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信息中心“一带一路”大数据中心
贸易畅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内容。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GDP之和约为12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16%;人口总数为32.1亿人,占全球人口的43.4%;对外贸易总额为71885.5亿美元,占全球贸易总额的21.7%。
贸易额
从国内各省市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额看,广东、江苏、浙江、北京、上海与沿线国家贸易额位居前五位。从区域看:
1. 华东、华南、华北是与沿线国家开展贸易合作的主要地区。从2016年各主要区域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整体贸易额来看,华东地区最高,达3616.2亿美元,占比为37.9%;华南地区为2842.8亿美元,占比为29.8%;华北地区为1408.4亿美元,占比为14.8%;中部地区、西南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贸易额较小,均在600亿美元以下。华东地区、华南地区和华北地区合计占比达82.5%,是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贸易合作最重要的地区。
2. 华东、华南是向沿线国家出口的主要地区。两个地区出口额合计占比达72.1%,其中华东地区为2430.9亿美元,占比为41.4%,华南地区为1803.7亿美元,占比为30.7%。各个区域出口较2015年均出现了下降,其中西南地区向沿线国家出口下降了31.4%;东北地区下降了23.5%;其他地区降幅在6%以内。
3. 华东、华南、华北是自沿线国家进口的主要地区。三个地区合计占比达85.2%。其中,华东地区为1185.3亿美元,占比为32.4%;华南地区为1039.1亿美元,占比为28.4%;华北地区为893.8亿美元,占比为24.4%。西南地区自沿线国家进口大幅增加20%;西北地区维持不变;华北、中部、东北下降明显,降幅超过10%;其他地區降幅较小。
4. 贸易区域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呈现“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态势。在进出口贸易额占比上,华东地区由2014年的34.1%提升至2016年的37.9%;华南地区由25.7%提升至29.8%;而华北地区则出现大幅度收缩,由19%下降至14.8%;西南地区由6.4%下降至4.8%;东北地区由6.1%下降至4.2%;西北地区由3.1%下降至2.4%;中部地区小幅提升,由5.6%上升至6.1%。
贸易国家
1. 华东地区主要贸易对象国有印度、马来西亚等,与各国贸易额有增有减、但幅度不大。华东地区的第一大出口目的国是印度,2016年出口额为276.4亿美元,同比增长0.2%;越南为第二大出口目的国,出口额为190亿美元,增长7.4%;其次为俄罗斯、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阿联酋等国。
华东地区主要进口来源国是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越南、俄罗斯、菲律宾等国所占比重也较大。其中,来自马来西亚的进口额为218.3亿美元,占比18.4%,但较2015年下降13.4%;来自泰国、新加坡的进口额分别为153.3亿美元、119.9亿美元,较2015年分别下降3.1%、12.6%;来自印度尼西亚、越南、俄罗斯的进口额出现明显增加;来自其他主要国家的进口额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2. 华南地区与东南亚国家贸易联系紧密,越南、马来西亚、泰国表现突出。华南地区第一大出口目的国是越南,2016年出口额为264.5亿美元,占比达14.7%,较2015年下降11.7%;印度为第二大出口目的国,出口额为167.1亿美元,虽然较越南差距较大,但增速很快,增幅达到20.4%;第三位为新加坡,出口额为154.1亿美元,小幅下降0.7%;菲律宾位列第四位,出口额为139.8亿美元,增速达到19.4%,近年来华南地区向菲律宾出口增长迅速,2016年是2014年的1.6倍;对马来西亚、泰国、阿联酋的出口额均超过100亿美元,但均较2015年出现下降,降幅分别为4.9%、5.3%、17.3%。
