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之联:大象无形 数据无极

2017-05-25 20:11王盈
软件和集成电路 2017年4期
关键词:联网价值

王盈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全面来临,社会全行业在竞争中快速发展,不断推陈出新,引领着商业模式和产业的变革。信息化带来全球数据的快速增长,大数据研究已逐渐成为社会各领域关注的焦点,广阔前景吸引了政府、电信、金融、互联网等多方的广泛参与,诸多国家也已将大数据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

北京荣之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荣之联)执行总裁方勇在接受采访时说道:“抛开技术要素,大数据从本质上来讲与传统商业理念没有太大区别,都是整合资源为用户提供更有价值的服务,只是就大数据而言,资源更充分、手段更灵活、边界更模糊、内容更丰富、思想更活跃、理念更先进。”

大数据爆发恰逢其时

为什么大家这么看好大数据?

“信息技术应用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已经达到了质变的条件,未来30年将在技术、产业、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方勇说道,“就大数据而言,我认为这个产业刚刚起步,但势头迅猛,未来可期。”为此,他列出四点理由:

●相关技术发展速度惊人;

●大数据产业已经上升到国家创新战略层面,政府高度重视;

●参与群体众多,市场规模庞大且持续快速增长;

●产业融合或产业互联网带来大量的大数据应用和服务机会。

技术是大数据价值实现的基础

方勇认为,随着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海量的智能终端和移动设备的联网接入,使大家越来越依赖云计算。由于数据量和数据节点数不断增加,占用了大量的网络带宽给无线网络带来了巨大的负荷,造成数据传输的时延或错误。分布式的“雾计算”通过智能终端内嵌的算法对数据进行了初步处理,再把分析结果传输到云端。把计算前置到智能终端的雾计算架构,将成为支撑大数据发展又一新的技术趋势。

“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等技术密不可分,数据的采集、存储和计算,都需要云计算等架构和能力做相应的支撑。除了云计算之外,近几年内存计算、Spark、数据可视化、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兴起和应用,对大数据技术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成为大数据价值实现的基础。只有根基打得牢,上层应用才能坚如磐石。”方勇如是说。

现实中,企业对外投资管理、内部审计、渠道及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风险控制,由于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识别防范一直较为困难。荣之联孵化业务的“风报”产品(Saas服务),就是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的企业情报分析和风险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工商、涉诉、税务、行政处罚、投融资、高管变动、企业经营业务等信息,通过采集汇聚海量的情报数据,广泛覆盖各类公开公示信息,通过智能语义技术分析处理数据,多维度透视挖掘实体间关联,分析企业情报数据,将企业的“前世今生”显露无遗。

大数据的核心价值是促进产业发展融合,是产业升级的动力所在。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据产生的规模正在呈指数级增长,数据的分享和应用时代已经开启。基于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大数据已经在社会众多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极大地促进了产业发展转型和社会效率提升,并将重构未来的产业生态和商业模式。

分散的数据通过有效聚合,将产生更新、更大价值,并形成新的生产力,从而促进产业的融合和发展,方勇说道:“不是我们比古人聪明,而是今天我们掌握了更多的有效工具,大数据是促进产业发展和融合的利器。企业管理的核心要素是信息的收集与传递,决策能产生价值,而我们拿到的数据越多,决策就越精准。就像医生一样,获取患者的信息越充分,就能更精准地诊断治疗。”

