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
摘 要:自大正末期起,私小说在日本流行了近百年,这种独特的文学体裁在日本生根发芽并显示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希望通过探讨私小说的成因及其特征加深对私小说的理解,并以此为契机了解日本文学的独特性。
关键词:私小说 成因 特性
私小说是开在日本文坛的一朵绚烂之花,从大正末期起,在日本文坛独领风骚数十年。甚至到了现在,它对日本文坛的影响依然清晰可见。研究私小说、研究其成因及特征是为了探明日本文学史的发展历程,可以了解日本文学和日本文化的独特性。
一、私小说概观
关于私小说的定义,日本文坛历来争议颇多,小说家对私小说下的定义因人而异各有不同。例如小林秀雄认为私小说是“作者描写自己摆脱不幸的小说”,而吉田精一则认为私小说是“以自己身边的事情为题材的小说”。现在一般认为私小说指以作者自身为主人公,并将自己的实际生活经历、心理等如实描写出来的一种小说题材。
在私小说这一题材出现之前,日本就有了“自己小说”、“自叙小说”、“身边杂记小说”等专注于自己身边杂事的小说,只是当时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概念来归纳这类小说。直到1920年,“作家宇野浩二在《中央公论》9月上发表了小说《甜蜜的世间》。在这篇小说的序中 ,作者将类似于自传的小说称作“‘私小说”,“所谓‘私即指小说的署名人”。这是目前考证到的“私小说”的最早用例。”[1]与后来的私下说有所不同的是,最初的私小说带有对《白桦》派文学的嘲讽和自我轻视的意思。
宇野浩二在《私小说私见》(1925年10月,《新潮》)中说到,田山花袋是日本私小说的源流。这一说法得到了普遍认可。平野谦在认同这一观点的基础上提出白桦派作家们以自我为中心的作品群和《棉被》都是私小说的源流。1935年,小林秀雄发表了《私小说论》,在这篇文章中他阐释了自我与社会化的关系,并明确提出有必要将自我社会化的观点。二战后,平野谦和伊藤整将私小说分为自然主义系和白桦派,或者又称为‘破灭型和‘调和型。
私小说出现以后,几乎所有的作家都写过这种小说,大正末期之后,私小说逐渐统治了日本文坛,成为日本纯文学的核心。在這样的背景下,也不乏反对私小说的声音。中村光夫、福永武彦、中村真一郎以法国作家福楼拜和巴尔扎克的“客观小说”为模板,对私小说进行了猛烈的批判。而中村武罗夫在《本格小说与心境小说》(《新小说》 大正十三年一月)中提到后期的私小说呈现出“低俗化和非文学化的颓废”并且认为“只有通过登场人物表现作者人生观的本格小说才是真正的小说,直接表现作者人生观的心境小说是下等的文学。”面对这种批判,久米正雄则大胆提出“私小说才是散文艺术的根本、正道和精髓”,认为中村所谓的本格小说不过是不重视创作主体的通俗小说。[2]
二、私小说在日本兴起的原因
(一)对写实传统的继承
纵观日本文学史,对“写实”的追求一直是永恒不变的主题。
“8世纪以后的《古事记》《日本风土记》《万叶集》等作品均反映了被神化的现实,表现的是‘真言‘真情和‘真事。”[3]
《源氏物语》以光源氏一生的沉浮为基调,展现了一个贵族家庭由盛而衰的全貌。故事的主人公光源氏的原型是当时权倾朝野的藤原道长,故事里的繁华绮丽的宫廷生活也源自于紫式部在宫中做女官的所见所闻。
《蜻蛉日记》《和泉式部日记》《紫式部日记》等平安时期的女性日记文学“都是笔录了自己的身边小事,它们记录的既有爱也有恨和怨,既有欢乐也有苦恼与悲哀,不管怎样她们流露出的都是人间真情,没有半点的虚假与伪善,读来仿佛耳边可闻作者的轻轻絮语,她们怦然心动的心也不时地撞击着你的心房。”[4]
江户时代的俳句也继承了这种“写实”传统,“在俳句理论方面,上岛鬼贯主张俳句应坚持‘诚(真实)的态度。”[5]
由此可见,“写实”一直是日本文学的传统,而私小说的出现不仅是对这种文学传统的继承,更是满足了习惯了写实文学的知识分子的心理诉求。
(二)法国自然主义的影响
自然主义于19世纪中后期在法国兴起,其主张将艺术从道德、理想的价值中分离出来,通过对现实的客观性的观察和实践,阐明人的真实性与社会规律。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大量接受西方的先进理论和思想,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自然主义被介绍到日本。经过短暂的消化和吸收后,自然主义在日本得到广泛传播。
