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 王玲玲 怀宇
构建卓越教育的“泰州模式”
——访泰州市教育局局长奚爱国
本刊记者 | 王玲玲 怀宇
>> 奚爱国(左)走进课堂,为教育教学把脉
义务教育全域均衡发展创造“泰州模式”,区域推进素质教育呈现“泰州样式”,“泰微课”开拓“互联网+教育”的“泰州路径”,教师全面全员培养形成“泰州体系”,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开启“泰州速度”,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筑就“泰州高地”……近年来,泰州教育转变服务理念,开拓发展路径,创新育人方式,形成了一批在江苏省乃至全国都颇具影响力的“泰”字头经验和做法。
当前,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之下,泰州率先提出了构建卓越教育体系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是基于怎样的背景提出的?泰州的卓越教育体系具有怎样的内涵?一直走在创新前列的泰州教育人打算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日前,本刊记者专访了泰州市政协副主席、市教育局局长奚爱国。
记者:供给侧改革在教育领域不断“升温”。您曾专门针对教育供给侧改革发表署名文章,阐述了泰州的方法和办法。您如何理解教育供给侧改革?
奚爱国:好的。既然是教育的供给侧改革,那就要思考我们的教育到底应该为人民供给什么?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供给侧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而作为教育的供给侧改革,我想提三个关键词:公平、优质、创新。
首先,我认为应该为人民提供公平均衡的教育,这是核心和关键。教育需要做好教育自身的事情,提供学校内的教育公平。孔子讲有教无类,我们今天的教育要将这个“无类”的范围进一步延伸,要求我们的校长和老师对所有的孩子一视同仁,用一样温暖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孩子,不冷淡、不歧视,不偏心、不偏爱。当然,由于历史缘由及各种因素,几乎所有城市都客观上形成了部分名校和普通学校间教育质量的差别,这也是“择校热”的根源,也是各地教育部门提供公平教育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在这方面,我们已经做了不少积极而富有成效的探索性的改革,比如不断放大“名校+”效应,实施“名校+弱校”“名校+农校”“名校+新校”等策略,组建名校集团、名校共同体,深化学区一体化管理,推动校际、城乡、区域一体化融合发展,尽可能地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使弱校变优,强校恒强。当然,要实现“校园一样美、师资一样强、质量一样优”的美好愿望,我们还有一段路要走,虽然“道阻且长”,但是“行则将至”,所以要把更高层次的教育公平、教育均衡作为长期的奋斗目标。
其次,我想应该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泰州素有“教育之乡”美誉,基础教育在全省始终处在前列。最近这些年,我们在课程建设上发力,实施“行政班+走班”教学管理模式改革,充分赋予学校课程建设权,赋予教师课程开发权,赋予学生课程选择权;利用信息技术,开发“泰微课”网络课程,填补了城乡教育的数字鸿沟,不光学生从中受益,教师也实现了互学共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5+2”工程,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发展、健康成长的教育机会,学生的综合素质显著提升,朝着“精彩不同,幸福一样”的方向迈步。这样多措并举,多方发力,“造峰抬谷”,实现城乡教育同步提质,高位均衡。但对于社会和家长而言,享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是没有止境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办出更高质量的教育,永远在路上。
第三,要提供不断创新的教育。我们从世界教育的坐标体系中来审视中国的教育,可以发现教育供给侧改革还应当有一个不可或缺的关键点——创新,这是目前中国教育相对较为缺乏的。当前创新战略已经上升为国家的核心战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竞争力主要靠创新。而创新的源头在教育,创新的土壤也在教育。教育人只有始终保持锐意创新的动力,才能打造教育发展新引擎,推动教育改革落地,当好“聚力创新”的快跑者、“聚焦富民”的实干者、“卓越发展”的示范者。因此,我们一定要办创新的教育,要从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就要给学生奠定好创新的基石,如果在基础教育阶段,我们的学生没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想要让这些孩子在走进高校、踏入社会之后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将2017年定位为泰州教育的创新之年,就是要着力找准创新驱动发展的实施方位和路径,不断改善学校生态,激发师生活力,增强发展后劲。
记者:泰州教育“十三五”规划明确了构建卓越教育体系的奋斗目标,为什么要确定这一目标?如何理解这一目标与教育供给侧改革之间的关系?
