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中政府行为研究

2017-05-23 09:49高秋月
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2016年3期
关键词:政府行为

摘 要:睢宁县纺织服装产业近几年呈现出较快较好的发展态势,以天虹纺织集团为代表的规模纺织企业发展迅速,产业集聚效应显著。但是,从整体行业来看,纺织服装企业存在盈利水平低、投资增长乏力等困境。本文从睢宁县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微观主体的运营状况入手,对纺织服装产业升级转型进行了探究,对政府行为促进产业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纺织服装产业;升级转型;政府行为

中图分类号:D67 文献标识码:A

纺织服装产业是睢宁县的传统产业,伴随着“突破睢宁”战略而不断壮大,已经成为睢宁县主导工业产业之一,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近期,我们对睢宁县纺织服装产业进行了实地调研。

一、睢宁县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总述

(一)纺织服装产业宏观现状

纺织服装产业是睢宁县传统优势产业之一。从20世纪60年代末的睢宁老纱厂到2000年的天虹集团落户,再到承接沪、浙、苏南等发达地区的服装产业梯度转移,睢宁县引进了金海螺纺织、青松服饰等一大批纺织服装企业,已初步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备的,集棉花种植、纺纱、织布、服装加工于一体的纺织服装产业体系,主要产品有氨纶、涤纶、棉纱、真丝等纱线,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当前,睢宁县纺织服装产业以天虹集团为龙头,以金海螺纺织、亨通纺织、亨威纺织、宏峰纺织、鑫鑫纺织等纺织服装企业为骨干,以众多中小企业为支撑,产业集聚效应凸显。2010年,睢宁县先后获得“江苏纺织产业基地县”和“中国新兴纺织产业基地县”称号。这是睢宁县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纺织服装产业空间分布呈现集聚趋势,就业效应显著。经过几十年的培育和发展,睢宁县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54家,其中纺织企业34家,服装加工企业20家,在地理分布上相对集中在睢城镇、高作镇、开发区、宁江工业园等城郊区域。从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发展的角度看,空间集聚为产业集群关联效应的发挥提供了条件。随着新企业的不断引入,可以形成三个核心集聚区,分别为天虹纺织城-宁江工业园、开发区-桃岚化工园和睢城镇工业集中区。纺织服装产业一直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纳就业能力强。目前,睢宁县纺织服装从业人员过万人,带动城乡劳动力就业,充分发挥了睢宁县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优势,民生意义重大。

(二)纺织服装企业微观分析

龙头企业的产业贡献大,示范带动性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天虹集团现拥有日本进口布机280台、自动络筒机80台,生产规模已从最初的4.8万纱锭、14个纱品种、3个织布品种逐步发展成为30万枚纱锭、166个纱品种、82个织布品种。天虹集团作为睢宁县纺织业的龙头企业,已成为当地的重点工业企业和利税大户,对睢宁县棉纺织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带动和示范作用,经营效率和管理方式成为其它企业的标杆。

生产业务以棉纺为主,服装业比重较小。纱线是目前睢宁县纺织服装产业的主导产品,也是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业务,纱线销售收入占纺织服装销售收入的90%以上。目前天虹集团生产的纯棉精梳、普梳和人棉纱线、各种氨纶包芯纱、竹节纱及莫代尔等纱线,有很大比重属于特种纱线,其中氨纶纱产量居全国前列。服装企业则主要从事衬衫、睡衣、童装等产品生产,大部分属于贴牌加工,年服装加工量2500万件。

民营经济成为发展主力,中小企业居多。天虹,在睢宁已成为纺织的代名词,发展成集科研、开发、生產、经营为一体的全能大型纺织企业。天虹集团在睢宁县拥有30万纱锭,其余的纺织企业平均纱锭仅仅过万锭。全县纺织服装企业装备水平普遍偏低,90年代及以后的纱锭所占比例刚刚过半,而且主要集中在天虹集团等少数大型企业。

产品仍处于产业链低端,产品竞争力低。调查显示,目前行业内主要从事来样加工的企业占据多数,以初级加工和制造为主,缺少高附加值的深加工产品。全县仅有天虹集团的“新竹”牌纱线2007年成功申报省“著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具有非常强的市场竞争力。由于产品同质化水平高,市场竞争力较差,企业议价能力低,成本上涨压力很难通过提高产品售价进行转嫁,只能压缩利润空间进行自我消化。

成本压力挤压利润空间,盈利能力下降。调查中,企业反映原材料等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用工缺口普遍存在,生产成本压力增加。近年来棉花价格不稳定,从2010年下半年起棉花价格不断攀升,2012年初涨至3.5万元/吨,2015年已经回落到1.2万元/吨,企业利润空间波动较大。调查中,半数以上的企业面临劳动力短缺问题,企业的劳动报酬支出、管理费用大幅提高,成本压力加大。中小企业融资难是服装企业普遍面临的难题,资金供需矛盾助推了融资成本。

二、睢宁县纺织服装产业升级转型分析

(一)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政府行为经验与启示

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美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采取了一系列推动纺织业改造的措施,其中最著名的是“美国纺织伙伴计划”(AMTEX)。日本曾推出“生产团队计划”(LUP)、“日本纺织工业的新视点和合适的政策”。虎门镇政府在产业发展初期明确了“服装兴镇”的发展思路,打造“十个一”工程,制定各项扶持政策引导产业发展。

