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造林方法与营林生产管理研究

2017-05-25 20:45肖清明
中国科技博览 2017年11期
关键词:林业造林生产管理研究分析

肖清明

[摘 要]林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且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近几年,国家高度重视植树造林和营林生产管理工作,并取得了突出的效果,生态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经济效益进一步得到提升。想要促进林业造林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使用良好的造林方法,并进行相应的营林生产管理工作。在不同的造林地人工造林需要采用不同的造林方法。本文主要从林业造林的方法和营林生产管理的措施方面,对林业造林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说明。

[关键词]林业造林;生产管理;研究分析

中图分类号:S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9-914X(2017)11-0348-01

林业生产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学、合理的林业造林方法与营林生产管理措施的应用,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社会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使得林业造林工作逐渐成为当前林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想要做好保护环境的相关工作,增强生态效益,保护生态环境,就需要做好绿化工作。在进行林业造林工作的时候,采用良好的造林方法,能够全面提高林业造林工作的效率。丰富的管理经验和先进的管理手段,会全面提高林业造林的质量和水平。

一、林业造林和防治林业灾害的方式

(一)林业造林方式

1、使用种子进行造林

种子造林是进行林业造林的重要方法之一,主要是将种子直接种到土壤里面,这种方法在实际使用中具有良好的现实意义,能够大范围进行造林,不需要经过育苗也能够播种成长,但是使用这种方法需要保证具备一定的前提条件,一是选择良好的土壤,适宜的土壤对林木生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进行林业造林的时候,选择水分充足的土壤,能够保证林木吸收足够的水分,如果造林地区的雨水较多,那么造林工作将会更加顺利。二是选择离人群较远的区域,林业造林通常都会出现较多的鼠类害虫,这样会给当地的居住人群造成生活上的不便,因而选择距离人群较远的区域,能有效避免这个问题的发生。三是观察和管理种子,种子是进行造林的重要前提,在进行造林之前,需要对种子进行全方位的控制和管理,针对种子的生长培育进行观察。使用良好的消毒、催芽和浸种等措施,能够提高种子的出苗率,增强幼苗的抗旱能力,同时还能够减少鸟兽的危害。

2、使用枝干进行造林

林木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利用林木生命力旺盛的优势,能够将它的枝干进行分解,移接到土壤中进行生长,枝干存活的几率较大。使用枝干进行造林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不仅能够节约造林生产的成本,同时还能够提高林木的存活率,增强林业造林工作的成效。使用枝干进行造林的时候,通常使用的都是树木中具有丰富营养的器官,枝干能够充分发挥出从母体中带出来的性能,促进林木的快速生长。这种种植方法在实际使用时,对于地势地质条件较好的地区十分适用,但是对于一些条件状况不太好的地区,这种方法并不能够发挥有效作用。

3、使用植苗进行造林

植苗造林可采用穴植法,指的是局部进行整地后,在地上挖穴然后移栽树苗。挖出的穴坑一定要能完全容纳下苗木的主根系。考虑到栽苗木移植之后其周围的土壤会有一定程度的下沉,所以要求移植时的深度一定要比苗木根颈上原有的泥土印子高出 2~4cm。栽植的太浅,就会有部分根系裸露在外,容易造成失水。而栽植的太深,又对苗木的呼吸作用不利,会影响到苗木枝叶的生长。一般情况下,气候潮湿的地区适合浅栽,而气候相对干旱的地区则适合深栽。挖穴的过程中,也有很多诀窍方法,整个穴的挖掘过程中,要密切的贴合根系形态,穴底穴口的大小适宜,避免挖出锅底形的穴坑。移栽的过程中要把苗木插入穴坑的正中央,保证苗木的根自然舒展,避免根系回窝。往穴坑填土时,要用表土填苗根,表土较为湿润,可以为根系补充水分。当土填到到苗木根系的 2/3 左右时,将苗木向上轻轻提拉将土压实,再继续填土直至坑满。最后在穴坑的表面覆盖上松土,可以有效的防止根系土壤水分的流失。这就是常说的三填两压一提苗的穴植法。

