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辅靖
目前许多国家的动荡到底是世界大变局的前奏,还是大承平时期的旋涡和涟漪?现在还无法回答,需要继续观察。这里暂且假定当前的动荡是第二种情形,据此,我们来讨论欧洲的政治经济形势及中欧经济关系。总体而言,是政乱经稳,对我国两面性上升。
一、欧洲的政治形势
可用三句话来概括:眼下风雨飘摇;今后两年动荡仍会持续;未来不至于严重失控。
欧债危机没有拖垮欧盟,反让欧盟逮住机会,将经济一体化向前猛推一步,但接踵而起的难民危机和英国脱欧,却让欧洲一体化遭受前所未有的重创,差不多是灭顶之灾,根基动摇,信心丧失。美国特朗普胜选,更使欧盟雪上加霜。目前欧盟上下,民粹主义泛滥,悲观情绪弥漫,进退失据。这种状况目前还没有终结,还在继续。
为什么说动荡仍会持续?
原因是,第一,长期积累的对全球化、一体化不满还未发泄完毕,民众怨气还没有散尽,激荡的钟摆仍在向两个极端偏移;第二,极端势力的蛊惑效应还没有消散,民众对其幻想还没有破灭;第三,核心国家特别是法国大选仍存在严重的不确定性。
为什么欧盟解体风险依然可控,一体化前景并非漆黑一团?
一是欧洲人六十年奋斗的巨大历史成就有目共睹,惠及许多国家、许多阶层,一体化的许多理念深入人心。拥护一体化的这部分人的力量不能低估,一旦觉醒,会竭尽全力,阻止这些成果毁于一旦。
二是欧盟及许多成员国制度设计中的防波堤会防范、减轻危机向最具破坏力的方向发展。如意大利宪法禁止用公投形式决定是否退欧、法国的二轮选举制度等。
三是民粹势力、极端势力鱼龙混杂,其主张各不相同,相互矛盾。例如,有的反难民,有的反欧盟,有的反欧元;有的只反一个,有的三个全反。而且这些人长于破坏短于建设,不当家不知油盐贵,一旦上台执政,要么转变观念,要么短命而终,要想翻天覆地并不容易。核心国家及欧盟机构的定海神针作用不能小觑。
四是欧洲的问题由来已久,其根子在于全球竞争格局的根本变化、背离本身竞争力的高福利制度以及不利的人种趋势,这些挑战不是简单的反全球化、反一体化就能解决的。
二、欧洲的经济形势
经济上继续温和向好,暂未受政治动荡严重影响。欧盟作为高度成熟的走下坡路的经济体,说它好只是相对而言,是温吞水式的增长,不能用我国这样走上坡路的国家的标准要求它。
说它“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分化明显改观。所有成员国经济均有起色,EU实际GDP已经恢复到危机前水平,一些成员国GDP甚至比危机时期高10%,人均GDP恢复至危机前水平的国家越来越多。二是动能转换效果初显。由一轮驱动变成双轮驱动甚至三轮驱动,复苏之初是出口,然后是消费,现在随著容克投资计划等的实施,投资开始迎来曙光,与消费(有许多国家还包括出口)一起共同推动经济增长。2016年欧元区投资增长2.8%,私人消费增长1.9%,公共消费增长2.0%。三是就业开始改善。就业增长1.4%,是2008年以来最快的增长。欧元区失业率从2013年12%的高点降至9.8%,这是2009年7月以来最低失业率,欧盟失业率8.3%,是2009年2月以来最低失业率。欧盟危机前的失业率低点时2007年的7.5%。四是通胀开始反弹。受工资增长和产出缺口收窄影响,通胀有所反弹,欧元区的通胀率为0.2%,剔除能源和食品的通胀率为0.8%,五是财政空间增大,2016年欧元区赤字率和公共债务率分别为-1.7%和91.5%,欧盟分别为-1.9%和85.1%。六是金融市场韧性增强。英国脱欧和意大利宪法公投失败都没能对金融市场的造成严重冲击。
欧盟经济未来前景如何,根本上说取决于如何应对下述六大挑战:一是低生产率增长。欧盟1995年生产率尚与大多数国家持平,但2015年时只有0.5%,而美国是0.5%,新兴市场是3.3%。二是创新模式陈旧。创新能力日益退化。三是人口趋势不利。根据WHO关于老龄化、老龄社会和超老龄社会定义,欧盟多数成员国都属于超老龄社会和老龄社会。更严重的是部分成员国人口穆斯林化严重,种族对立、文明冲突加剧。四是信任缺失。民众与欧盟机构、与成员国政府、与精英,欧盟与成员国间普遍存在不信任情绪。五是社会碎片化问题严重。六是不平等加剧。
三、关于中欧经贸关系
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两面性上升,战略性合作意愿动摇不定。还没有下定决心,让中国取代美国成为其头号战略性经济伙伴。
两面性上升就是,对我倚重上升,摩擦加剧。一方面经贸关系日新月异,双方相互依赖加深。总体上欢迎中国投资,特别是地方政府积极性更高,对中方重大倡议,取态总体积极。但另一方面,恶意热炒我国产能过剩问题,不履行15条国际义务,质疑我国市场经济地位,害怕我国的竞争压力。
关于中国在未来欧盟对外经贸战略中的定位问题,目前,欧盟上上下下都还没有拿定主意把中国作为其头号经贸战略伙伴,从而进一步拉近距离。尽管特朗普上台后,TTIP遭受重大挫折,双方龃龌不断,但据我们接触和观察,欧盟从上层到中下层官员,都没有放弃对美国的幻想,他们对美国仍抱有强烈的期待,他们最想拥抱的首先仍然是美国,他们在心理上还没有做好转而拥抱中国的准备。
究其原因,从欧方的言论中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诬称我国改革到退。二是认为中欧经济合作的战略目标的根本冲突。欧方希望中方在欧方起拾遗补缺的作用,而不是瞄准欧方的优势下手。三是抱怨中欧的不对等开放问题。◆
(作者为中国驻欧盟使团经济参赞,本文是其个人观点,与供职单位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