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技术的文学还是作为艺术的文学?

2017-05-25 07:51李俊
南方文坛 2017年3期
关键词:网络文学文学艺术

在北京大学召开的一次文学沙龙上,李敬泽(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做过一次诚恳的检讨,他说他曾经大言不惭地宣布网络文学就是通俗文学,邵燕君(北京大学中文系)却告诉他网络文学的要害不在文学而在网络①。网络文学的要害真的在于网络吗?抑或还是在于文学?这涉及自它产生以来,对其本体构建的认知问题,大家争论的实质上指涉到当代所有艺术面临的基本问题:艺术究竟是技术的还是精神的。对于网络文学而言,焦点是它到底是为技术还是为艺术的文学?

网络文学的要害在网络

网络文学的发生肯定是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因为它几乎重构了文学活动所有的发生场景,进而影响了文学创作和传播的内在规则。文学史对文学类型的规定性,绝大部分是从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出发的,而以文学传播的介质来命名文学的类型,这是现代社会首次,也未必是最后一次。

有人质疑网络文学未必是一种独立的文体,其理由是网络文学的形式仍然逃脱不了小说、诗歌、散文等传统文学样式,因而网络文学的要害还是在于文学②。但此说仅从形式上去关照网络文学的本体,角度有些片面和简单,这就如同“诗”分为古体诗和律诗,古代诗歌和现代诗歌,叙事诗、抒情诗和打油诗等等,虽然都称之为“诗”,但其風格秉性迥异,美学思想不同,单从形式上不可能深入把握住其本质特征。也可以这样说,网络文学对文学本体的颠覆不在于文本的形式甚至包括内容,而在于作者和读者关系的改变。“网络文学”不能仅仅看作是“网络上的文学”,更应该看作是“产生于网络上的作者和读者的文学活动”。

网络解构传统文学的路子,是它颠覆了传统文学活动中以创作者为中心的文学形成方式,文学不再遵循创作者自圆其说的一家之言,它让作者—作品—读者三者之间不仅仅呈现出一种反映关系,而是表现为一种互动关系,它们相互浸淫,相互影响,文学场由封闭走向开放,进而影响了文学本身。

当然,文学本质上作为一种传播活动,其受介质的影响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按照麦克卢汉的说法“媒介即信息”,文学受介质的直接影响和改变,在历史也一直有迹可循。首先是作为符号载体的语言,口头语言符号的出现使得口头文学产生,书面语言符号的出现直接促使了书面文学的产生;其次是作为物质载体介质的出现,在纸张出现以前,有产生于竹简、青铜器和丝帛之上的各种王命文书,纸张出现以后,更是催生了各种传统文学样式,于是有人提出,正是因为历史上没有提出“纸张文学”这种概念,因而“网络文学”的提出也应该是伪命题,它并非一种独立的文体。③

对于这样一个有意思的问题,从逻辑上看很能蛊惑人心,但深究下去,这恰恰显示网络文学的非常之处。还是从作者、作品和读者三者关系的角度出发,之所以历史上没有“纸张文学”这一说,是因为它没有改变文学创作中作者的中心地位,作者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完成创作后即大功告成,作品是他创作的,读者爱看不看是没有什么挑选余地的;而之所以“网络文学”的概念逐渐深入人心,是因为它从根本上让作者、作品和读者之间的关系平等交融起来,作者在创作中不时受到其他两者的影响,例如网络文学的许多作品不仅仅是完成态,更处于进行态;对读者而言,他们的体验互动更能决定文学的生死存亡;甚至于对于很多网络文学作品而言,“人人皆艺术家”,其作者的群体性、接龙性和匿名性,以至于最后连作者是谁都可忽略不计的。

种种实践表明,网络文学是当代文学一种独立的文体,网络这新媒体介入文学后,无论对文学的存在形态,还是美学特征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解决网络文学面临的各种问题,都需要我们从新的文体角度去看待它。

