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视角”研读教材

2017-05-25 18:06赵国防
小学教学研究 2017年5期
关键词:视角内容过程

赵国防 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曾获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江苏省教科研工作先进个人、无锡市社会事业领军人才等称号。兼任山东省中小学教师新课程远程研修项目课程团队专家,山东省义务教育新课程骨干教师省级培训专家,山东省农村新课程骨干教师培训专家,无锡市首批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导师。著有《有效教学 和谐课堂》一书。主编《有效上课》《走进名师课堂》等多本教师培训用书。

【摘要】本文“跳出教材”研究教材,用一种全新的思路阐释了笔者对教材研究的思考与实践。从内容、学生和过程三个视角研读教材,创造性使用教材,对一线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打开了教材研究的“另一扇窗”。

【关键词】内容 过程 学生 教材研究

《小学教学研究》2001年第7期曾发表过我与田成生老师合作撰写的文章《浅谈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16年后,再来谈如何研读教材,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我的視角也在不断丰盈。当时,恰逢新一轮课程改革,新理念、新教材让教育教学发生着全新的变化,那时我们关注的是对教材本身的研读(即“内容视角”)。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和自己对教学、对教育理解的不断丰富,再来讨论研读教材的话题,我想,必须注入对学生的关照(即“学生视角”)和对学与教过程的考量(即“过程视角”)。

一、内容视角:化繁为简,把好教材解读的“密钥”

面对教材,教师要有意识,有能力,化繁为简,去伪存真,及时精准地抓出“核心内容”,以达到教材解读的深刻性与实效性。只有真正把握了教学的“核心内容”,才能围绕其展开深入的解读和研究,才能从该知识点的纵向关联和横向系统进行全面研究。

以“方程的认识”一课来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中指出:“能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能解简单的方程。”在“内容标准”中提出:“能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了解方程的作用。”可见,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是认识方程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苏教版教材采用直观形象的天平,帮助学生理解“等量关系”。面对各种姿态的天平,教师要善于化繁为简,抓住本质。例1揭示等式,例2认识方程。在例2的教学中,教师切莫紧紧围绕“天平”是否平衡,为认识方程提供素材做文章,而应重点关注天平在不同状态下的“关系表达”,尤其是天平平衡时的“关系表达”。只有抓住这一核心内容,才能帮助学生顺利建构方程概念的模型。有的老师还会有这样的疑问,明明是教方程,学等量关系,为什么还要有天平不平衡的情境呢?实际道理很简单,就是让学生全面观察天平的两种状态(平衡与不平衡),为引出等式和不等式提供感性素材,为理解方程提供多元感知。

围绕“关系表达”这一核心内容,可以实现以下三个目标:一是逐步引导学生建立方程的概念,二是帮助学生由算术思维向代数思维过渡,三是让学生经历一种抽取、提炼与多元表达的完整过程。可见,抓住了教材的“核心内容”,也就抓住了教材的“根”。

二、学生视角:四个“对接”,用好教材研究的“支点”

教育教学的本质追求是发展和成就学生。所以,在研究教材时,理应注入对学生的关照。只有站在学生的视角来审视和研究教材,我们的研究才会有意义、有味道、有温度、有能量。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曾说过:“作为数学教师,有两件事很重要:一是理解儿童,二是理解数学。只有在理解儿童、理解数学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理解儿童数学教育。”可见,在研究教材的过程中,注入对学生的关照是何等之重要。

1.对接学习“起点”

学生的学习起点包含两个方面,一是“逻辑起点”,二是“现实起点”。“逻辑起点”指学生按照教材学习的进度应该具有的知识基础;“现实起点”是指学生在多种学习资源上已具有的知识基础。在研究和解读教材时,我们要切实关注这两个方面的起点。通过关注逻辑起点,可以促进知识的有效迁移,通过把握现实起点,可以促进学生的意义建构。

“方程的认识”一课,从“逻辑起点”来看,学生已经完成整数、小数的认识及四则运算的学习,积累了较多数量关系的知识,是在学会了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从“现实起点”来看,五年级学生已经经历了大量等式模型的积累,已经能用自己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常见的等量关系。关注了学习起点,再来研究和设计学习内容,自然有了抓手和具体路径。

2.对接学习“兴奋点”

“兴奋点”原指使人感到精神振奋或激动的事件。在教材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在抓准“核心内容”的基础上,不妨遵循学生的情感态度影响学习进程的理念,来找寻刺激学生深度学习的“兴奋点”。把准了“兴奋点”,教学设计时就会围绕其展开充分的考量和活动策划。

在教学“方程的认识”时,核心内容是等量关系的理解和表达。面对这一核心内容,怎样来把握学生的“兴奋点”呢?经过大量的实践与研究,学生的“兴奋点”就在“表达”上,一是写方程的表达,二是方程中等量关系的表达,尤其是面对一种情境,学生用不同的方程来表达基本的等量关系。把准了学生学习的“兴奋点”,教学设计时,便可围绕这一点充分展开,给学生尽可能多自由表达的机会和空间。

3.对接学习“困惑点”

儿童的思维活动,一般是因为一个问题引发了另一个新问题。“另一个新问题”常常成为他们学习与探寻的“新领域”。面对这一“新领域”,有时能轻松突破,有时则“困难重重”。教师在研读教材时,要善于把握这一“困惑点”,然后围绕其进行精心预设,为学生预留突破的路径和空间。有的“困惑点”是教学的重难点,有的则是问题延伸的“生长点”。教师要善于权衡“困惑点”的“开发和利用价值”,有没有必要充分展开,深度探究?有没有必要在此再设计更为丰富的学习素材,帮助学生自主突破?有没有必要再围绕其作适度提升,把学生引向一个新的高度?有没有必要教师“单刀直入”,通过示范讲解顺利突破?这些,都是教师在研读教材时就要充分考虑的问题。教材研究,尽管常常被视作教学设计的前提和基础,但我更认为,教材研究的过程应和教学设计充分结合,同时进行。