华南地区主要进口来源国是马来西亚、越南和泰国,3个国家合计占到前10位国家整体的53.5%。马来西亚是第一大进口来源国,进口额为194.5亿美元,占比达到18.7%,较2015年增长5%;从越南进口额为187.2亿美元,占比达到18%,近年来华南地区自越南进口增长迅速,2016年进口额较2015年增长23.9%,是2014年的2.5倍,大有超过马来西亚成为华南地区最大进口来源国的趋势;从泰国进口额为174.3亿美元,占比达到16.8%;来自其他国家的进口额均未超过80亿美元,除新加坡微增0.3%之外,其他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
3. 华北地区出口以俄罗斯及东南亚国家为主,进口以全球主要产油国为主。华北地区第一大出口目的国是俄罗斯,2016年出口额为59.2亿美元,较2015年大幅增加21.8%,取代越南成为最大的出口目的国;第二为越南,出口额56.8亿美元,较2015年降幅达到17.7%;其次为新加坡、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国,均小于40亿美元。出口额排名前10位国家中,俄罗斯、菲律宾、巴基斯坦、泰国都有显著增长,阿联酋、越南、印度、印度尼西亚下降明显,新加坡、马来西亚小幅增加。
华北地区前10位进口来源国中有8个能源、矿产生产国,分别是俄罗斯、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伊朗、阿曼、土库曼斯坦、科威特、蒙古;8国中除伊朗增加23.1%之外,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降幅较大的有阿曼下降31.4%、土库曼斯坦下降29%、沙特阿拉伯下降26.8%。除8国之外,来自新加坡、越南的进口额也较大,分别为34.6亿美元、29亿美元。
4. 中部地区主要出口国和进口国集中度不高,与各国贸易增减不一。中部地区最大的出口目的国是印度,2016年出口额为56.8亿美元,占比12.1%;第二为越南,出口额为41.3亿美元,占比8.8%;其次为新加坡、马来西亚、俄罗斯、泰国等国家,均小于40亿美元,且国家间差距不大。主要出口目的国中,俄罗斯增长最快,增速达到22%;阿联酋、沙特阿拉伯、伊朗有小幅增长;其他国家均出现下降。
中部地区主要进口来源国是越南,2016年进口额为18.7亿美元,占比16.7%;第二位马来西亚,进口额为12.4亿美元,占比11.1%;其次为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均大于10亿美元。主要进口来源国中,印度尼西亚、俄罗斯呈现爆发式增长,增速分别达到56.5%、47%;马来西亚、菲律宾跌幅较大,分别下降32%、28%。
5. 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各国出口下降显著、进口增长显著。西南地区第一大出口目的国是越南,2016年出口额为33亿美元,占比11.6%;第二为缅甸,出口额为30.4亿美元,占比10.7%;其次为泰国、印度、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均小于30亿美元,且国家间差距不大。主要出口目的国中,除缅甸微增1.7%之外,其他国家均出现较大程度的下滑,出口形势十分严峻。
西南地区的主要进口来源国是越南、马来西亚、缅甸、泰国,进口额分别为37.1亿美元、36.6亿美元、35.8亿美元、17.7亿美元,其他国家均小于10亿美元。与出口情况相反,在主要进口来源国中,大部分国家进口额较2015年有所增加,且多数国家增幅明显。其中,泰国增长91.5%,以色列增长73.1%,越南增长68.1%,伊朗、沙特阿拉伯两个产油国分别增长46.2%、29.9%。
6. 东北地区主要出口国为俄罗斯和东南亚国家,进口国以俄罗斯等产油国为主。东北地区主要出口目的国为新加坡、俄罗斯、越南、印度,出口额分别为30.6亿美元、26.6亿美元、26.1亿美元、17.7亿美元;其他国家均小于10亿美元。主要出口目的国中,除巴基斯坦较2015年增加24.5%、泰国增加4.6%之外,其他国家均出现大幅度下滑,其中马来西亚下降44.7%、印度尼西亚下降42%,俄罗斯、巴基斯坦、新加坡、伊朗、越南的降幅都超过20%。
在东北地區主要进口来源国中,能源型国家占据重要位置,最大进口国为俄罗斯,2016年进口额为102.3亿美元,占比达到45.4%;其次为沙特阿拉伯,进口额为15.2亿美元;斯洛伐克、阿联酋分别为10.6亿美元、10.3亿美元;其他国家均小于10亿美元。主要进口来源国中,来自阿曼、阿联酋、伊朗、俄罗斯等石油国家的进口额出现下降,来自其他国家的进口额呈现不同程度增长。
7. 西北地区主要与中亚和俄罗斯等邻近地区国家合作。西北地区主要出口目的国为中亚国家和俄罗斯,其中对哈萨克斯坦出口额为57.8亿美元,其次为吉尔吉斯斯坦40.9亿美元、俄罗斯14.5亿美元、塔吉克斯坦13亿美元,其他国家均小于8亿美元。与2015年相比,中亚国家和俄罗斯普遍出现增长,东南亚国家则普遍出现下降,下滑幅度最大的依次是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降幅分别为42%、34.2%、30.2%。从对出口目的国的出口额增速看,西北地区与邻近的中亚国家和俄罗斯的联系进一步增强,但与远端的东南亚国家联系明显减弱。
