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汉涛 葛嘉
摘 要:伴随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环境问题也越发严峻,空气污染、水污染等现象屡见不鲜,如何改善我国的环境质量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污染源自动监测技术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环境监测技术,该技术的应用涉及到采样、分析、数据传输等基本环节,各环节都会受到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就针对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影响因素
污染源自动监测技术主要是针对一些固定污染源对环境的污染程度进行实时监测的一种技术,其终极目标是从根本上控制污染。将该技术应用于环境治理中,能显著提高我国的环境质量。但是,从当前的现状看,污染源自动监测技术在数据的准确性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要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就必须全面了解影响数据有效性的因素,并采取适当的措施避免这些因素的影响。
一、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一)环境因素
污染源自动监测技术的应用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一旦在环境上不符合要求,就很可能影响到各类监测设备的使用寿命以及监测结果的精确性。一般来说,在监测的过程中,要求监测站室内的相对湿度必须在85%以下,温度必须维持在10℃到30℃之间,因为如果温度偏高,监测设备在运行中散发的热量就很难快速排放到室外,这就很容易造成设备内部程序不正常,与此同时,温度偏高还可能造成样品发生氧化分解现象,进而导致反应试剂等相关物质出现质变,最终造成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大幅降低。室内温度也不能太低,尤其是在夏季,由于水样自身的温度就比较高,如果室内温度太低,用于试验分析的水样就很容易发生冷却现象,致使水样中所含有的溶解氧出现变化,进而影响到最后的监测结果。
(二)取样因素
污染源自动监测中的取样环节将会对整个监测结果产生直接影响,采样的不确定度和分析的不确定度分别具有各自的特点,因此,必须分别加以分析。大量理论研究与实践表明,污染源监测过程中的采样误差主要受设施运行状况、生产工况和生产负荷等因素的影响,在实际监测的过程中,由于污染物的分布地点不均匀、时间不同、污染物浓度偏低以及其他相关因素的影响,采样中出现的误差往往在监测过程的总误差中占据很大一部分比例。因此,在污染源自动监测中必须尤其重视以上因素,并在采样过程中做好详细记录,以免对数据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三)设备因素
在污染自动监测过程中,需要用到各种各样的监测设备,这些监测设备的质量对数据有效性的影响十分显著,但是,从当前的现状看,市场上的污染源自动检测设备质量参差不齐,国家并没有出台明确的质量准入标准,这就导致一些厂商为了谋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在设备生产环节偷工减料,致使质量不达标的设备进入流通市场,不仅给市场管理工作带来巨大挑战,同时也对污染源监测质量造成了严重威胁。我国出台的《环境保护法》中明确指出:污染源重点治理单位必须按照国家相关政策中的规定及监测要求安装自动监测设备,且全国大多数省市的重点治理单位都必须定期将自动监测数据上报给上级相关部门,以便达到对污染源实施监管的目标。这些规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的提升。然而,我国政府出台的《管理办法》中要求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的采购、安装、运维资金都必须由企业自己筹集,这就导致一些实力薄弱的小企业为了节约成本而大量购买劣质设备,显然,这些劣质设备监测到的数据与真实数据之间存在巨大偏差,根本无法反映出监测对象的实际排污情况。
(四)技术因素
技术因素是影响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比较常见的技术因素主要包括对比监测和技术的成熟性两个方面。在对比监测方面,当前,大部分污染源监测站采用的对比监测设备都比较落后,一些监测设备的测量精确度甚至远远低于污染源在线监测设备的测量精度,这一现象在水流量、烟尘等监测项目上表现得非常显著,在进行对比监测的过程中,采集的水样与国家出台的相关规范严重不符,在是否需要对水样进行过滤方面也没有明确的参照标准,最终导致水样缺乏真实性和典型性,同时,在水样配送和保鲜上也存在诸多问题,一些监测人员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在进行对比监测工作时往往只在一个时间点进行监测,所取的平行样的数量也偏少,这样很容易导致监测数据失真。在技术的成熟性上,近几年,我国的污染源自动监测技术可以说取得了极大进展,但是由于市场监管不到位,仍然有许多技术不够成熟的设备流入市场,一些企业在购买设备时经常忽略对设备技术性能的检验,这就导致设备在后期运行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进而对数据采集的精确度和有效性产生极大影响。
二、提高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的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对设备运行状态的监管
设备因素是影响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强化对设备运行状态的监管是非常必要的,在对设备进行监管的过程中,应全面了解每个站点中各个监测设备的实时运行状态,一旦遇到设备运行异常的情况,必须对问题设备做好标记并记录相关情况。为了更好地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的监管,必须制定统一的标准和验收制度,对不同监测站点需采用的监测设备类型、安装要求以及配套设施建设上提出统一的标准,并由地方环保部门对污染源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统一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数据联网和设备建档工作。
(二)制定明确的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技术规范
当前,我国对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实行的是动态管控的方式,要求设备必须在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的前提下,制定统一的运行测试、数据采集和传输等方面的技术规范,这样才能确保得出的监测数据满足标准。具体来说,统一的技术规范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在连接方式方面,要求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的接口应与专用的动态管控设备相连,为了确保数据不受其它设备的干扰,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不能和除专用数据采集设备以外的其它所有设备有任何联系,而且专用数据采集设备必须由统一的厂商供应,这样才能确保监测数据属于原始数据。第二,在技术性能方面,应确保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能有效清除数据漏洞和虚假数据,同时,还必须具备高级查询、权限管理等配套功能。以免监测数据被删除或修改。第三,在输出参数上,所有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都必须具备输出工作参数和运行状态的功能,工作参数一般包括斜率、标准偏差、量程、分析检测条件等,运行状态主要包括测量、清洗、反吹、故障等。
(三)加强对工作人员的资格考核与培训
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的操作与管理对技术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必须选择专业技术达标的环保工作人员负责该项工作,首先,在人员选拔的环节,应实行资格考核认定制度,考核通过的人员才能获得从业资格。其次,应做好在职培训工作,定期对在职人员开展专业培训,着重提高工作人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语:
总之,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的有效性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设备因素、技术因素、取样因素等,要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就必须加强对这些影响因素的控制,从技术规范、设备运行监管、人员培训等方面着手,这样才能最大限度提高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基明,郑第,周发武等.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环境监测,2011,27(1):48-52.
[2]石敬华,陈林,王增国等.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技术保证措施研究[J].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2016,32(5):70-74.
[3]王晨.保定市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D].河北农业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