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城市:米德尔斯堡
地址:北约克郡米德尔斯堡镇
(Middlesbnouqh,North Yorkshine,TS3 6RS)
所属权:米德尔斯堡足球俱乐部
使用球队:米德尔斯堡
目前球场容量:33746人
足球场地尺寸:105m×69m
球场动工时间:1994年
球场落成时间:1995年8月26日
翻修次数:无
历史上座最高:34836人(2004年12月28日,对诺维奇)
成军于1876年的米德尔斯堡,起初难以找到安定的家园:最开始在艾伯特公园踢业余足球,但球员和球迷把场地破坏得太严重,被公园管理方下了逐客令;然后在附近布雷肯山找到新场地,2年后又因租金涨价离开;接下来与当地板球俱乐部共享林索普路球场……直到1903年,职业化后的米堡终于搬到了全新的艾尔森公园球场,在这里度过了漫长岁月。
艾尔森公园被普遍视作一项建筑杰作,在1966年世界杯上被用作第4小组的场地,爆出过朝鲜1比0击败意大利这样的世界杯史上最大冷门之一。使用艾尔森公园的92年间,米堡大多在前两级联赛浮沉,1986-87赛季他们掉人第3级,还遭遇严重的债务危机,赛季首轮竟然因此被法警锁在了艾尔森公园门外。最终现主席史蒂夫·吉布森主导的收购帮助米堡免于破产,1992-93英超创始赛季米堡也赶上了,可惜当季就降级,艾尔森公园此后再也没有见证英超赛事。
《泰勒报告》出炉后,全英前两级联赛的球场都需要被改为全坐席。但由于艾尔森公园过于老旧(1980年曾有2位球迷被倒塌的砖柱砸死),所在区域周边又都是住宅区,难以扩建成一个容量超2万的全坐席球场,米堡高层因此选择搬家。在1995年新球场完工后告别了艾尔森公园。老球场的最后一战,米堡夺得老英甲冠军重回英超。艾尔森公园完成历史使命后還被用作训练场,但1997年它就被拆除。
不像很多俱乐部搬家后球迷不接受新场地,米堡在搬迁一事上充分征求了球迷意见,也因此获得了球迷的认可。米堡此前4个场地都在市中心以南,新球场则在东北,紧邻蒂斯河,因此在艾尔森公园最后一役期间俱乐部为新球场征名时,“河畔球场”这个名字获得了现场球迷的最多投票。河畔球场是《泰勒报告》出炉后英格兰第一座新建的全坐席球场,只花了8个月就竣工,这也体现了米德尔斯堡这座老牌重工业城市的效率。河畔球场最初设计容量为3万人,1998年扩容为3.5万人,如有需要还可以增加7000席。
米堡能够无缝对接到河畔球场,也是因为俱乐部—直有着血脉传承。拯救了俱乐部的史蒂夫·吉布森是本地政商巨子,从小就是米堡球迷,他从1994年起担任主席,深知球迷的需求。正是在他掌政的时代,米堡迎来了新球场,更购买了一些大牌球员,因而在河畔球场作赛之初,米堡成绩令人印象深刻。他们第二季就打入足总杯和联赛杯的决赛,但前者输给切尔西,后者输给莱斯特城,更可惜的是他们当季还因扣分从联赛中降级。不过降级后的第一季他们就回归,并再入联赛杯决赛(又不敌切尔西)。直到2004年,米堡三入联赛杯决赛,才捧起队史首座顶级奖杯。
此后,米堡更打入过2005-06赛季联盟杯决赛,然而不敌塞维利亚,成为了后者10年5夺冠军的第一块垫脚石。吉布森曾在联盟杯决赛后许诺球迷能在河畔球场看到更多的欧洲赛事,可惜球队每况愈下,竟至降级,不过本赛季重回英超,米堡主力中卫本·吉布森,正是主席的侄子。这位吉布森被视为未来英格兰国脚,河畔球场上一次看到自家子弟为国出征,已经是很久以前了。
此外河畔球场还拥有很多怀旧元素,比如老式比分牌坚持使用了很久,才被电子大屏幕取代。俱乐部还在2005年将艾尔森公园的铁门重新竖立在河畔球场,以示对传统的留恋;2008年荣军纪念日,俱乐部则在铁门前的砖路上铺了一组砖,纪念8名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从军阵亡的昔日米堡球员。虽然也曾有2008年装设风力发电机的新潮举动。但2016年重回英超后,河畔球场要进行一些改建才得以满足英超现在的要求。比如升级电视转播设备和泛光灯。
即便如此,河畔球场还是承办过英格兰国家队、国青队和英国国奥队的比赛一一唯一一场作为国家队主场是在2004年,当时温布利球场尚在推倒重建的过程中。三狮军团因此四处巡游打主场比赛,在河畔球场2比1击败了斯洛伐克。
河畔球场如今已成为了比肩运输大桥的米德尔斯堡市新地标,而且交通方便,步行10到15分钟就能到市中心。米堡球迷对它的感情已经很深。米堡长期以本地季票持有者多、女性球迷多著称,几次降级时,球迷边落泪边歌唱的场面令人动容。虽然米德尔斯堡这座昔日钢铁工业重镇不断没落,但河畔球场球迷的热情从来不会退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