西北地区主要进口来源国为哈萨克斯坦,为10.9亿美元;其次为俄罗斯、蒙古等国,均小于5亿美元。主要进口来源国中,同时出现大幅增加和大幅下降两个阵营。与西北地区邻近的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的涨幅分别达到77.5%、68.3%、56.8%,而新加坡、菲律宾、印度、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和南亚国家的降幅分别达到50.8%、44.3%、41.9%、15.9%。从进口国家增速看,呈现与出口类似的态势,即与邻近地区国家的贸易合作进一步增强,与东南亚、南亚国家联系明显减弱。
贸易产品
1.华东地区出口最多的是机器机械,进口最多的是电机、电气设备产品。华东地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的主要产品是“锅炉、机器、机械器具及零件”(占比19%)和“电机、电气设备及其零件”(16.4%),其他产品占比均小于5%。
华东地区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的主要产品是“电机、电气设备及其零件”(23.7%)和“矿物燃料、矿物油及其蒸馏产品等”(15.6%),其次为塑料及其制品、有机化学品、“锅炉、机器、机械器具及零件”,其他产品占比均小于5%。
2. 华南地区出口和进口最多的均为机电产品,能源产品进口比重也较大。华南地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的主要产品是“电机、电气设备及其零件”(占比27.8%)和“锅炉、机器、机械器具及零件”(12.5%)。
华南地区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的主要产品为“电机、电气设备及其零件”(占比32.2%)和“矿物燃料、矿物油及其蒸馏产品等”(占比16.8%),其他产品比重均小于10%。
3. 华北地区出口最多的是机电产品,进口最多的是能源产品。华北地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的主要产品为“电机、电气设备及其零件”(占比17%)、钢铁(14.1%)和“锅炉、机器、机械器具及零件”(13.5%)。2016年,出口额排名前10位产品中,“矿物燃料、矿物油及其蒸馏产品等”同比增长最快,增幅达53.1%,“毛皮、人造毛皮及其制品”增加21.5%;其他产品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
华北地区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的主要产品为“矿物燃料、矿物油及其蒸馏产品等”,2016年进口额为595.4亿美元,较2015年下降19.1%,占比为66.6%,正好占到前10位进口产品的三分之二;其他产品进口额均小于50亿美元,占比均小于5%。进口额排名前10位产品中,车辆及其零附件、铜及其制品增长很快,增速分别达到58%、55.9%。
4. 中部地区出口和进口最多的均为机电产品。中部地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要出口产品是“电机、电气设备及其零件”(占比22%)和“锅炉、机器、机械器具及零件”(13.1%),其他产品占比均小于6%。
中部地区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要进口产品为“电机、电气设备及其零件”(占比33.1%)、“矿砂、矿渣及矿灰”(17.9%),2016年进口额分别为37亿美元、20亿美元,其他产品均小于7亿美元。进口额排名前10位的产品中,“光学、计量、检验、医疗用仪器及设备”增幅最大,增长49.8%。
5. 西南地区出口最多的是锅炉、机器,进口最多的是电机、电气设备。西南地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要出口产品是“锅炉、机器、机械器具及零件”(占比22.5%)和“电机、电气设备及其零件”(17.1%),但较2015年均出现下降。
西南地区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要进口产品为“电机、电气设备及其零件”,2016年进口额为63.4亿美元,占比为36.7%;其次为特殊交易品及未分类商品、“锅炉、机器、机械器具及零件”、“矿物燃料、矿物油及其蒸馏产品等”。进口额排名前10位产品中,“咖啡、茶、马黛茶及调味香料”增长了5倍,橡胶及其制品、有机化学品增速超过1倍,矿砂、矿渣及矿灰增速达83.5%;多个进口产品都出现大幅度增长,与出口产品普遍大幅度下降,形成了鲜明对比。
6. 东北地区主要出口产品有金属、能源、机械等,进口产品主要为能源产品。东北地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要出口产品为钢铁、“矿物燃料、矿物油及其蒸馏产品等”、“锅炉、机器、机械器具及零件”、铝及其制品、船舶及浮动结构体等。出口额排名前10位产品中,船舶及浮动结构体同比增长4.8%,车辆及其零附件微增0.9%;其他产品均出现下降,多数产品降幅在20%以上。