增加科技资金投入。美国实施纺织业振兴计划后,对行业的投入逐年递增,从1987年起,平均每年在先进生产设备上的投资超过20亿美元。意大利持续加大对纺织业的科技投入,向自动化、连续化、电脑化方向发展,经过十年改造,逐步领导起世界纺织服装业新潮流。绍兴市政府搭建科技服务公共平台,投资科研大楼、科研设施建设,推进网上技术市场建设,为企业提供信息化服务。

重视特色产品开发。德国纺织业通过调整业务、加强研发,在防火服材料、飞机轮船制造业材料、防辐射材料等高科技纺织品领域不断提高竞争力,占领空缺市场,避免了在服装和家用纺织品等大规模生产商品领域的低价位竞争。台湾纺织业则通过提高特殊机能纺织品的比重,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

(二)睢宁县纺织服装产业升级转型分析

1.规模化发展主营业务

睢宁县纺织服装企业以中小企业居多,对于规模较小的企业,提高生产能力、扩大生产规模、抢占市场份额是首要目标。企业发展规划立足主营业务“做大”,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做强”,扎扎实实地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有效提升生产能力,逐步完成初始资本积累,向规模化方向发展,为更深远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2.新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行业的生命力所在。对于纺织服装这个传统行业,只有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积极进行技术更新和改造,大力培育新产品,提高整体竞争力,才能焕发“第二春”,获得新发展。近年来,以天虹集团为代表的龙头纺织企业不断加大技术更新和改造投资力度,全面进行工艺流程升级和设备更新。

3.加强产业品牌化建设

目前,睢宁县纺织服装企业仍以贴牌加工为主,根据客户来样进行仿制,自主品牌建设相对落后。在行业升级转型中,引导企业培育知名品牌,提升行业形象,提高企业市场话语权,增强产品竞争力。发挥睢宁县“儿童画之乡”优势,将中高档童装业务作为重要发展方向,培育独具创新和特色的高档童装产业及产业品牌。

三、政府行为推动纺织服装产业升级转型的思考

实践证明,市场是不能完全通过自我调节来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纺织服装产业升级转型中,要积极发挥政府在市场失灵时的宏观调控和外部推动作用,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职能。

引导产业集群升级。从产业发展规划加强政策引导及政策扶持。通过地方政府的有效组织和引导作用,规划产业集群发展和园区建设。从招商项目源头提升产业层次。围绕产业发展规划定向招商引资,对落地项目设定投资额度、投资强度、建设周期、设备技术和产品品种等限制条件。从产业链整合推动企业升级转型。大力扶持科技含量高、产品创新能力强的优质企业,同时通过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增资扩建、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鼓励龙头企业增加科技投入,提高产品价值,充分发挥规模经济优势。从中小企业错位发展引导专业化分工。针对产品组合过于单一及产业链较短的现状,变纱线和初级加工为主的产业结构,为以产品组合互补和深加工的产业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

提升产业集聚功能。推动龙头企业的项目新建和扩建,强化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培植扶持产业集群。产業集群的空间布局在坚持相对集中、用地集约的原则上,完善纺织服装工业园区建设,从硬环境和软环境两方面抓好园区建设和服务,重在创造条件促成企业间的关系网络。推进产业园区信息化建设,畅通信息传递渠道,做好信息平台上纺织服装产业有关信息收集与分析,发布政策、科技、金融、人才、贸易、咨询、预警、预测等动态信息。积极引导企业接入公共平台,低成本或免费使用各种信息化产品服务,提高各企业间信息沟通的效率和协作水平。

鼓励企业创优创牌。在产业链条低端盲目追求产业集群发展速度并非长久之计。创优创牌才是产业做大做强的根本。政府积极引导企业增强创优创牌意识,在企业中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出台奖励措施,扶持名牌产品和骨干企业。中小企业仅靠单打独斗不能也不愿意投资进行创新活动。政府要推动行业协会、商会承担起引导产业集群集体创新的角色。各企业形成分工合作,合理配置资源,集体创新,集体受益,集体做强,形成强有力的竞争力和凝聚力。

提高公共服务职能。政府要当好“裁判员”。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建设诚信社会,维护市场公平竞争,限制各种非正当经济行为。政府要当好“守夜人”。坚持依法行政,整治行风政风,政务运行公开透明,简化审批程序,降低行政收费,健全投诉服务体系,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政府要当好“服务员”。积极探索搭建人才引进交流平台,出台优秀人才保障政策,吸引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引导本地城乡居民就近择业,对农村居民落户城镇提供户籍、教育、医疗等配套服务。利用市场机制,组织企业到内陆地区招收普工,吸引外地劳动力。为符合条件的企业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搭建银企对接平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亚当·斯密.国富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2] 高培勇.公共部门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 于水.公共管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4] 陈振明.公共政策分析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5] 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6] 张广宏.新时期政府与市场关系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保,2005,(5).

[7] 周凌.虎门服装产业集群竞争战略研究[J].广东科技杂志社,2005,(4).

作者简介:

高秋月(1982.11~),女,朝鲜族,籍贯:江苏,江苏师范大学在读公共管理硕士。单位:国家统计局连云港调查队。

猜你喜欢
政府行为
发展方式转型期的政府行为的转变
浅谈政府公信力的不足与对策
区域经济合作中政府角色定位
BOT模式中的政府行为如何监督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