法国自然主义和日本的自然主义都强调要真实的描写。法国的自然主义更注重社会视野,展现的是外在、社会的真实,而日本的自然主义则更注重个人情感和个人经历的真实。这种摒弃了社会视野的自然主义无疑是对自然主义的扭曲。
私小说就是在这种扭曲化了的自然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例如被认为是私小说源头的《棉被》,描写的是主人公对自己学生的痴恋,并将自己的爱欲毫无保留地表现出来。而小说故事的原型就是田山花袋及其女弟子。这种作家将自己隐私如实暴露给读者的写作方式逐渐在日本流行起来,形成日本文坛一股不可抗拒的潮流。
(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私小说能够在日本流行起来,不仅仅是对写实传统的继承和受自然主义的影响,军国主义的统治环境也是不可忽视的一大要因。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力图“富国强兵”,并逐渐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军国主义的盛行必然会让日本政府加强对国民思想的控制。1910年的“大逆事件”对日本文坛来说不啻于一道霹雳,文化人收敛起作为知识分子应有的披露社会的责任意识,只敢将视野专注于个人之上。1936年“二·二六”事件后,以军部为首的法西斯逐渐壮大起来。一大批文人在“国家使命”的感召下,主动拥护军部、支持战争,甚至以笔代枪,鼓吹“大东亚圣战”和“东亚共荣圈”。石川啄木在《时代闭塞的现状》中提到“在军国主义高压下,作家无法也不允许直面社会和人生,正义感无法抒写。作家无力改变现状,只能把视线从广阔的社会空间拉回到个人狭隘的生活圈子中甚至潜到个人的内心世界深处,或者在家庭中挖掘一些与社会无关的题材。”[6]少部分有识者是那个时代下的弱势群体,多数人只能靠封笔或研究古典来摆脱政治的控制。还有一部分人则追求不带政治意图的纯文学,摒弃社会视野,专注于个人生活与情感,通过私小说这种去政治化的文学形式来进行消极抵抗。
三、私小说的两大特征
受到法国自然主义、军国主义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对写实传统的继承让日本的私小说呈现出独特的性质,即自传性和告白性。
(一)自传性
小林秀雄将私小说称为“自我小说”,即私小说记录的是作者自己的事情。私小说具有自传性的特征,读者们在读私小说的时候也习惯认为作者=主人公。但“所谓‘私小说类似于自传或具有自传性特征,仅仅是用‘自传这一概念术语所包含的特有内涵——叙述作者的生活,来指称私小说的这一特征”。[7]对私小说来说“自我是作品的核心,也是创作的根本出发点。”“自我是一种孤立于社会,或力图孤立于社会的一种存在。”[8]表现在小说的空间设置上就是局限于作家本人及周围的生活圈子。
私小说鼻祖的《棉被》讲述的是主人公对女弟子的爱慕。主人公时雄早已厌倦了与妻子之间平淡无味的生活,此时仰慕他的少女芳子请求作为其弟子学写小说。热情单纯的芳子感染了时雄,她的面容与声音时刻充斥于时雄的生活中。很快时雄便倾心于她,并幻想其成为自己的情人。这篇小说完全是田山花袋私生活的再现,“据田山在《东京三十年》中的自述,当时为应付《新小说》约稿,犹豫万端,终以其弟子为芳子原型进行创作,心中深感不安云云。”[9]“小说之神”志贺直哉的《和解》描写的是主人公顺吉与父亲和解的整个过程。顺吉婚后搬出家中,与父亲反目。每次顺吉回家探望祖母,都会令父亲不快,甚至愤怒。顺吉第一个孩子夭折后,父子俩人的关系达到冰点。但不久之后,妻子再度怀孕,随着新生命的诞生,顺吉对父亲的态度起了变化。祖母生病令顺吉重新反思自己与父亲的关系,并在祖母的调解下与父亲和解。《和解》反映的也是志贺自己与父亲的和解过程。志贺从小由祖父母养大,与父亲关系不甚亲密,而足尾铜山矿毒事件令父子两人关系极度恶化,再加上父亲反对他迎娶家中的女中使得关系更加不睦。在经历了交通事故,长女夭折等事情后,志贺的心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在祖母、继母等人的周旋下,终于在大正六年与父亲和解。