东北地区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要进口产品为“矿物燃料、矿物油及其蒸馏产品”,2016年进口额为130.1亿美元,较2015年下降21%,但仍然占据很大比重(57.8%);其次为车辆及其零附件、“木及木制品、木炭”、“电机、电气设备及其零件”、“锅炉、机器、机械器具及零件”等,均小于20亿美元。
7. 西北地区主要出口产品为靴鞋、服装等,主要进口产品为矿产原料、能源和金属。西北地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要出口产品为鞋靴等类似品及零件,2016年出口额为24.8亿美元,占比为12.8%;其次为非针织非钩编服装及衣着附件、针织或钩编的服装及衣着附件、“锅炉、机器、机械器具及零件”、“电机、电气设备及其零件”。出口额排名前10位产品中,非针织非钩编服装及衣着附件上涨47.7%,“皮革制品、手提包及类似容器等”上涨20.2%,塑料及其制品上涨1%,其他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西北地区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要进口产品为“矿砂、矿渣及矿灰”,2016年进口额9亿美元,较2015年上升21.6%,占比为26.8%;其次为“矿物燃料、矿物油及其蒸餾产品等”,进口额5.2亿美元,上升10.7%,占比为15.5%;其他产品均小于3亿美元。进口额排名前10位产品中,钢铁同比增长明显,增幅为150.7%;其次为“光学、计量、检验、医疗用仪器及设备”,增幅为46.1%;部分产品下降幅度较大,“电机、电气设备及其零件等”下降59.2%,棉花下降49.4%,“锅炉、机器、机械器具及零件”下降38.7%。
贸易主体
1. 从出口看,各区域均以民营企业出口为主,其次为外商投资企业和国有企业。从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的企业主体来看,民营企业占比最高,占出口额比重达58.9%,其次为外资企业,占27.8%,国有企业第三,占13.1%。民营企业在西北、华南、西南、中部、华东地区占据明显优势,占比均超过50%;在东北、华北地区也保持领先,但领先优势不突出。国有企业在东北、华北地区的出口比重很高,但在其他区域比重不高。外资企业除了西北地区比重很低之外,在其他地区都占据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格局,是出口的重要力量。
2. 从进口看,外商投资企业、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整体呈现三足鼎立的态势。从中国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的企业主体来看,外资企业占比最高,占进口额比重达37%;其次为国有企业,占31.6%;民营企业第三,占28.2%。外商投资企业、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整体呈现三足鼎立的态势。外资企业在华东地区的比重最高,超过50%,在华南、中部、西南地区的比重也超过其他主体,在华北、西北地区的比重较低。国有企业在华北地区比重超过四分之三,在东北、西北的比重也很高。民营企业在西北地区所占比重第一,从整体上看,民营企业在进口中发挥的作用远小于其在出口中的作用。
贸易方式
1. 从出口看,一般贸易方式为主体,其次是加工贸易。从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的贸易方式来看,一般贸易方式出口额占比达到63.5%,其次为加工贸易,占比20.1%。除西北地区边境小额贸易方式出口额占比最高外,一般贸易方式在各区域的占比均为最高;在华北、东北、华东、华南、中部、西南地区的出口中,加工贸易方式出口额占比也较高。
2. 从进口看,一般贸易方式为主体,其次是加工贸易和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方式。从中国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的贸易方式来看,一般贸易方式进口额占比为55.7%,其次为加工贸易,占比21.2%,第三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占比18.1%。除西南地区一般贸易占比为28.1%之外,一般贸易方式在其他地区的比重均超过45%。西南地区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方式进口额比重最高,华东地区这种进口方式的比重也较高。
(摘编自《“一带一路”贸易合作大数据报告(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