内容到风格掌握,都得到了很完美的演绎。这场音乐会感受最深的就是浙派古筝的回归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寻根。”

当前民乐的创作渐呈“回归”之态,加之社会的习筝热潮和国家对民族器乐的扶持,使浙派古筝的发展得到前所未有的天时地利之环境,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引导浙派古筝的发展显得至关重要,第三代传人也呈现出不同于前辈的使命与责任,筝乐发展之路仍然任重而道远。2016年的创作表演项目方圆满落幕,2017年的排练又将在紧锣密鼓的筹划中展开,盛秧与翡翠筝团正是在这种不断的求索之中踽踽前行,为筝乐的盛世再添硕果。

柳青壑 浙江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师

(特约编辑 于庆新)

猜你喜欢
翡翠古筝作曲家
翡翠湖
小小作曲家
青年作曲家危阳简介
一只翡翠手镯
第一次上台表演古筝
著名作曲家杨天解
第一次弹古筝
古筝
游翡翠湾
我的古筝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