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80年代?

2017-05-25 08:01陈剑澜
南方文坛 2017年3期
关键词:亚平黑夜黑色

1986年北岛写过一组诗,叫作《白日梦》①。其中一段是这样的:

我死的那年十岁

那抛向空中的球再也没

落到地上

你是唯一的目击者

十岁,我知道

然后我登上

那辆运载野牛的火车

被列入过期的提货单里

供人们阅读

这几句诗今天读来让人惊诧,因为它提前把“80年代”的本质和结局说出来了。在今天的叙述中,“80年代”似乎是一个理想主义时代,尔后犬儒之风流行是对“80年代精神”的背叛。这种归咎的逻辑阻碍了我们去反省中国当代思想的实质问题。20世纪80年代思想的主流是道德理想主义和审美主义,而背后却涌动着一股虚无主义潜流。把80年代虚无主义斥为西风东渐的结果,等于取消了问题。“伤痕”作家和“朦胧”诗人们忙于修补人性、收拾人心时,根本没有意识到那场劫难给一代人带来的损害究竟有多大。新时期的审美主义论述看似玄妙,其实是不知所云的,而形形色色的道德理想主义已近乎绝响。年轻人变得不听话、不耐烦了,他们逐新猎奇,招摇过市。此种末世情绪反映在具有先锋精神的诗人和艺术家的作品中。唐亚平《黑色沙漠》(1985)属于这个序列。

《黑色沙漠》来得毫无征兆,唐亚平自己称之为“宿命”。其实,稍早几首诗已经暗示了一点线索,只是她并不知道那意味着什么:“忧郁和力量来自黑色夏夜那矜持的温柔”(《分泌出山泉的梦》);“我从破旧的梦中醒来/洗过海水脸/我的眼睛从此深邃/莫名其妙地懂了一切”(《要幸福就幸福得透出光辉》)。“莫名其妙 莫名其妙 莫名其妙”,直到有一天她写下这样的句子:

我的眼睛不由自主地流出黑夜

流出黑夜使我无家可归

……

我到底想干什么 我走进庞大的夜

我是想把自己变成有血有肉的影子

……

——《黑色沙漠·黑夜 序诗》

《黑色沙漠》的主题是身体或欲望,却从眼睛的放逐开始,由此衍生出自我的幻象。这是“80年代”的印记。“眼睛”和“身体”的罅隙,正好是“80年代”到今天的距离。“我闭上眼睛迟迟不想睁开/黑色犹豫在血液里循环。”(《黑色沙漠·黑色犹豫》)唐亚平大概从来就是一个不谙世事的人。她睁开眼的时候,世界平淡无奇。她早期的诗想处理复杂经验,结果都是碎片式的。现在,她仿佛一夜之间大彻大悟,夜、影子、沙漠、沼泽、洞穴、太阳和月亮,在“黑色”面具下凝结,发出金属的光泽,每一个词都不偏不倚地击中目标。“在一片漆黑之中我成为夜游之神”,“真是个尤物是个尤物是个尤物”(《黑色沙漠·黑夜 序诗》)。她无意中走进了让无数诗人疯狂和绝望的黑暗地带,万劫不复。在那里,她必须让自己死一次,再用符咒唤醒她。从此,她昼伏夜行,穿梭于城市,出没于人群。为了把她所经历的一切让她心醉神迷的事情说出来,她成了一位诗人。不合时宜,恰到好处。这个“符咒”叫作时代精神。

时代精神的更替汇聚于一点:我是谁?用理论术语讲,就是身份或认同的问题。康德说:“有两样东西,我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始终新鲜不断增长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②这个“我”顶天立地,它真实的名字是“主体”。按照启蒙哲学家的设想,每一个人都是自由、自主、自决的主体,是天地间的立法者。他可以获致自然的真知,可以自由地设立理想,并且有能力让自由的理想在自然世界中实现。“80年代”苦苦追寻的就是这个主体,北岛诗中的“我”也是这个主体:“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回答》,1976);“我,站在这里/代替另一个被杀害的人/为了每当太阳升起/让沉重的影子像道路/穿过整个国土/……/我的肩上是风/风上是闪烁的星群”(《结局或开始》,1975)。虽然80年代文论家在大谈康德,年轻人读的却是叔本华、克尔凯郭尔、尼采、海德格尔、萨特、弗洛伊德……在他们心中,康德式的“主体”已经死了。一位德国哲学家在评论海德格尔的实存观念时说,我们今天还不能超脱地去谈这种哲学,因为我们仍然深陷它所给定的精神气氛和生活感情之中:“这种根本情绪……乃是无由庇护的东西的情绪,是对世界感到无名恐惧的陌生和迷惘的情绪,同时,又是感到自己的存在的绝对有限和受限制的情绪,是被抛入一种不可理解的荒谬的现实之中,听凭死亡、罪过以及作为一切表面的感情和情绪的基础的根本情绪——不安——摆布的情绪。……实存……意味着一种终极的东西,当着生命和精神的一切价值、一切满足,关于现存在在绝对者中得到安置并在那里生根的一切知识,都变为可疑的、表面的、相对的,而且从终极的诚实看只不过是假象时,这时候他仍然能够作为一种充满意义的事例。在这种对于世界的一切内容方面的关系都破裂之时,在这种与一切、甚至与自己的自我……都分离开来之时,人就突然體验到存在这一纯粹的‘事实,而当人突然被‘我存在着,而且必须存在的这种情绪袭击时,这就是实存。”③说这些人的书毒害青年是强词夺理,相反,是它们唤起了一代人的自我意识:现代人是孤独的个人。