网络文学的要害也在文学

作为新鲜事物,网络文学先在网络,这是大家形成共识的,也是迄今论述较为全面和系统的,但物极必反,经历了最初的喜悦之后,人们发现过分强调网络文学的技术特性必然忽略了它的艺术特性。当技术技巧成为艺术的显性存在时,文学艺术作为人类精神生活家园的意义也必然大打折扣。对于网络文学而言,其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便是艺术的羸弱很难让它回归到文学的典型性,以至于“重回经典”成为许多学者殷切的希望。

网络文学产生的归因是媒介技术,因而探讨网络文学美学价值的产生,我们就不得不涉及一个自席勒时代以来就一直在争论的话题:生产力的发展和艺术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而关于这一话题先哲们又是怎样论述的呢?首先,在席勒的笔下,科技等被看作是人同自然对立的重要原因,“古代人是纯粹的自然,是感性统一体,现代人已与自然分裂,人的感性统一只是一个观念。”④然后,马克思进一步说明了“异化”劳动的存在,“劳动为富人生产了奇迹般的东西,但是为工人生产了赤贫。劳动创造了美,但是使工人变成畸形。”⑤接着,本雅明在他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认为现代文化工业的发展使艺术失去了膜拜价值,“随着单个艺术活动从礼仪这个母腹中的解放,其产品便获得了展示机会。”⑥再接着,存在主义学派的主将之一海德格尔在《林中路》认为,人在把世界作为对象,在缺乏新东西而加以制造的过程中,人变成被用于高级目的的人材料,“技术的本质只是慢慢进入白昼。这个白昼就变成了只是技术的白昼的世界黑夜。”⑦总的说来,技术介入文学是历史的常态,但对于这种变化一直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一种论调是起源于柏拉图的消极论,即认为技术介入文艺泯灭了个体和人文主义,使人丧失独立思考和创造性精神,沦为机械主义和物质主义的附庸,进而被官僚集团所奴役;另一种论调是起源于亚里士多德的积极论,即认为技术发展为文艺提供了新的传媒技术、新的传播方式,进而产生了新的文艺形式,影响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从而给文艺以不同的发展前景。

作为科学技术和艺术联姻的产物,网络文学在弹冠相庆其诞生的同时,它也发现自己不得不承受来自电脑网络和文学艺术这两方面强大的压力,它到底何去何从呢?从消极角度来讲,网络文学一端是机器的工具自由,一端是人的艺术自由,这两种自由之间的矛盾自电脑开始书写之时,就一直贯穿于整个网络文学的形成和流通过程之中。不管是词语的“在场”,还是“作者死了”;不管是在电脑上阅读的障碍,还是文学信息的泛滥,人的理性和机器的理性一直在斗争,斗争的结果大多是人类为了迁就机器而牺牲了自己的自由。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消极论者都无一例外的炮轰了机器工具对人类和艺术做出的种种压迫,视其为人类走向生存危机、传统艺术走向衰亡的罪魁祸首。

科学技术和艺术发展之间就真的如此矛盾吗?要探讨这个问题,我们还是先来简单看一下科学对艺术做出了哪些贡献。比如说音乐,现代科技带给音乐的厚礼很多,它包括扬声器的精进,包括电声乐器的丰富,还包括音响效果的处理的奇妙。正是由于电吉他、电贝斯、杜比环绕立体声、超重低音、卡拉OK、MTV这些新技术的产物一齐涌进音乐的殿堂,音乐这种艺术的生命力才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得到更大范围的挖掘和延伸。再比如说服饰艺术,纳米材料的出现,一种新型的纳米服饰也即将问世了,它的神奇不仅表现在不沾灰尘、透气性强、防水能力好,还表现在色泽鲜艳,易于漂染很难褪色等,不难想见,在未来的T形台上,又将多一支生力军。除了对传统艺术的变革外,新科技还直接带来了新的艺术形式的诞生,如电视、电影等。总之,我们可以举出无数的实例,我们有太多的理由相信,科技对于艺术的发展太重要了,没有现代科技,就没有现代艺术。技术对艺术价值体系的影响并不是技术直接干预的结果,技术通过把某些以往无法实现的东西置于选择的范围中,它增加了艺术价值选择的可能性,从而导致了艺术价值的变化。