大数据是如何促进产业发展和融合的呢?方勇还介绍了公用事业的水务和农业大数据的应用案例。

截至2015年,我国水务企业数量超过1300家,水务企业资产总额达9800亿元,销售收入1700亿元,利润仅100亿元,总资产利润率仅为1.06%。全国城市水网一年漏损60亿立方米,各种“跑冒滴漏”和“人情水”导致自来水的产销比长期处于40%~65%之间。瞄准行业痛点,荣之联和江西省水利投资集团成立合资公司,通过传感器监测网管获取数据,利用大数据技术发现漏损,帮助解决了困扰水务行业多年的难题。“产销比的提升意味着盈利的增加,只要产销比提升到85%,这个行业盈利能力就明显改善。行业发展只是第一步,我们通过水源监管,管网和槽井监测,水质实时在线分析构建了水安全系统,未来借力家庭智能终端一方面促进水的合理使用,改善用水支出促进节能减排,另一方面将水库、水产、水旅游、水娱乐,水文化和家庭对接,构建涉水的大产业,这是第二步,也就是依托大数据促进产业融合的实际例子。”方勇谈道。

在农业领域,作为农业部农业物联网技术集成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建设依托单位,荣之联旗下成员企业安徽朗坤物联网有限公司,就是通过物联网大数据的应用,解决了农业的生产、经营、协作的组织和创新问题。过去的农业生产是靠农时和经验来完成,现在通过传感器不仅能够感知到土壤湿度、肥力、温度、光照、风向、风力等,而且通过根、茎、叶、果的传感器还可以获得每一株植物的生长数据,从而实现真正的精准农业。“依靠大数据支撑,通过科技手段按需供给。”方勇一语道出了大数据给农业带来的根本转变。

另外,随着互联网、移动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低成本的感知、高速移动连接、分布式计算和智能分析等相关技术愈发成熟,信息技术与工业系统正在深度融合,工业企业发生深刻变革,带来了企业研发、生产、运营、和管理的创新。工业物联网的推广更进一步沉淀下了海量的工业大数据,利用大数据的技术来充分挖掘分析这些海量的工业数据,是产业升级的关键。

大数据技术在加速产品创新、产品故障诊断与预测、供应链的分析和优化、产品销售预测和需求管理、生产计划与排程、产品质量管理与分析等方面,将真正体现出大数据的价值,成为工业企业发展的新动力。荣之联目前正在机械制造、石油化工等工业大数据领域积极进行布局。

运营数据的能力至關重要

拥有数据后是自娱自乐还是在生态体系中交换共享,方勇更同意后者。数据本身产生不了价值,它的价值取决于应用场景,只有经过挖掘和分析后才能显示出价值。单一领域或属性的数据价值有限,跨领域或不同属性的数据交换和共享,能够产生更高的价值,通过人、物、信息的叠加和参与节点的多元来实现运营变现至关重要。提升数据的变现能力是数据价值体现的基础,没有变现能力,数据价值就是空谈。产业生态的规模和数据运营能力决定着数据的终极价值。

荣之联在生物计算和车联网领域较早进行了战略布局,打通了相应的数据获取、存储、处理、共享交换的价值链,运营变现能力逐渐得到提升。

“谁拥有合法和持续的数据源,谁就占据了大数据的风口,掌握了运营变现的方法就掌握了未来发展的‘金钥匙。”方勇如是说。方勇指出,大数据产业刚刚起步,产业标准不清晰、数据共享交换机制缺乏,数据隐私保护面临挑战,法律法规不完善等问题仍很突出。

除此之外,人才匮乏也是个突出问题。“这个领域需要复合型的专业人才,他们不仅是技术专家,还是业务专家。

他们对专业领域要有深入的了解和敏锐的洞察,不仅能解决现在的问题,还知道如何进行管理和业务的创新,甚至可以创造出新的商业模式。时下这样的人才少之又少。”方勇如是说。

我们有理由相信,“互联网+”的概念将被赋予更广阔的新内涵,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结合会更加紧密,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兴业态更加密集涌现,引发互联网产业、信息技术产业乃至整体经济发展的加速。

·

猜你喜欢
联网价值
“身联网”等五则
跑赢物联网下一个十年 2019世界物联网博览会特别报道
风口之上,车联网系统将是“另一个”手机系统?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中国移动物联网连接规模超6000万
一块石头的价值
小黑羊的价值
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价值低估50名
放大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