(二)防治林业灾害方式

对于林业造林而言,时常会遇到林业灾害,因此需强化林业开发,以确保我国林业资源的数目,能够切实的防止水土流失和沙尘情况。为确保树木正常发育生长,需保证抗灾、防灾和减灾。严格检测林木,如果发现林木的病虫害情况,应及时选取科学的方式进行防治,使灾害造成的破坏降到最低。通过合理的林业造林和营林生产方式,加强对自然灾害抵抗能力。此外,林木具备防洪和抗沙的功能,由于人类的影响,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造成了生态不平衡的情况,除非确保林业造林的顺利进行,方可保障人类生存环境的协调。设立林业灾害防治方式的时候,需与目前社会情况相结合,并找到森林资源被破坏的因素。树木生长发育的阶段,往往遭到很多因素的作用,不仅有病虫害,还包括了人为损坏,有关人员需设立切实可行的方案对此类情况进行处理,通过提升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以确保我国林业的正常发展。

二、营林生产管理策略分析

(一)完善营林生产管理工作制度

最近几年,我国营林生产管理过程中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推动营林生产管理的发展。科学管理是提高林业生产能力的关键,能够更好的发挥林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未来需要我们继续完善营林生产管理工作制度,保证营林生产管理工作有据可依,这样才能够切实提升营林质量。一方面对森林采伐许可证以及木材运输证的发放进行严格的管理,避免出现超标采伐的现象发生。另一方面对于违法的森林资源破坏行为要进行严格的处罚。同时要强化林木生产管理的法制化建设,规范执法,对执法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

(二)提高更新造林质量

营林生产管理工作除了要做好日常的管理工作之外与,还要注重日常的造林质量管理,采取必要的措施,切实提升造林质量。首先,要全面重视植树造林在林业生产管理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将保证造林质量落实到林业单位的每一个工作人员身上,实行领导负责制,保证林业领导干部和政府部门充分认识到自身在植树造林工作中所承担的重任和义务;其次,制定完善管护措施,确保切实提升造林质量。要建立与现代林业发展相适应的林业管理服务体系,通过定期和不定期对林业工作者进行专业培训,不断工作人员林业管理的质量和专业素质,及时改变了林业生产管理过程中各种技术措施不到位,技术含量较低的现象,不断总结日常工作过程中存在问题和良好的经验。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为高效林业生产管理奠定坚实基础。

(三)做好森林抚育管理工作

对于林业生产结构来说,其追求的是一种最优状态,能够达到林业生产中结构的优化,最终提高林区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保证林业各个生产处于和谐发展的状态。为了优化林业生产结构,就需要我们做好森林抚育管理工作,从调查设计审批环节入手,强化对森林抚育。对于不合格的设计要返工,要按照设计好一块就审批好一块的基本原则,为林业部门在审批抚育方面提供切实有效的保障。同时,在造林结束后,按照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从地区实际出发,按照抚育林木的实际情况,分成不同的类型,可以分为封护型、抚育型与补植改造型等,切实提升林地的生产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林业造林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林业造林阶段,需科学选取造林方案,强化林业营林生产管理工作,选用科学的方案提升林业发展水平。选取树种的过程中,需和地区生态环境和气候特征相结合,并分析树种生长发育的环境与规律,方可确保培育更多、更好的林木,最终推动我国林业的稳定进步。

参考文献

[1] 李健.林业造林方法与营林生产管理研究[J].中国林业产业,2017,(03):34.

猜你喜欢
林业造林生产管理研究分析
林业资源管理与林业造林方法实践分析
日本企业先进生产管理模式发展概述
浅谈当前电力企业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对林业资源与林业造林方法的探索与研究
分析林业造林常用方法及营林生产管理的有效途径
校园网络安全的体系研究
煤矿信息化在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实践应用
浅谈广电光纤通信接入技术
关于变压器高压试验技术的研究分析
试论机械生产制造企业的生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