更为关键的是,现代科技对艺术最重要的意义,不是表现在它使得哪一种艺术具体进退了多少维度,而是表现在它使整个传统的艺术世界失去了精英性(本雅明)。这一点要归功于大众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正是由于20世纪下半叶以来的通信技术、声像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等日新月异,艺术世界才得以无限接近最为广大的基本民众,因而催生了一种叫作“大众文化”的新东西。

作为大众文化中的一员悍将,高科技不是网络文学的过错,目前它不缺乏作为技术的种种便利,缺乏的恰恰是作为艺术必须具备的审美陶冶价值,缺乏的是那种让人心灵颤动不已的艺术精神震撼力。因此大声呼吁“网络文学的要害也在文学”在现阶段有着极强的针对性,也是拓宽网络文学发展空间的基本要求。

当然,有感于此,在一些学者发起的“文学引渡”运动过程中,到底能把网络文学“引渡”到什么样的文学艺术王国恐怕是个更为现实的问题。我们要注意到,网络文学并非不具备文学性,只不过受技术的影响,现阶段它的文学审美视阈过于狭窄。网络技术对文学最大的革新便是让文学的创作和阅读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而变得更加通俗化,李敬泽说网络文学是通俗文学也并非毫无道理,和所有大众艺术一样,网络文学的短板在创作层面上极易成为一种游戏活动,在文化层面容易变成快餐文化和消费文化,在意义层面上片面追求快感与消遣,因而对网络文学的“引渡”,其重点在于增强作品观念的概括力和凝聚力,在于讓每一部作品中真理的自行植入更加丰满和传神,只要加入深邃的内涵,网络文学的艺术价值就会显著提升。从目前的实践来看,IP剧的兴起也许为网络文学的“引渡”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参考,虽然借助他者艺术形式发力多少显得有些悲哀。

结语

技术并非艺术的对立面,面对当代技术迅猛发展所带来的洪荒之力,艺术并非只有向技术投降的份,艺术完全可以吸纳当代技术尤其是传媒技术的种种便利,实现其更高的艺术价值,这一点在当代以图像为基础的形象艺术类别中尤其明显。虽然网络文学终归是一门抽象的艺术,这种较为特殊的大众艺术形式使得它更讲求艺术的整体性和观念性,但艺术的本质都是一样,只要我们努力探索,也许能另外找到一条抽象艺术与现代科技高度结合的新道路。例如大数据与文学情节的设定、文学消费与艺术陌生化的引导,媒介平台与文学的日常经验化等等。

网络文学的本体既为技术也为艺术,这是它自诞生以来的历史使命。网络对文学的注塑不仅使得网络文学充满种种技术的廉价感,而且还造就了浅阅读、图像阅读等种种不利于文学传播的生态,但“祸兮,福之所倚”,网络文学也可以依靠技术的支持,更多关注读者趣味的选择、阅读习惯的区分、文学作品与读者的双向交流等日常视野,让读者每每在文本中读出它与社会各个领域间之间复杂的权力分配关系,以及不经意间涌现出的某些离经叛道的韵味。马尔库塞认为与现存的科学技术与统治、奴役密切结合一样,在未来自由社会里,科学技术将与和平、自由和解放结合起来,这其中当然也包括艺术的解放。在网络的基础上,当代文学可以承载“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艺术发展使命,也许到那时,真的就会离马尔库赛所说的那个“科学技术的自由与人类、艺术的解放高度结合”不远了。⑧■

【注释】

①黄平:《批评的初心——〈我的批评观〉〈网络时代的文学引渡〉〈以文学为志业〉北京首发沙龙纪要》,载《南方文坛》2016年第2期。

②③周利荣:《传播媒介发展与文学文体演变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博士论文,67-70、68页,2012年。

④张凌、张钟:《十八、十九世纪德国美学论稿》,122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39页,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⑥王才勇:《现代审美哲学新探索》,26页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0年版。

⑦洪谦主编:《西方现代资产阶级哲学论著选辑》 ,407页,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⑧[美] 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第九章《解放的大变动》,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

(李俊,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艺术传播学院)

猜你喜欢
网络文学文学艺术
调查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我国网络文学研究的困境与突破
Southern_Weekly_1920_2020_12_10_p36
中国网络文学闯荡海外江湖
纸的艺术
文学小说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