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地理实践力素养培养途径
如何落实地理实践力素养的培养?培养的基础途径有两个方向。其一,基于地理实践的场所建设;其二,基于地理实践的课程建设,并且课程建设为场所建设提供内容和课程支持。
地理实践力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实践训练的过程,训练中引导感悟、形成习惯、成长能力。因此,有针对性的训练基地的建设非常重要。
1.地理实践场所建设
地理实践场所建设包括两类:一是进行户外考察、调查的实践基地建设;二是进行动手训练的室内实验室建设。户外实践基地建设可以自主开发,也可以利用高校已有实习基地进行二次开发(如图2)。
图2大学、中学实习基地一体化建设结构
户外实践基地建设要遵循“近体、典型、安全”的原则,可以选择校园周边环境,或交通方便、安全的线路,设计考察路线和内容,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或布置任务给学生自主观察。实践的第一步即训练观察,让学生自主选择时间,在自由宽松的心境下,多角度细心地观察。教师可以根据观察地所选内容提出问题,有导向地引导学生观察。如观察某实习基地的地质地貌,可以提出问题:所见岩石是否分层?是什么岩石?如何确定岩层的新老顺序?所见景观与什么地形有关?不同方向上岩层的倾斜程度有什么差异?垂直方向看岩石的颜色有什么差异?测量岩层的产状等。另外,实习基地还应注意观察人类活动的方式并分析原因。同时,设计有针对性的访谈、调查,进行社会调查实践,社会调查实践可以按照“立足身边实际、关注社会发展、强化文化传承”的基本思路进行。
实验室建设可以多种多样,如校内专门地理实验室(如图3),或者去实习基地进行户外模拟实验,实验操作台主要围绕外力地貌和内力构造地貌设计。
圖3北京四中自然地理实验室
2.地理实践课程建设
地理实践课程包括户外实践课程、室内实验课程和社会调查课程。户外实践课程的设计,可以依托野外实习基地设计野外课程,这类课程可尽量关注综合性的设计,如将素描、欣赏等相关学科内容整合进课程,训练学生学以致用、实践学习的过程。实践学习过程把时间更多地留给学生自主观察、质疑以获得直接经验,此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及时交流反馈,使学生的学习保持率提高。社会调查课程的设计,要选择身边、社会热点等话题,训练学生设计问卷、访谈、调研,并进行阶段性交流,如北京老字号文化传承的现状调研;城市地下排水系统调查;校园导游线路设计等。实验课程的设计,要尽量包含科学研究的程序,让学生体验仿真科研过程。
实验室实验课例:认识地表径流的地理模拟实验
主题:比较不同地面状况对地表径流、地下径流及下渗的影响
目标:认识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的运动过程
实验设计:①选取实验材料——草被、硬质地面、沙子、碎石、枯叶等;②控制变量——保持地表以下物质结构条件相同,控制降水大小、降水强度、地表坡度等条件相同;③改变地表物质条件(根据实验材料设计5种地表状况,如表2);④进行数据成因分析;⑤获得对实验结果的认识并结合实际进行相关思考(如对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认识等)。
操作过程:①教师提供演示操作指南及相关助学资料;②学生分组按照操作指南完成模拟实验Ⅰ,完成后各小组自行改变条件或在教师帮助下完成实验Ⅱ,并做好实验记录;③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④学生自主设计新的变量条件下的实验Ⅲ(可以继续完成实验Ⅳ、实验Ⅴ);⑤对实验结果进行理性思考,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多种素养。
结果探究:学生可设计实验记录表格进行定性定量记录,并对记录结果进行分析讨论,体验分层次、仿真科研过程。
四、基于地理实践力素养培养的评价方法建议
地理实践力素养的培养存在一个很大难题就是评价问题,如何能够客观评价出学生素养的差异?本文提供四个方向的评价建议,可根据不同的实践内容和过程,选择不同的评价方法。
1.“无痕化”观察评价
学生在纸笔测试的情境下经历着日复一日的被评价,因此,对于测试学生会紧张,但成绩是否可以真正评价出学生的未来?事实证明,日后很多有能力独当一面的学生,并非今日成绩的佼佼者,说明纸笔测试并不能完全承担起评价学生水平的功能,特别是能力品质方面。
