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设及完善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体系的思考

2017-05-25 21:49章聿玺
教育界·上旬 2016年12期
关键词:目的建设问题

章聿玺

江苏省无锡市青山高级中学

【摘 要】当前中学生物实验教学存对实验教学认识不足,实验与理论教学不同步,实验教学硬件落后,专业师资队伍匮乏,实验安全性认识欠缺,探究性实验缺乏等六大问题。对此,文章结合教学实际和相关文件精神,提出了建立高效、切实的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体系思路,为中学生物实验课程的完善提供科学的参考。

【关键词】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体系 目的 问题 建设

中学生物实验教学是中学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做合一”“创造教育”等实践理论的重要载体,是理论应用于实际的直接平台,因而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但根据近几年的课堂教学和相关实践经验,笔者发现生物實验教学仍存在诸多不足,甚至在极少数学校中基本流于形式,类似现象也屡被各地教育人士指出。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探讨当前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结合有关教育文件精神,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以期为建立高效、切实的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体系提供思路,同时也为课程的完善提供科学参考。

一、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的目的

(一)丰富生物教学内容

许多学校受条件限制,在课堂上以理论授课为主,实验课仅以视频形式甚至以文字形式带过,不利于学生扎实掌握相关知识,也无法充分锻炼学生学习能力。

课程改革将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作为重要的一块,改变了传统单一的理论教学模式,极大丰富了教学内容。根据课改精神,实验教学建议包括教室教学、参观教学、野外实践等内容,而这些内容正是“教、学、做合一”教育理念的典型体现。

(二)提高教师综合素养

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促使生物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和专业素养,而不再拘泥于传统领域,对于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根据实际经验,为更好地对生物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和完善,教师需具备以下素养: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的实验动手能力,创新教育的发散性思维,较强的指导能力,以及良好的促进团队融合的能力等。

(三)培养学生专业兴趣

中学生处于兴趣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处于锻炼动手能力、巩固专业技能和培养兴趣爱好的理想时期。生物教学是一门接近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常识课。教师利用身边的客观条件开展生物实验,将能显著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在中学时期,一个完善的生物实验教学体系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认知和操作能力,有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

二、当前中学生物实验教学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实验教学认识不足

认识上的不足是导致事情无法良好发展的根源。部分地区生物实验没有被划入升级考试等范畴,直接导致实验课被边缘化。以应付考试、升学为目的的教学在当前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极大阻碍了素质教育的推行,也不利于“教、学、做合一”教学体系的建设。

(二)实验与理论教学不同步

授课时、材料、实验设备等条件的约束,许多教师不得不将实验统一安排在某个时段进行,在时间上很难与相应的理论课程进行衔接,导致理论与实践出现脱节,教学效果较低。

其次,一些教师只注重讲实验,而学生通过背实验来应付考试,直接导致实验教学流于形式。

(三)实验教学硬件落后

在生物实验教学改革的过渡期,受资金等限制,许多学校在硬件方面无法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导致许多实验无法正常开展。硬件落后体现在无相关设备或设备老化陈旧两方面,由此削弱了师生开展实验课的积极性。

(四)专业师资队伍匮乏

传统对生物课程的不重视使得生物教师数量较少,优质教师更是匮乏。而一般的生物教师主要侧重于对教学技能的训练和教学法的研究,没有对实验教学进行独立研究,因而大多不能胜任各类生物实验的教学。

(五)对实验安全性认识不足

由于对实验安全教育抓得不到位,导致学生无法形成正确的实验技能和习惯。实验设备故障或老化,危险试剂的不规范管理和使用,手套、口罩等保护措施的不正确佩戴等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纵观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中的实验,仅有少数实验特别提出了安全操作要求。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这一实验中,仅一些国外教材显著标示了如何减少吸入挥发性物质的警示语。

(六)探究性实验缺乏

很多实验以验证性为主,很少甚至不涉及探究性的引导,极大削弱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对于较为复杂的实验课,部分教师干脆忽略。

三、建立高效、切实的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体系

(一)确立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要地位

教育管理部门及学校领导需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彻底改变对实验教学的偏见。要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角度,特别是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意识和能力人才的角度看待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要意义。一线教师需从理念上提高生物实验课的重要地位,同时也要让学生、家长理解实验课的内涵。

(二)建立专业的生物师资团队

首先,鼓励生物教师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和专业培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特别是青年教师要转变重知识传授、轻技能培养的意识,积极参加新课程培训,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学观,克服困难并创造条件,使实验教学成为一种基本的教学形式。

其次,建立生物实验教研制度,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在这一过程中,专家学者们要深入课堂,了解实验课堂上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特点,总结教师和学生在新课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并给予调整和完善。

再次,要构建一支包括生物理论教学、实验技师、设备操作师等专业人士组成的体系团队,保证生物实验课高效地开展。

(三)配备生物实验教学硬件设备

因理念陈旧和经费不足,设备欠缺和老化已成为实验教学的一大难题。故各学校要结合地方特色创造符合课程所需的实验条件。例如可与当地高校合作,借助高校资源,不但可以使实验设备达到最大化利用,也可以让学生走进实验室,亲自去探究、发现和创造,以最小的实验成本得到最大的教学效果。

(四)创新生物实验课程体系

创新生物实验课程体系可以优化现有教学体系,实现生活和创新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索意识。一个创新的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学生课前预习,教师课堂讲解,学生组队实践,小组讨论答辩,教师评价,撰写研究性论文,也可全程录像参加综合考评。

(五)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包括学生和教师两个层面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包括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共同合作收集资料,制订标准,描述进展,收集结果,记录反思和表现,发现学生的优点,帮助他们改正缺点。在内容方面,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包括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家长评价等,从思考模式、动手能力、总结方式等各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对教师的教学评价,应改进对生物教师实验教学的评价方案。改进方案既要重视教学结果的评价,又要重视教学过程特别是教学方式的评价。要创建具有操作性、体现实验教学特点的评价指标体系,优化生物实验教学,让实验教学富有成效,帮助教师改进教学行为,促进专业发展。对于教师教学的评价,可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和自我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参考文献】

[1]王金平.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考试周刊,2011(93):174.

[2]欧阳俊丽.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成功(教育),2011(12):180.

[3]司海明.中学生物学实验失败原因的分析[J].实验教学与仪器,2008,25(05):34.

[4]李进京.注意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的盲点[J].生物学教学,2008,33(06):42-43.

[5]宋志刚.教师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应努力的方向[J].新课程学习,2012(01):32-33.

[6]乐济明.让学生做生物课堂的主人[J].新课程(教师),2011(12):149.

[7]孙婕,李崇荣,李晋松,等.中学生物学实验安全教育亟待加強[J].生物学通报,2009,44(06):41-44.

[8]【美】奥尔顿·比格斯.科学发现者生物生命的动力[M].廖苏梅,傅雷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32.

[9]陈建生.谈中学生物学实验的有效教学方法[J].生物学教学,2011,36(12):21-22.

[10]张玲.加强课内外互动,增效生物课堂[J].华夏教师,2014(04):51.

[11]伍亚婷.江苏省高中生物实验课堂教学环境现状调查及优化建议[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

猜你喜欢
目的建设问题
寒露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廉洁校园文化建设在预防职务犯罪中的作用研究
谈高校美术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