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红�オ�
案例背景:
白马湖学校作为滨江教育的启明星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和语文素养是比较高的,并且大部分孩子对教材内容比较熟悉,并且孩子手里基本都配有教材全解作为预习材料。所以课堂上大部分学生对普通课文的讲解感到乏味。讲到拓展延伸,孩子们课堂表现活跃,积极发言,说明孩子对学习的兴趣是老师调动起来的。
探寻原因:
孩子的猎奇心理造成了对你一成不变的课堂节奏感到乏味。他们有思想有追求,若是对一本语文書没有特殊的角度去解读或者课堂形式大同小异,课堂风格不变,势必造成孩子的审美疲劳。
网络度娘的广泛应用,对于未知的领域上网一搜都有了,给老师的备课造成了相当大的压力。主观上,虽然学生综合素养能力有所提高,但是他们大量的时间花在乐器等兴趣辅导课或奥数等辅导课上,花在语文上的时间也是有限的,一定程度上扼杀了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在文学上的拓展延伸。
案例课文——《济南的冬天》(老舍)
教材分析:
《济南的冬天》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写的一篇写景抒情散文。这是一篇传统课文,在解放前就被选入语文教材。这次新教材被放置在景物描写单元,要关注写景的问题要素,比如会重点研读下点小雪这段。更多的是赏析课文中的物像与意境的性状、色彩,体验和品读课文美情美意作用于读者的心灵的方式。品读语言的优美,思考如何使这篇老文章富有新意,如何引导学生发掘其审美的素质。我提醒自己要全面了解材料,全面解读文本,上出新意来。
课前思路及准备:
对比济南的天气。济南四季分明,青岛春秋季很短,冬天经常有冷空气有时也冷到-10℃。百度一下济南的冬天冷吗?那就是很冷。北方的冬天哪有不冷的,济南也是如此:冬季济南受蒙古冷高压控制,盛吹寒冷的偏北风,一般6~8天有一次冷空气侵入,使气温不断降低。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极端最低温度平均在-20℃以下,整个冬季雨雪稀少,北风频吹,干燥寒冷。而在老舍笔下济南的冬天是温暖的。
参考他写的散文,在众多的文章当中,济南虽然不是他的故乡,但是他写济南的文章是最多的,这些文章中表达都是很深情的爱意。《吊济南》写道:“从民国十九年七月到二十三年秋初,我整整的在济南住过四载。在那里,我有了第一个小孩,即起名为‘济。在那里,我交下不少的朋友:无论什么时候我从那里过,总有人笑脸地招呼我;无论我到何处去,那里总有人惦念着我。在那里,我写成了《大明湖》《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和收在《赶集》里的那十几个短篇。在那里,我努力地创作,快活地休息……时短情长,济南就成了我的第二故乡。”
据老舍夫人回忆,老舍生前“常常怀念的是从婚后到抗战爆发,在山东度过的那几年”。特别是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的四年,是老舍整个人生历程中最为自由、温馨、安定而难忘的美好时光,他称济南是“第二故乡”。
作者的生平事迹:
创造城市庶民文学高峰的著名作家老舍(1899-1968),自小生活在北京的平民区,父亲的罹难和自己不幸的童年,使他尝尽了人世的艰辛和社会的残酷。在自我奋斗中,老舍从不奢求任何幻想与奇迹,总是理性地直面现实。20岁时,与刘大叔女儿的初恋,因母亲的作梗而夭折,留下难以述说的隐痛,使他长达十年执信“命该如此”的宿命观。对女性更是不闻不问,矢志独身。31岁时,与胡絜青女士相识相爱,在艰辛的岁月里相濡以沫。或许是初恋的记忆太刻骨铭心,早年的北京生活成为老舍创作的主线,而对爱情与婚姻的描写,则迥异于同时代的其他作家,致力于启蒙民智,“揭露人物性格与民族成见”成为其创作的主线。老舍独特的恋爱经历和由此产生的爱情观,使他在苦闷中对爱情的抒写,总是点到即止,老是把恋爱作为副笔。因此,他作品中与恋爱有关的女性大多处于配角,几乎看不到现代意识的两性描写。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解题进入,出示天气介绍。(当天的天气和去年圣诞节的天气)
二、文本解读
1.提问
济南的冬天有什么特征?分别是如何来表现这些特征的?(学生活动:小组讨论)
谈论后小组交流展示。
特点一“温晴”。写“温晴”是从自身感受的角度来写的,用对比的方法。北平、伦敦、济南是老舍生活之舟的三个主要停靠站,因此,他拥有评判对比的资格。通过和北平冬天多风、伦敦多雾、热带日光的毒和响亮(根据语境是指“晴朗得刺眼”)作对比,写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的“奇迹”、“怪事”,突出它独有的“温晴”美景,赞赏它是个“宝地”。画面中“寒”与“暖”、“暗”与“明”、“热”与“温”的色调烘托出济南冬令阳光和煦、天朗地秀的总体形象。在结构上是全文的总起,为下文具体描述作铺垫。
2. 具体描述了冬天的山景和水色
用第2、3、4三段文字写冬天的山景:先用拟人化的笔法烘托出一个“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给人以济南冬天的总体感觉,然后分写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和城外远山。
第5段文字写冬天的水色,先写水藻之绿,以衬托水之清澈透明,又拓展想象,将天光、水色融为一体,描绘泉城鲜亮明丽的色彩,充满赞美之情。
紧扣冬天的山景和水色,铺展出三幅画面:小山摇篮图、雪霁初晴图和空灵水晶图。
三、生疑,深入分析
出示材料《吊济南》和作者在济南的生平介绍。引导学生再回到文本找找女性的痕迹。学生又一次小组探究。
品读文中细腻温柔的笔调和暖意可引导学生品读第4小节。(日本看护妇,带水纹的花衣,害了羞,露出点粉色。)
动词的分析:如“卧”字用得很贴切。济南城外的小村庄被作者赋予了生命和感情,它们都“安适地睡着”,用心享受这“温晴”的天赐。这“卧”字,正好与第2段中的“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相呼应,用拟人的手法写活了济南。
表情朗读,品味济南暖冬慈善若娘亲,可爱似少女,清亮赛水晶的艺术形象。
教学后记:
最满意的地方
用全新的视角解读传统的课文,课后学生对推荐的作品阅读兴趣浓郁。自己也在备课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背诵一堂精品课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让我自己也体会到了作为语文老师的幸福感。上完这堂课我一出教室就感受到了作为教师在课堂上是一种享受。
需要反思的地方
用爱情的角度去引领学生解读是否妥当。以后的课该如何拓展。
以上是本人对《济南的冬天》案例的整个解析。希望能得到更多同事的批评与指正。能让我有更快的进步。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二中白马湖学校(3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