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青措
摘 要: 针对藏区部分基层干部不懂藏语,无法有效融入到群众中间开展工作这一突出问题,去年来,精心组织开展藏区基层干部藏语口语培训工作,服务藏区群众的能力和本领得到提升。
关键词:藏语口语培训 三基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3-0363-01
藏语口语培训是党校教学的一项重要工作,怎样搞好藏语口语培训是值得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为此,本人对黄南州藏语口语培训情况做了详细的调研,下面就如何做好双语培训工作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培训现状
根据省委《关于加强“三基”建设提升执政水平的意见》要求和部署,州委组织部门在党员干部中开展了以“双语”口语为重点,排除语言障碍为目标,有序推进干部“双语”水平,努力造就一支懂“双语”、会做群众工作的高素质基层干部队伍工程。首先,成立了“三基办”,出台了相关实施意见和培训计划,及时制订了专门的培训教材。其次,在全州开展藏语口语培训工作。2015年起全州每年举办1-2期为期40天的藏语口语培训班,每期约有60人以上干部参加培训,到2016年8月份,全州共举办了14期,参训人员约920人次,培训主要采取晚间集中授课、学员互相带帮等多种方式进行培训,效果较明显,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学习和培训矛盾突出。黄南州藏语口语培训班采取晚间集中授课制,干部在学习藏语口语的同时还要兼顾家庭、孩子的学习等,出现了身心疲惫、力不从心的状况,无暇顾及藏语口语的学习和练习;尤其就职在业务单位的干部外出培训学习或下乡的次数较多,不能按时参加培训,有些语法知识点掌握不了,出现了学习跟不上或者很吃力的现象,没法圆满完成学习任务。
二是对培训重要性认识不够。干部对藏语口语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清,有15%被调查者认为学习口语不重要,30%认为较重要,55%认为无所谓,从以上数据能看出部分干部对口语学习不感兴趣;对于晚间授课制100%的干部持反对的态度,100%的干部希望改為白天授课制;培训干部的单位领导不通过班主任随意给本单位干部准假的情况时有存在,而且州直机关干部基本上不需要直接跟藏族群众打交道,没有语言环境,学习兴趣不太浓厚。
三是培训形式单一,培训效果不理想。每期培训班利用40个晚上培训学习,每晚用一个半小时进行授课,口语教材设计的内容不仅多,而且较难,用40个晚上的时间无法完成培训任务,即便赶课完成了任务,效果也不理想,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口语培训中教学方式较单一,大多是采用“老师台上讲、干部堂下听”的满堂灌模式,这种传统的授课方式缺乏创新,学员听起来单调乏味,没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影响培训效果。
四是培训师资安排不合理。在培训中,采取3-4位教师轮流授课制。对这种授课方式,有60%以上的干部反映无法接受,因为每个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口语发音(农区口音和牧区口音)都不同,频繁地换教师,难以适应,教师之间的配合也不尽默契,没有延续性,授课内容重复的现象时有存在,因此培训师资安排不合理。
三、对策建议
一是领导重视,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参加培训的干部多数是零基础,对口语学习既不感兴趣又有压力,基于这种情况,各部门领导要重视口语培训,要鼓励和支持干部参加口语学习;各级党校也要营造轻松舒适的学习环境,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灵活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习兴趣,使干部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会口语;授课教师抓住重点、讲解深刻、幽默、风趣、启发性强,发挥引领作用。
二是脱产办学,延长培训时间。建议组织部门举办脱产培训班,培训时间延长到两个月以上为最佳,脱产学习不存在工学矛盾,干部有精力和时间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也杜绝了教师赶课、干部学习吃力的现象。
三是适当调整培训进度,灵活选取培训方式。教学进度要按照学员的接受程度适当进行调节,根据教学内容和时间,合理安排课程,妥善分布各部分内容的时间密度,使授课内容在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形式上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灵活选择多种教学方法,比如:一对一交流、社会实践、阶段性测试、重点辅导;还可以集体学习藏语歌曲、讲简单的故事、去藏族村庄交流调研等,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学员对口语的认识和理解。
四是选派优秀教师承担课程,合理安排师资力量。口语教学不仅要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理论功底,更要有一定的教学艺术,并不是“会讲藏语就能上好口语课”,所以我们要选派本专业业务素质高、理论功底深、而且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口齿清楚、发音准确的优秀教师担任授课教师,就能达到预期的培训目标。
五是注重实践,提高培训成效。培训期间组织干部走出课堂,开展实践交流活动,在实践中提高藏语会话能力。比如:选择一户藏族人家与他们共同交流生活一天,通过创造实际运用藏语对话交流的语言环境,开展运用藏语沟通交流的实践活动,激发干部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青海省开展基层干部藏语培训全力服务藏区经济。来源:青海新闻网 发布日期:2011-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