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与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社会急需大量高素质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是我国目前应对人口老龄化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在对杭州市养老服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从政府保障机制建设、养老管理人员职业化建设、养老护理人员职业化建设、养老服务志愿者队伍建设、养老服务专业大学生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完善杭州市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路径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养老服务 人才队伍 杭州
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使养老服务问题日益凸显,庞大的老龄人口对养老服务提出了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原有的家庭养老模式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要,社会急需大量高素质养老服務专业人才,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已迫在眉睫。2014年6月,教育部、民政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的总体思路、工作目标、任务措施和组织保障,指出现阶段我国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存在规模小、层次单一、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养老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养老服务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的建设。开展养老服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路径研究,对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高杭州老年人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建设“美丽杭州品质养老”目标有着重要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杭州作为东部沿海发达省会城市,老龄化发展迅速,早在1987年就进入老龄化社会,比全国平均水平提早了整整11年,截至2015年底,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150.90万人,占总人口数的20.86%。高龄化趋势明显。8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数由2010年底18.09万人,增长到2015年底的26.87万人,高龄老人占老年人口的比例由2010年的15.48%提高到2015年底的17.80%,失能老人和半失能老人8.68万人,占老年人口的5.75%。随着城市老龄化程度的加剧,老年群体日益庞大,“4-2-1”家庭结构(四个老人,一对夫妻,一个孩子)日益普遍,空巢家庭不断增多,对养老服务的专业化需求也与日俱增。《杭州市养老服务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到2020年,杭州将全面建立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以不断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体制机制创新,设施全面覆盖,能力显著提升,城乡服务共享,事业产业协调的“大养老”服务格局,努力创新“美丽杭州、品质养老”的品牌特色。要解决好老龄化问题,要满足养老服务的需求、解决养老服务供给不足矛盾和实现“品质养老”的目标,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如政策体系、财政投入、基础设施以及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等。然而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应是重中之重,人才是行业发展的基础,是第一生产力,他们专业水平的高低、服务态度的好坏,将直接决定养老服务的质量。
二、杭州市养老服务专业人才队伍现状
近年来,杭州市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以改革发展为主题,以互联网+、城乡一体化、运营社会化为抓手,全力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统筹为路径”养老服务体系,实现养老服务有效供给,养老服务需求有效满足。在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成绩,如发挥政策引领作用,加强政校合作,完善养老服务管理、老年护理人才、老年社会工作等专业人才培养,加强养老护理人员在职教育培训工作,组织开展养老护理人员岗位职业技能竞赛等,但同时也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一线护理员专业化水平低
截止2015年底,杭州市各类养老机构中养老服务专职护理人员8677人,入住老年人2.64万人,配备比例1:3.3,基本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但这支一线护理员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普遍文化程度较低,年纪较大,流失较快,不受尊重,大多未经过系统培训,不具备专业管理、护理知识,更没有专业老年护理员专业职业资格证书,职业化建设滞后,只能开展一般的家政服务,无法开展有效的、有针对性的养老服务,难以满足老人们更高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同时,养老服务人员普遍工作强度大,责任重,待遇低,收入与付出严重不成比例,难以吸引有一定文化知识的中青年人进入这一行业。如调查发现,杭州社会福利中心现有的养老护理员中,45岁以上的占了70%,初中或初中文化以下的占90%,学历最高的为中专生,开展的为老服务大多局限在日常生活护理和家政服务,缺乏医疗保健服务、精神慰藉等服务,这严重限制了为老服务水平的提高。
(二)管理人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
杭州市2015年老龄事业统计公报显示,从事各级老龄委管理工作的568人队伍当中,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306人,大专学历的198人,二者合起来占88.7%,应该来说,整体素质不错。但在访谈中笔者发现,多数管理者之前所学的专业与养老服务完全无关,极少数的管理者毕业于公共事业管理或社会工作专业。然而,这些管理者要在养老工作中承担规划制定、政策落实、组织引领、业务指导等重要工作,如果缺乏专业素养,这些工作将无法深入开展,只能是浮于表面,华而不实。养老服务管理人员队伍整体呈现水平参差不齐现象,例如有些公办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发展目标明确,职业规划清晰,经过专业培训,服务经验丰富,具有巨大工作热情和奉献精神,而有些民办养老机构管理人员专业素养缺乏,服务理念缺失,服务水平不足,更多关注的是利润和待遇问题。
(三)志愿者队伍缺乏专业化
