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思
2013年秋,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三年多来,“一带一路”建设从无到有、由点及面,进度和成果超出预期,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合作协议,一系列重大项目落地开花,已经成为促进沿线国家共同发展的重要平台。
2017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在北京举行,28个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61个国际组织的负责人和代表、190名部级官员以及总共1200多名来自世界各国和地区的代表将齐聚一堂,共襄盛举,为解决当前世界和区域经济面临的问题寻求方案,为实现联动式发展注入新能量,造福沿线各国人民,引领世界发展方向。以此为契机,中国与沿线国家需要在总结过去三年多成绩和经验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方向、提升效能、完善机制,打造“一带一路”升级版,为实现共同繁荣与和平稳定作出更大贡献。
践行更加公平的经济全球化。当前国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充满不确定性、不稳定性,特别是经济全球化进程遭遇挫折,“逆全球化”浪潮日益高涨,世界正处于十字路口,面临方向性的选择。西方主导的旧的经济全球化模式存在深层弊端,经济增长的收益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中,穷国、富国发展日益不平衡,各国内部的贫富差距不断拉大。传统的经济全球化模式已难以持续,迫切需要转型升级。“一带一路”建设秉承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旨在推动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一带一路”倡议不仅关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也重视基层民生改善;不仅聚焦经济发展,也强调生态保护;不仅注重做大蛋糕,更重视分好蛋糕。这些都是应对当前全球化弊端的新探索和新实践。新时期,要着眼长远,以“一带一路”为示范平台,努力推动构建以“开放、包容、普惠、共享”为特征的新型全球化,为经济全球化注入新动能和新理念,使世界经济增长的成果更好地惠及广大民众。
提供更加有效的国际公共产品。“一带一路”不是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也不仅仅是中国新的区域和产业发展战略,其版权虽然属于中国,但收益却为各国所共享。正如习近平主席所指出的那样,“一带一路”本质上是“通过提高有效供给来催生新的需求,实现世界经济再平衡”。这一论述清晰地表明“一带一路”的国际公共产品属性。国际社会对中国承担更大国际责任的新期待,要求我们要紧紧围绕“有效供给”这个基本要求继续深化“一带一路”建设,既着眼于世界经济增长和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需要,通过推动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与国际合作,为全球经济长期可持续增长创造新动能,为推进有效全球治理提供新方案,为深化新时期南南合作进行新探索,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新贡献。
拓展更加多元的參与主体。当前,国际关系的行为主体日益多元化,特别是各类非国家行为体在国际交流合作中的影响和作用不断上升,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如果说迄今为止“一带一路”建设主要依靠沿线各国政府的主导和推动,那么“一带一路”升级版则需要更加重视民间力量的参与。让沿线国家政府和民间力量优势互补,共同成为“一带一路”的重要建设者和维护者,将“一带一路”建成各类国际关系主体深入参与全球治理的平台,实现官民共建、成果共享,确保“一带一路”建设动能的接续和扩容。
“一带一路”建设当前已得到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的支持,表明该倡议具有日益广泛的国际共识。我们有理由期待,首次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在总结过去、规划未来的基础上向世界发出更加清晰、明确的信息,为新时期“一带一路”建设注入更多能量,为处于十字路口的世界提供更多方案,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智慧。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研究室)
(责任编辑:张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