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赴马尔代夫特派记者 苑基荣
马尔代夫群岛地处印度洋要冲,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一站,被誉为“上帝撒落人间的一串珍珠”。从飞机上俯瞰,一座座小岛就像一颗颗珍珠镶嵌在碧蓝的海面上,与周围浅水相间,又如一池池田田的荷叶。不久前,《环球时报》记者来到此地,感受到跟游客眼中不一样的岛国风情。
不知道桥为何物
马尔代夫最高点在全世界所有国家中是最低的,只有2.4米。它也是最平坦的印度洋群岛国家。走出机场不足50米就是大海,机场就坐落在一个小岛上,该岛也被称为机场岛。机场前面是一排码头,通往各个主要岛屿的船都要在这些码头登船。记者前往首都马累岛,要从机场岛码头坐船10分钟左右。每15分钟左右就有一艘客轮开往马累岛。
首都马累岛则是另一番景象。在马尔代夫工作的中国人共同的感觉,马尔代夫不适合居住。马尔代夫近2000个岛屿,但真正能居住的不足200个。这么多岛屿没有一座桥,大部分马尔代夫人居然不知道桥为何物。马尔代夫人口35万,1.5平方千米的马累岛就居住了15万人口,据说现在填海造地达到1.8平方千米。在如此小的地方居住这么多人,又没有特别高的高层建筑,道路狭窄,楼间距非常小。记者走在路上,路边停满了汽车和摩托车,很多地方只能容纳一辆车通过。很多商店无法卸货,货车需要等待没有车时抓紧时间卸货,一旦有车过来,就得出去绕一圈再回来。当然,绕一圈也不会用太多时间。因为人多地少,全岛可居住的面积有限。据中国企业的人说,很多家庭分着睡,一半人睡上半夜,一半人睡下半夜,所以马累岛全天24小时处于忙碌状态。整个夜里大街上和足球场都是人,下半夜足球场依然灯火通明,人们挥汗如雨地在踢球。
到处可见足球场
记者围着马累岛走了一圈,全程下来不过两个半小时,从中马友谊大桥开始,走下去是客运码头、总统府码头、渔船码头、货运码头等。总统府码头前面有一个大遮阳伞造型的设计,非常现代,晚上能变幻各种灯光。码头很小,只有几十米大,走下码头就是国防部,再往里走就是总统府。
在这狭小的岛屿寸土寸金,但马尔代夫人最不吝啬的就是足球场,全岛到处都能见到足球场,足球场上几乎每天都有人在踢球。后来听在马尔代夫工作的中国人说,因为岛太小,人们活动空间有限,政府一定要保证人们的活动空间,否则马尔代夫人没什么事做。马尔代夫原本是世界最欠发达国家之一,近些年在旅游业的推动下,马尔代夫经济有了很大发展。2016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达8500美元左右,因此马尔代夫人很少从事体力劳动,所有体力劳动都来自外国劳工,尤其是孟加拉国人和印度人。在马尔代夫每天都可以看到站在大街或海边无所事事的人们,他们要么没有工作,等着政府救济,要么打零工。
五个人一顿饭花了4000元人民币
马尔代夫岛屿是珊瑚礁岛屿,砂石和土壤非常稀缺,几乎所有物品都要靠进口,物价很高。比如苹果论个卖,一个苹果5拉菲亚,约合3元人民币。一公斤豆角50拉菲亚,约合30元人民币。与记者一起的五个人一顿饭吃了接近4000元人民币,而饭菜都是简单的蔬菜,肉都没敢要。
地方狭小,车辆又多,但全马尔代夫只有一个小转盘,并且只有三个加油站,每天加油站前都排满等待加油的摩托车。全马尔代夫只有一所大学,即马尔代夫国立大学。只有一个教育中心,主要向成年人提供非正规文化教育。
有人称,马尔代夫有两个面孔,一个是酒店和游客的天堂,清闲而充足;另一个是本地人的空间,劳累而贫困,有些地方甚至被称为“阴间”。旅游业的昌盛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马尔代夫将一座从前如天堂般漂亮的岛屿,变成了马累的废物场,在这里,天天要焚烧330吨废物。这座废物岛,现在已经成为国际上“由废物堆堆起来的最大岛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