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鹏+闪林林
摘 要:在煤矿生产中机电一体化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提高了我国煤矿企业的生产效率。但是在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须针对这些问题加强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管理,通过建立和完善管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制度,加强管理机电一体化技术设备,加强管理操作人员等措施,促使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我们煤矿生产中高效的使用。
关键词: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管理
1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
机电一体化是机械、微电子、控制、计算机、信息处理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其发展和进步有赖于相关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其主要发展方向有:(1)数字化:如不断发展的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而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崛起,为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铺平了道路,如虚拟设计、计算机集成制造等;(2)智能化:即要求机电产品有一定的智能,使它具有类似人的逻辑思考、判断推理、自主决策等能力;(3)模块化:如研制具有集减速、变频调速电机一体的动力驱动单元;具有视觉、图像处理、识别和测距等功能的电机一体控制单元等。(4)网络化:现场总线和局域网技术使家用电器网络化成为可能,利用家庭网络把各种家用电器连接成以计算机为中心的计算机集成家用电器系统。
2 我国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
2.1 我国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现状
在我国煤矿生产中机电一体化技术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从横向而言,煤矿企业在生产中普遍的采用了机电一体化技术设备。从纵向而言,在煤矿生产的各个环节采用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具体表现:在煤炭生产中使用电牵引采煤机,在提升机中采用了全数字交直流提升机,在运输机械中采用了一种结合机、电、液于一体的CST可控制软启动装置,在煤矿监控系统中普遍使用KJ90型系统。
我国煤矿采用的此类设备有两种:一种是进口的国外设备,一种是我国自主研发的设备,我国自造的煤矿机电一体化设备具有智能化、程序化、信息化的特点,具有设备体积小、操作方便、维护方便、保护设备齐全、性能可靠等优点,因此逐渐成为我国煤矿中采用的主流设备。
2.2 我国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上的问题。我国很多煤矿生产企业设立了机电管理部门,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但是,机电管理部门由于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管理认识不到位,在实际的管理中疏于职守,没有真正发挥出管理的作用;在平时的管理中存在着形式主义和支差应付的心理。有关规章制度,由于缺乏监督落实,形同虚设。总之,目前我国煤矿企业在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管理中比较混乱。
(2)设备上的问题。当前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在设备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的问题。微观方面:设备老旧,且缺少相应的安全保障设备;在设备的保养、维护和维修上缺少系统的规章制度,不能做到定期保养,及时维修;在安装中存在不符合规定的安装。宏观方面:煤矿企业采用的机电一体化技术设备比较落后,缺少自主研发的技术产品,比如在矿井运输上,英国、澳大利亚等一些采煤技术先进的国家,煤矿井下大巷的运输系统大多采用的带式运输机,采用以电力电子器件为中心的直流式交流变频安装驱动方式,还有一些国家中磁阻电机在煤矿提升系统中也得以应用,而我国煤矿生产中以皮带,强力带式运输机为主要运输方式。
(3)操作中的问题。我国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在操作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操作人员对机电一体化技术设备的违规违章操作。其次一些煤矿企业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矿产开发效率,长时间连续使用设备,使得动力装置处在超负荷运转的情况下,由于受热严重而导致矿井中的气温升高,加大瓦斯爆炸的可能性。
3 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中存在问题的管理措施
3.1 建立和完善管理体系
(1)建立网络型责任体系。在煤矿企业中设立机电管理部门,负责机电一体化的宏观管理。以机电管理部门为中心构建全覆盖式的机电管理网络,同时每个层级的管理要有负责人,明确其职责和权限,以及事故责任,形成自上而下人人有责、人人负责的机电责任体系。
(2)建立设备管理体系。机电一体技术设备是煤矿采用机电一体技术进行生产的物质基础和物质保障,设备能否合理高效的运转,直接关系着煤矿的生产能否顺利开展,因此,要建立设备管理体系,以保障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正常运行。设备管理体系,可以由设备的安装、设备的操作、设备的保养、设备的维修和设备故障排除等体系来构成,每个子体系必须有明确的负责人,清楚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
(3)建立事故应急处理体系。煤矿生产危险性大,虽然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大大的较低了事故发生率,但是有些事故还是在所难免,因此在煤矿采用了机电一体化技术进行生产之后,依然需要建立事故应急处理体系。要有完备、详尽、可行性强、符合煤矿实际的事故应急预案,确保一旦出了事故,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做出有效的应对措施。要设立专门的事故评估结构,一旦出了事故,能准确的评估出事故的严重程度,以便做出上报的决策。要有专门用来处理事故的设备,这些设备不能挪作他用,加强保养,确保设备能随时启用。要有安全宣传机构,加大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普及自救知识。
3.2 提高操作人员操作素养,加强设备操作管理
提高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人员的素养。一是在招聘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人员时,不但要看拟聘人员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着重考察拟聘人员的实际操作技术,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心理素质。二是加大对设备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通过开办培训班、讲座等形式加大培养操作人员的力度,在确保正确操作的基础上,促进操作技巧的改进。三是对于一些新设备一定要先培训,考核合格后,再上岗操作。
加大对设备操作人员操作设备的管理。非机电设备操作人员不得操作设备,建立设备操作记录制和设备操作换班记录制。对于非本人操作时间内的操作,要严格审核,对于不按安排任意倒换操作时间和班次的操作人员要处理,一旦在这期间出了问题,要追究双方的责任。
3.3 加强机电标准化管理
在煤矿中开展机电标准化管理,能减少对机电设备的失误操作,错误操作和违规操作,从而保证煤矿生产中的安全。地方煤矿要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机电管理标准,通过对机电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标准化意识,通过煤矿企业机电管理部门的监督,让机电设备操作人员在操作中按照标准来操作机电设备。建立机电标准化奖罚制度,奖励按照标准操作的员工。
4 总结
在煤矿生产中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不但能提高我国煤矿企业的生产效率,还能保障生产安全。但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抑制了机电一体化优势的发挥,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有必要通过加强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管理,通过建立和完善管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制度,加强管理机电一体化技术设备,加强管理操作人员等措施,促使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我们煤矿生产中高效的使用。
参考文献
[1]徐尚信.论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煤矿中的运用[J].中國新技术新产品,2016(07).
[2]刘腾.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现代化大型矿井中的应用[J].通讯世界,2016(06).
[3]郝文君.煤矿生产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分析[J].机械管理开发,2016(10).
作者简介:徐鹏(1988-),男,汉族,安徽省宿州市人,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煤矿生产技术及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