在教学“方程的认识”时,教师不妨围绕“一个问题为何可以列出几个不同的方程”这一困惑点来展开讨论。通过讨论,让学生一步步感悟,一个基本的等量关系,可以变形为几个等量关系,每个等量关系都可以用一个方程来表达。通过对“困惑点”的对接,加深理解,强化认识,顺利突破教学难点。

4.对接学习的“差异点”

学生间的差异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教师在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的过程中,要善于抓住这一“差异”,巧妙地将其转化为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资源。学生在经验、兴趣、理解、智能倾向等方面会存在种种差异,这是客观事实。从逻辑上讲,差异可能导致两种结果:冲突与共享。学生之间可能会因为差异而形成冲突,但是如果教师引导得当,学生便可以共享差异,在差异中丰富和拓展自己。

三、过程视角:活动设计,超越教材的基本“路径”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在研读教材时,教师要在把握教材“核心内容”,对接学生学习状况的前提下,时时考虑活动设计,不断将教材内容转化为学生可以接纳和参与的“学材”及“活动”。

1.让“教材”变“学材”

教科书,对教师来说是教材,对学生来说自然应是学材。然而,由于教科书受呈现方式所限,有些内容并不完全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在研究教材时,教师要有意识,并要有能力,千方百计将现成教材变为能吸引学生并适合学生探索与发现的“学材”。

这一过程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问题引领,即让所要学习的内容,围绕核心问题展开,便于学生带着问题去学,增强学习内容的趣味性与挑战性。二是目标明确,即通过内容设计,让学生明白自己即将展开的学习到底要“走向何方”,增强学习的方向性与发展性。三是要层次清晰,即所要学习的内容,在适度精简的同时尽量做到层次清晰,逐步提高,增強学习内容的逻辑性与层次性。

如教学“方程的认识”时,不妨将教材内容进行创编,让它真正成为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的“学材”。

(1)想一想:我们都学过哪些量?请回顾并列举一下。

(2)写一写: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任意写几个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来表达某些量的等量关系吗?试试看。(如果有困难,请参照下图写一写)

(3)说一说:你能把自己写的等式中所蕴含的等量关系和同桌说一说吗?记得要简洁、准确哦!

(4)理一理: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作方程。那么,方程和等式又有怎样的关系呢?你能用自己的方式清楚地表达出它们两者的关系吗?试试看。

这样,就将教材内容转化为学生可以充分展开学习的“学材”,极大地方便了学生学习活动的开展。特别是,学生在回顾学过的量时,他们会积极反思,充分梳理,把所学过的量一一呈现,长度、面积、质量、时间、角度、温度……这些小学阶段涉及的量,会被他们系统整理。

2.让“教材”变“活动”

教材编者尽管努力以图文并茂的方式来生动呈现教学内容,但它由于受篇幅、地域等条件的影响,它的局限性依然存在。教师在解读教材时,要善于抓住核心内容,围绕其来精心设计数学活动,用活动推进课堂。

在设计活动时要把握两项基本原则:一是要有研究味,即所设计的活动要有浓浓的数学味和研究性,能充分吸引学生,这是决定学生的学习活动能否充分开展的前提条件;二是要有参与性,即所设计的活动要立足学生实际、遵循内容的逻辑体系,方便学生个体参与和群组互动,这是决定学习活动能否让每个学生充分参与其中的重要基础。

如教学“方程的认识”时,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我围绕方程的认识与理解设计了“想一想”“写一写”“说一说”“理一理”四个小活动,让学习内容不仅巧妙融合于活动之中,而且让学生充分经历了反思回顾、主动建构、同伴互动、提炼概括等过程。“想一想”,主要是启发学生自主回顾整理小学阶段学过的量。这样设计,一方面为充分认识方程和以后使用方程解决问题打下坚实基础(方程本身就是表达“量”的等量关系),另一方面,彻底打通知识间的密切联系,盘活所学的“量”。“写一写”,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任意写几个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来表达某些量的等量关系。这样设计,一方面训练了学生对等量关系的科学表达,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另一方面为提炼和概括方程的意义提供素材,经历过程,积累经验。“说一说”,让学生把自己写的等式中所蕴含的等量关系和同桌说一说,并提醒他们记得要简洁、准确。这样,一方面让等式与现实生活对接,加深对所写等式的认识与理解,另一方面,切实训练了学生的言语表达,让表达带动思维走向深入。“理一理”主要是让学生结合上述过程自己概括方程的意义,并用自己的方式清楚地表达出等式与方程之间的关系。这样设计,一方面让学生进行理性反思与整理,加深对等式与方程两者辩证关系的理解,另一方面切实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概括、表达等能力与意识。

教材,在教师的设计下悄然变为学生可参与、愿参与、会参与的学习活动。这样一来,让学习不再拘泥于教材,而是变得自主,变得生动,变得充满挑战性与趣味性。当然,无论是教材变学材,还是教材变活动,都对教师的专业功底和教材研究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只要我们潜心研究,躬身实践,善于反思,让教材“变身”的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越走越有意思。

【参考文献】

[1]成尚荣.学会数学地思维[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2]刘坚,孙晓天.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赵国防,田成生.浅谈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J].小学教学研究,2001(7).

猜你喜欢
视角内容过程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真实世界的寓言
郭沫若与惠特曼诗歌比较研究述评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雪花的形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