志愿服务按服务标准、过程和内容等可分为专业化和非专业化服务两种,非专业化为老志愿服务为一般性献爱心服务,而专业化志愿为老服务是指利用专业知识、方法、技巧为老年人提供的专业性服务。目前,为老志愿者服务队伍当中,绝大多数为非专业化志愿服务,偶然性、随意性、短期性很强,且缺乏规范管理。截止2015年底,杭州市建立党员志愿队、青少年志愿队、巾帼志愿队、银龄互助队等各种为老服务志愿者队伍3486支,志愿者7.75万人,志愿者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志愿服务的深入,单靠献爱心是远远不够的,非专业化服务将难以解决更加复杂的社会问题和老年人问题,如老年人的精神慰藉、法律维权、健康保健等,都需要专业志愿者的专业服务。杭州市为老服务志愿者队伍不仅要重“量”,更要重“质”,要为老年人提供更优质、更专业的志愿服务。
(四)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不足
继1999年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之后,陆续有高校开设了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但均局限于专科职业教育层次,注重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在杭州,杭州师范大学、浙江树人大学、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等高校也在近几年开设了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也都局限于大专或成人教育层次,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不在国家本科目录之列,而且与其他专业比较,招生困难,学生思想不稳定,就业层次低,待遇差,人才流失严重,专业教育发展缓慢,专业人才培养不足,也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老年服务人才的需求,这也导致了目前杭州市场上养老服务员队伍基本上是由農民工、下岗女工组成,整体素质不高,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
三、加强杭州市养老服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
(一)加强政府保障机制建设
要切实加强制度建设,做好相关政策的完善和相互衔接。政府部门要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全国民政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2010-2020年)》《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的意见》等文件要求,制定地方《养老服务专业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将养老服务人才的发展问题纳入政策体系,并根据当前人员缺口严重、专业化水平较低的现状制定可行的人才发展细则或条列,切实推进养老服务人员的人才培养、资格认证、工资待遇、职业晋升等激励保障措施,引导更多人才进入到养老服务业的建设中来。对于相关养老机构和培养院校,应给予专门政策支持、经费扶持,充分发挥政府的导向性作用。
(二)加强养老管理人员职业化建设
要切实加强管理人员职业化建设。职业化是当前世界各类管理队伍建设的必然趋势,也是提高队伍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需要。养老管理人员职业化则是指从事养老管理工作必须具备养老服务与管理、社会工作或公共管理等相关专业的学历教育,或经过养老管理专门职业技能培训,通过国家相关部门考核,获得从业资格证书。养老管理不是任何人都能干的岗位,只有加强职业化建设才能更好地运用专业知识,运用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活动,使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取得最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满足日益增长的各类养老服务需求。
(三)加强养老护理人员职业化建设
针对目前一线养老护理员职业化建设滞后现状,我们一方面要加强院校养老专业人才培养,另一方面要对在职养老护理员开展各类培训。要加大对养老护理员的认证培训力度,建立长效运营培训制度,分批选送护理员到各类职业院校、培训机构或培训基地受训,加强对其职业道德、法律法规、清洁卫生、饮食照料、护理康复、医疗保健等各方面培训,在注重实际操作基础上,强化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并组织其参与养老护理员考证,对取得初级、中级、高级技术职称的护理员,给予相应的薪酬或奖励。同时也要注意不能一味追求培训数量而忽略培训质量。另外,还可以开展优秀养老护理人员评比、养老护理人员岗位职业技能竞赛等活动,对优秀或获奖人员进行表彰奖励,立典型,树标杆,营造学先进、争向上的良好氛围。
(四)加强养老服务志愿者队伍建设
志愿服务可以有效整合各类社会资源,降低服务成本,弥补人力不足,满足多样化需求。在目前养老服务人员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更要进一步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要充分利用各类社会资源,采取普遍号召和重点发动、社会招募和组织招募相结合的方式,逐步形成以社区义工为主体、专业人员、中老年人和大、中、小学生参与的养老服务志愿者队伍,根据志愿者的职业和特长,开展个性化、多样化志愿服务。并进一步加强养老服务志愿者队伍建设管理,推行和完善志愿者登记注册制度、管理制度、激励制度,避免志愿服务的偶然性和随意性;加强志愿者的培训力度,提高志愿服务专业水平,改进志愿服务方式和服务技巧,避免“外行帮忙,越帮越忙”的现象,逐步实现养老服务志愿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和专业化。
(五)加强养老服务专业大学生队伍建设
要进一步加强养老服务专业大学生队伍建设,有效提高供给能力,才能更好地解决目前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匮乏、服务水平低下等问题,高校培养的专业人才是今后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主力军。要千方百计增加老年服务与管理相关专业的吸引力,落实大学生护理员入职奖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进入养老行业。同时高校要加强教学改革,完善课程建设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政府相关部门要对开办老年服务与管理相关专业的院校,在规划制定、基础设施建设、资源配置、招生就业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和扶植,加大各方面投入力度,鼓励更多的院校开办老年服务与管理相关专业,培养、输送养老服务人才,以促进老年服务与管理人才教育更好更快发展。教育部门也要积极推进“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列入本科目录,构建起完整、独立的老年服务与管理类本科教育体系,从而能更好更快地加强养老服务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张良礼.应对人口老龄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王健,石晓燕.建设“专志结合”的高素质居家养老服务队伍的思考[J].社会工作,2011,(10).
[3]刘利君.养老服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策略研究[J].社会福利,2012,(4).
作者简介
赵路国(1979.10-)男,汉族,江苏泰兴人,浙江树人大学人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老年社会工作、社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