怎样的评价可以弥补这种不足?关键是如何让学生处在自由放松的 “元状态”,这就需要评价者具有细致的观察能力,这种观察可以叫做“无痕化”,就是让被评价者处在不知被评价的状态,放松地进行实践活动,评价者则通过全方位观察进行评价,这种评价观察侧重行为,可以透过行为进行意志品质等推断。
“无痕化”观察评价也需要设计相关的评价标准,如包括主动性、好奇心、合作性、质疑、细心以及行动力等指标的评价标准,学生的行为不仅表现在瞬间的思维反应能力,还表现在为行动作准备的周密思考,行动过程的操作熟练度、认真度等。很多学生即时反应很快,但是行动粗糙,次生问题很多,因此,客观评价需要全面。
“无痕化”评价指标如表3(一种思考建议,评价内容根据学生差异制定等次)。
所谓无痕即教师通过评价指标观察学生在实践中自然表现出来的行为,学生在行动过程中没有被评价的压力,反馈评价的方式可通过学生在同伴合作中的自感悟,也可以在教师专业技术指导下提升各方面的能力。无痕评价的关键点就是让学生在行动中放松地呈现真实的自己,教师则通过观察和客观记录,事后有针对性地引导。
2.能力性等级评价
能力等级评价是纸笔测试的另一种评价方式,不按照百分比评定优劣,而是将试题答案确定1~5个等级,每个等级赋1分,答案标准根据学生的思维能力评定,不是固定答案的评价方式。能力性按照学生答题表现出的不同能力确定等级。该评价方式对学生能力发展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但仍然使用纸笔测试,难点在于试题的设计。
案例: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位摄影爱好者由成都(30°39′N, 104°30′E)乘飞机飞往昆明(25°02′N, 102°42′E),途中拍摄 日出并对过程做了记录:“7:10飞机起飞,机窗外一片漆黑,飞了约15分钟,从对面机窗射进一束红光,我急忙拿出相机准备拍日出……7:50,一轮红日喷薄而出, 刹那间万道光芒映红了座座山峰,壮观极了!”
若可提前通过网络选座位,该摄影爱好者应该选择飞机飞行方向的哪一侧(如图4)?为什么?
图4网络选座
此问题可设计两个能力水平等级,同时设计答案样例,评价时根据学生的笔答情况进行等级分类(如表4)。
表4能力水平等级
表现样例水平1能结合起降点经纬度判断航班航向,也能判断飞机穿越晨线时旭日的方位,但不能将两者关联45A,飞机大致由北向南飞行,日出东方水平2能结合起降点经纬度判断航线班向,也能判断飞机穿越晨线时旭日的方位,且能将两者关联45A,飞机大致由东北向西南飞行,机舱左侧为东南方,正对日出方位
3.任务性能力评价
任务性能力评价即通过完成任务,体现能力水平,但这种评价会忽略任务完成过程的细节表现,仅通过最后的任务汇报评价其任务质量和表达水平。
该评价更关注任务的总结,更多的是对书面表达和语言表达的评价。任务完成过程主要通过学生阶段性地与教师交流、提问,考察其主动性、勤奋性、倾听建议修正的能力等。
实践力的提升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体现,因此,独立或者合作完成任务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其一,完成任务的方式方法具有强烈的个性特点;其二,完成任务是一个真实的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在操作过程中不断试误调整、获得结果的过程;其三,完成任务是积累真正有用的本领,是为日后面对社会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做准备。因此,任务驱动的成果评价也属于一种能力评价方式。
三种评价方式结合使用,同时叠加纸笔知识测试,共同完成对学生的评价,应是更全面的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 李京燕.立德树人——地理教育的德育价值思考[J].地理教育,2015(2):46.
[2] 李世英.中學地理社团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地理教育,2015(3):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