孤独的个人是《黑色沙漠》的真正主题,身体或欲望只是触媒。“我对身体的惊喜犹如对一朵花一颗星辰的惊喜”,“我的身体成为世界的依据……我的身体所触及的每一件事物都启发我的性灵赋予它血肉,使之成为我身体的延伸,像我赋予儿子以生命和模样……”(《我因为爱你而成为女人》)。把《黑色沙漠》当成女性主义写作,纯属误解。《黑色沙漠》的基调是抒情的,却夹杂着叙事成分。抒情与叙事的切换是借助“我”与“她”(“女人”“长虎牙的美女”等等)之间的游移来完成的——“我是想似睡似醒地在一切影子里玩游”(《黑色沙漠·黑夜 序诗》)。整组诗中,“我”的独白随处可见:

我总是疑神疑鬼我总是坐立不安

我披散长发飞扬黑夜的征服欲望

我的欲望是无边无际的漆黑

——《黑色沙漠·黑色沼泽》

这个“女巫”的形象贯穿始终,有时是“我”,有时是“她”,难以分辨:

女巫已陷于自己的幻术

有谁能在夜晚逃脱自己

有谁能用霜雪写自己的名字

我有的是冷漠的神情

世界也为之扁平

——《黑色沙漠·黑色霜雪》

《黑色沙漠》里唯一算得上叙事诗的《黑色睡裙》用“我”的口吻讲述,增加了叙事的温度或可感性:“我在深不可测的瓶子里灌满洗脚水”,“我放下紫色的窗帘开一盏发红的壁灯”,“我们开始喝浓茶”,“我渐渐地随意地靠着沙发”,“在我们之间上帝开始潜逃”。其实,把所有的“我”(“我们”)换成“她”(“他们”),意义并没有什么损失。

《黑色子夜》情形正好相反:

点一支香烟穿夜而行

女人发情的步履浪荡黑夜

只有欲望猩红

因寻寻觅觅而忽闪忽亮

貌似客观的叙述,叙述者仿佛置身事外。可当写到“所有的窗口传来漆黑的呻吟”时,突然冒出一句无主的话:

于是只有一个愿望——

想杀人放火想破门而入

这是“女人”的声音,也是叙述者的声音。如此迅疾的切换或僭越也出现在《黑色石头》中:

找一个男人来折磨

长虎牙的美女在微笑

要跟踪自杀的脚印活下去

信心十足地走向绝望

虚无的土地和虚无的天空

要多伟大就有多伟大

……

活着要痉挛一生

从诗艺上说,《黑色沙漠》的奇特之处在于,诗人让主观视角无限延伸,把抒情与叙事、“我”的经验与“她”(“他”)的经验捏合在一起,因而在那个习惯于用“抒情”来理解诗和诗人的时代,提示了一种“间接性”的诗歌观念。至于性、暴力和伤害的主题,或者想象中的“性、暴力和伤害”,不过是后主体意识的产物,其真正意图在于重建我与他人、世界的关系。在《黑色沙漠》中,三者的关系是开放的,远远超出了性别的视角。

