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

2017-05-22 11:32张荣璇
北方文学·中旬 2017年5期
关键词:舆情价值观大学生

张荣璇

一、研究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互动传播为特点,具有创新形态的新媒体正不断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以微博、QQ、微信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已逐步成为当代大学生信息获取、沟通交流、学习成长的重要载体。

(一)大学生对新媒体的信任度。新媒体交流平台的建立,解除了现实交往的时间以及空间束缚,淡化了人与人之间社会身份、社会角色、社会地位的差异,使得全球交流成为可能。

新媒体拓宽了大学生的交往层面以及范围,无差别的思想情感交流使其更好、更快、更深入地体会到不同的风俗、文化、习惯等,丰富大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开阔了大学生的视野,实现了人际互动交往与自我展现的融合。随着新媒体影响的扩大,大学生对新媒体的信任度也在上升,对于教师的真情交流在减少,这是大学生价值观培养过程中的阻碍。新媒体在师生之间的沟通上架起一座快速、有效的桥梁,使得师生关系更为融洽,为大学生价值观的培养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大学生对新媒体的依赖性。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特别是网络和手机在大学中的普及,大学生在学习生活甚至心理方面,对新媒体有一定的依赖性。

大学生因其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展逐渐成熟的人生阶段,极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新媒体以其特有的开放性、平等性、交互性、异质性、无政府性和虚拟性以及隐藏在信息网络中的某些不良因素,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当代大学生学习、思维和生活等方式,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态度、道德风貌和价值取向。同时,当代大学生利用新媒体快速去了解社会,熟悉社会发展情况,能够有效地提高自身价值观,增强自身素质,有效地适应社会,为社会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新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一)新媒体的丰富性为大学生价值观的培养提供了平台。新媒体依托数字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而形成了巨大的网络体系,具有信息容量大、资源丰富、传输快捷和交互性强、覆盖面广、形式多元等优势。大学生价值观的培养可以借助新媒体,挖掘大量、丰富的资源,同时通过新媒体主动、快速地传播正确的思想、理论与政策,从而提供了崭新的、空前广阔的理论与实践平台。新媒体可以让受教育者更为直接地感受和体会教育的内容,极大地提高、丰富了培养手段,成为课堂教学一种强有力的补充教学方式。

(二)新媒体的平等性提高了教育双方的信任度。师生之间的信任感,一直是影响和制约价值观培养效果和质量的关键。由于人的思想隐蔽性的客观存在,大学生一般不愿意向老师讲真话和说实情,这是当前高校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并成为大学生价值观培养过程中的情感教育阻碍。

(三)网络资源分享的无边界性使大学生群体的创新精神日益弱化。由于网络涉及范围的普遍性与广泛性,网络与大学生的生活、学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推进与发展,各种知识资源的有效处理与整合成为了现实,资源共享在更大范围内成为可能,百度、搜搜、谷歌等网络搜索引擎直接为大学生提供了海量且易获取的带有固化思维色彩的信息,“有问题找百度”的“拿来主义”已经成为很多大学生的思维习惯。网络信息的便利性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使其产生信息依赖。

(四)网络引导与监管的缺位使大学生在价值观认同上出现了异化,其中也包括婚恋观、审美观和道德观。面对网络中汹涌而至的信息潮流,大学生不能合理、公正地判定事实,从而造成审美偏激。另外,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对大学生潜在的物质利益追求产生了极大的诱惑,大学生群体的价值观日益趋向物质主义、拜金主义。

三、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的策略优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社会下,新媒體以特有的方式影响当今社会的方方面面。高校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成型的重要阶段,因此,如何引导高校学生,正确认识新媒体的价值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必然要求。

(一)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素质。培养一支既懂思想政治教育又懂网络技术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质,了解网络环境,能够从网络上获取思想政治信息和学生思想动态,能够开展网络舆情分析以准确把握舆论导向,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和行为引导。

(二)建设全面,周到,完善的网上服务系统,及时在网上发布有关学生学习,生活和工作的信息,包括学生工作的最新动态,校园重大活动的具体内容和校园热门话题,组织纪律和规章制度,就业动态与信息,国家与学校创新活动以及部门和制度建设等,增强工作的时效性,提高网络互动的能力和水平。

(三)高校及相关部门管理人员,辅导员,班主任应注重利用 QQ群、微信、博客等新媒介,与学生进行交流,及时回答和解决大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学生就网络上广泛传播的时政热事和各种新闻进行合理的分析和探讨,发出主流,权威的声音,对大学生进行正确引导。

(四)建立网络舆情的汇集机制。高校网络舆情是高校民意的晴雨表,是大学生思想动向的风向标。高校网友的重要特征是年轻化和高学历化,网络舆情也因此表现出政治参与兴趣高、维权意愿强烈、发表观点激烈等特点。要立足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内涵需求,不断丰富网络舆情产品内涵,形成舆情日报,周报和专报相结合的报送体系。

(五)科学建立网络舆情的处理机制。首先,要建立紧急舆情立即报送!重大舆情半小时内报送!突发舆情一小时内报送等机制。其次,开发网络舆情的技术报送系统,使紧急突发的网络事件能够及时有效地得到传送和反映。最后,构建健全的各级舆情报送、备案机制,通过对网络舆情展开全面、系统、连贯地处理,对网络舆情的进一步发展做出针对性地研判,从而为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赢得宝贵的时间,将可能出现的不良事件消除在萌芽状态。

四、结语

大学生在接触新媒体文化过程中,要提高自律意识。要清醒认识到,不良新媒体文化不但破坏了社会的正常秩序,破坏政治生活,更毒害了自身的心灵,影响自身的成才。务必做到严于律己,在参与新媒体文化的过程中,保持应有的政治敏感度,不能成为不良文化的推波助澜者。

猜你喜欢
舆情价值观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舆情
舆情
舆情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微博的舆情控制与言论自由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