私小说这种取材于身边事物的描写能较为真实地反映作者的自我情感,但过分拘泥于日常生活细节,令作家完全封闭于自我的世界中。脱离社会,摒弃社会视野的做法更是无法令作家正确处理自我与社会、自我与时代的关系。
(二)“告白”性
《大辞林》(2010版)中对“告白”的解释为“说出心中埋藏的秘密”或者“基督教中公开表明自己的信仰或将自己的罪过告知于神,以求得上帝的宽恕”。私小说的“告白”形式来源于日本的自然主义的创作手法,日本学者浅井清曾提到“日本自然主义是通过所谓赤裸裸的告白和冷静的现实观照来追求自己内心的真实。”[10]但私小说的“告白”又不完全等同于自然主义的“告白”。
岛崎藤村的《破戒》是自然主义文学的一座高峰,被夏目漱石誉为是“明治时代真正的小说”。作家在调查了真人真事的基础上通过直率告白自己隐私的方式讲诉了部落民后代濑川丑松为避免社会歧视,隐瞒自己出身,后来在同为部落民的猪子莲太郎的影响下公开了自己的身份,却无法继续任教的故事。丑川从“守戒”到“破戒”的過程反映的是西方自由人权和民主平等的近代思想与日本封建等级制度的冲突。
可以说自然主义的“告白”揭露的是社会羞耻,而私小说的“告白”完全是对自我丑事的披露。私小说的告白是作家在自己构建起的隐蔽空间里,狠狠对自我进行撕裂的过程。
与《破戒》“告白”他人痛苦不同,《新生》完完全全是岛崎藤村自己痛苦人生的“告白”。小说以岛崎藤村自己和侄女驹子为原型,描写了主人公岸本捨吉与侄女节子之间的不伦恋。前篇爆炸性地道出了自己与侄女的禁断之恋,并为这种不道德之恋感到痛苦及忏悔。后篇则企图通过法国哲学家阿拉贝尔与其情人由肉体到精神的恋爱来为自己与侄女的不伦做辩解。虽然大部分学者认为“《新生》前后主题存在明显分裂现象”[11],但后篇将岸本“逃避—告白—自我拯救—新生”过程的心理变化原原本本暴露在大众面前同样是一种有力的“告白”。
四、结语
综上所述,私小说能在日本文坛活跃几十年是有其特有原因的。首先,私小说对日本文学“写实”传统的继承,满足了日本人欣赏文学的心理;其次,法国自然主义文学的传播,让长期封闭的日本文学找到了一条通往近代化文学的道路;最后,军国主义的政治环境,让作家不得不选择私小说这种去政治化的文学形式。而以上三种成因,又让私小说具有了“自传”性和“告白”性。这些虽然呈现出了过分专注自我,不具有社会意识的特点,但由于符合了日本人的心理和文化特征,私小说的繁荣也就不足为奇了。
参考文献
[1] 潘世圣.日本近代文学中的“私小说”简论[J].外国文学评论,2001(2):107.
[2] 浅井清,等,编.小说·戏曲1(第一卷)[M].东京:明治书院,1981:30.
[3] 朱丽颖.论日本私小说的历史渊源及成因[J].沈阳大学学报,2006,18(6):48.
[4] 林岚,等,译.王朝女性日记[M].郑州: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5] 李先瑞.论日本私小说的文学土壤[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28(2):107.
[6] 宫琳.《浅析日本私小说的成因及特点》[J].时代文学, 2008(2):93.
[7] 郭雪妮.《论日本“私小说”的自传特性》[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2008,17(4):97
[8] 王向远.文体与自我──中日“私小说”比较研究中的两个基本问题新探[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6(4):3
[9] 田山花袋,著.许昌福,译.日本文学名著对照系列丛书:棉被[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9:3.
[10] 浅井清,等,编.小说·戏曲1 第一卷[M].东京:明治书院,1981:17.
[11] 刘晓芳.从《新生》看岛崎藤村文学的告白性特征[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2(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