是谁家的孩子在广场上玩球

他想激发我的心在大地上弹跳

弹跳着发出空扑扑的响声

谁都像球一样在地球上滚来跳去

我没想到上帝创造了这么多人

我没想到这么多人只创造了一个上帝

每个人都像上帝一样主宰我

是谁懒洋洋地君临又懒洋洋地离去

——《黑色沙漠·黑色眼泪》

这里隐约有艾略特的影子④,而意念是全新的。这首诗与北岛《白日梦》里的那段文字有一种折射关系:它们问世于同一年(1986),基于同一个“世界”或“历史”,而处理“世界”的方式迥异。后者是目的论的,前者是反目的论的。《白日梦》的叙述者是先知式的人物;《黑色沙漠》的叙述者是无名之众,是无端地身处世界之中的你或我。唯其如此,《黑色沙漠》时隔三十年仍然能够被我们真切地感知。

接下来是语言。诗歌中的变革可分为三个层阶。第一是观念,这是基本的,也是初级的;其次是感受方式,包括感受自我和感受世界的方式,两者是一回事;最后是语感,这是根本的。“朦胧”诗几位头面人物里语感最好的是顾城。显示顾城语言活力的,不是“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一代人》,1979),也不是“我想在大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1981)——这是他父辈的腔调,“我”不过扮演了一个叛逆者的角色,而是稍晚的《穷,有一个凉凉的鼻尖》(1983)和《分别的海》(1984):

我没有渔具

没带沉重的疑虑和枪

我带心去了

我想,到空旷的海上

只要说:爱你

鱼群就会跟着我

游向陆地

——顾城《分别的海》

只是这样的诗已经引不起任何兴趣了。朦胧诗唤起了青年一代的诗歌热情,也透支了他们对于现代汉语诗歌历史的想象力。许多人转向“西方”,卷入一场迟到的现代—后现代主义运动。80年代几位女性诗人都或多或少受了自白派诗歌的影响。透过事后的只言片语,可以想见她们初读普拉斯和塞克斯顿时是何等惊讶。这种影响与其说是气质或性别意识的,毋寧说是诗歌观念的。“自白”是一个不错的译名,正好介于“忏悔”和“供述”之间。它提示了一种写作态度,一种伦理选择,一种处理我、语言与世界关系的方式。但是,至少对于普拉斯来说,这不是全部。普拉斯的写作是触碰实在的方式,甚至是唯一的方式,于是才有了她诗歌中那种延迟的死亡的节奏。唐亚平以及同时代女性诗人不得不小心回避普拉斯式的结局,转向虚拟叙述,希望从中获救。尽管如此,《黑色沙漠》仍然呈现了之前汉语诗歌少有的强度。

洞穴之黑暗笼罩昼夜

蝙蝠成群盘旋于拱壁

翅膀煽动阴森淫秽的魅力

女人在某一辉煌的瞬间

隐入失明的宇宙

是谁伸出手来指引没有天空的出路

那只手瘦骨嶙峋

要把女性的浑圆捏成棱角

覆手为云翻手为雨

把女人拉出来

让她有眼睛有嘴唇

让她有洞穴

是谁伸出手来

扩展有没有出路的天空

那只手瘦骨嶙峋

要把阳光聚于五指

在女人乳房上烙下烧焦的指纹

在女人的洞穴里浇注钟乳石

转手为乾扭手为坤

——《黑色沙漠·黑色洞穴》

这首诗的语言造型能力令人刮目相看,从中已隐约见出一种直指现代精神核心的表现主义诗歌理想。可惜的是,如此具有生长性的诗歌形态刚刚显现便戛然而止,《黑色沙漠》也因此与另一种可能的诗与诗歌野心失之交臂。这是唐亚平的限度,正如《黑夜 跋诗》所预言的:

兄弟,我透明得一无所有

但是你们要相信我非凡的成熟

我的路一夜之间化为绝壁

唐亚平反复念叨的“宿命”二字,也许可以借《旧约·申命记》里的一段事迹来解说:摩西登上毗斯迦山顶,耶和华把迦南全地指给他看,对他说:“这就是我向亚伯拉罕、以撒、雅各起誓应许之地,说:‘我必将这地赐给你的后裔。现在我使你眼睛看见了,你却不得过到那里去。”■

【注释】

①《人民文学》1986年第8期。

②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韩水法译,177页,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③施太格缪勒:《当代哲学主流》上卷,王炳文等译,169-170页,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④艾略特:《荒原》:“一群人鱼贯地流过伦敦桥,人数是那么多,/我没想到死亡毁坏了这许多人。”

(陈剑澜,中国艺术研究院《文艺研究》)

猜你喜欢
亚平黑夜黑色
探讨超声检查在甲状腺肿块良恶性鉴别中的诊断价值
黑色食品为什么受欢迎
沉默
平抛运动潜能知识测试题
为什么会有白天和黑夜
漆黑一片
黑色灵光
机械能潜能知识训练试题
黑夜过桥
王亚平的“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