奚爱国:应该说,卓越教育体系的架构是我们结合教育供给侧改革的三大目标、在泰州教育已基本完成均衡公平的阶段性发展任务的基础上提出的更高层次的发展目标。
追求卓越是许多教育先进国家和地区的目标定位,这不是我们独有的愿景。之所以在制定“十三五”规划的时候明确构建卓越教育体系的奋斗目标,还基于两个现实原因:一是泰州教育改革发展已达到较高水平,均衡教育、公平教育的阶段性发展任务基本完成,具备了追求卓越教育的基础和底气。二是构建卓越教育体系,是从被动“转”到主动“立”的现实需要。“十二五”期间,泰州实施转型发展“163”行动计划,用项目聚焦存在教育问题,用项目推进助力问题解决,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进入“十三五”,人民群众对教育优质化、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将持续增长,对共享教育成果的愿望将更为强烈,教育肩负的民生责任也将更加突出,加之泰州已有的教育发展氛围、态势和成效,已经迫切要求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项目推进”层面,进行“修补式”和“碎片化”的单兵独进,必须要整体发力、整体推进,进而形成完整闭合的体系,这样才能“卓尔不凡,越而胜己”,才能持续擦亮“教育之乡”金字招牌,才能持续推动泰州教育“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记者:在您心目中,什么样的教育堪称“卓越教育”?
奚爱国:我认为“卓越教育”首先应该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我们要坚持以生为本,培养具有5种卓越素养的学生:一是有道德修养,拥有正确的价值判断与选择的能力;二是有知识技能,拥有适应未来、成就未来的基石;三是能自主探索,独立处理面对的困难和各种挑战;四是能合作共事,妥善处理与外界的关系;五是能创新创优,妥善处理守成与突破的关系。还要坚持以师为本。充分调动教师投身改革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丰富完善教师培训体系,让区域教师队伍在结构上科学合理,在规模上满足需要,在素质上显著提升。同时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关注群众需求,回应群众关切,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这其中比较重要的是通过“名校+”“名师+”“互联网+教育”等路径,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努力解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诉求,让人民群众在教育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第二,“卓越教育”应该是遵循规律的教育。教育作为一门科学,有自身的本质属性和客观规律,必须遵循,不可违背。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任何一蹴而就、急功近利、过高的期望都是教育的大敌。那些破坏教育规律的做法和理由,不管表面上有多么冠冕堂皇,都会伤害到教育本身。如果我们脱离教育规律,用搞经济、搞政治甚至是搞运动的办法来搞教育,往往会欲速则不达。卓越的教育一定是稳中求进、循序发展的教育。
第三,“卓越教育”应该是开放引领的教育。刚才我说,应当提供不断创新的教育,而创新的教育必然需要具备前瞻性、超前性和突破性,从而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因此,卓越的教育一定要将视野放之四海,放到世界教育的大坐标系、大格局中、大舞台上去考量,而不是局限于国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具备创新精神,拥有国际化胸怀和国际竞争意识的人才。这是全球化背景下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四,“卓越教育”应该是管理科学的教育。没有一个科学的管理,想打造超越别人并不断超越自己的卓越教育体系是不可能的,所以要建立现代学校治理体系,通过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全面规范教育教学行为,全面转变教学管理模式,全面创新教育公共服务体制与供给方式。
第五,“卓越教育”应该是体系完备的教育。
“卓越教育”不能只是一方面卓越,而应该是全面卓越,所以必须下好教育“整盘棋”。我刚才讲过,仅仅停留在“项目推进”层面,进行“修补式”和“碎片化”的单兵独进已经不能满足形势的需要,必须要通盘考虑、系统思考,协调处理好规模、结构、布局、体制之间的关系,必须要在办学模式、育人方式、课程建设、资源配置、队伍建设、学校治理等方面整体发力、整体推进,以各教育元素的“卓越小体系”建构完整闭合的区域教育的“卓越大体系”。这个大体系里应该包括卓越的课程体系、素质教育实施体系、教师队伍建设体系、现代学校治理体系等等。同时构建“卓越教育体系”不能只是教育部门单打独斗,而应该打好“组合拳”,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整体推进教育发展。
记者:“十三五”时期,在卓越教育体系建构方面,泰州将会有哪些创新和突破?
奚爱国:“十三五”时期,我们制定了一个总的目标:到2020年,全面构建“泰州卓越教育体系”,使泰州教育主要发展指标达到教育现代化水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显著提高,把泰州建成学习型社会和人力资源强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主要将在以下六个方面进行创新、寻求突破:
一是更加注重幸福感受,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基本建立普惠性幼儿园服务区制度,建成以普惠性幼儿园为主体的学前教育服务网络。二是更加注重促进公平,义务教育全域均衡。深化义务教育全域均衡发展“泰州模式”,提高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推进城乡教师交流,加快城乡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三是更加注重彰显特色,高中教育提质创优。深入实施课程改革,打造具有泰州特色的优质高中教育品牌。四是更加注重创新创业,构建现代职教体系。提升学生创业创新能力,全面贯通职业教育人才成长通道,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五是更加注重全面提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加强高校特色学科专业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密切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联系,增强服务地方发展能力。六是更加注重共享实用,终身教育体系健全。健全四级社区教育网络,全面建成终身教育体系,畅通继续教育、终身学习通道,初步建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