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性科学和身体美学:《美学意识形态》的伦理之维

2017-05-22 17:57李维
中国图书评论 2017年5期
关键词:感性美学身体

李维

伊格尔顿的《美学意识形态》一书在国内获得关注,首先是因为国内的“审美意识形态”争论而引起的,《美学意识形态》的书名也一度被译者反复修改,由此也引发了国内一系列关于《美学意识形态》的批评和讨论。从书名的翻译所引发的巨大争议来看,国内一些学者对《美学意识形态》的理解也产生了一些偏差,正是这一偏差引发了我们对“美学意识形态”问题的关注。细读全书我们发现,《美学意识形态》是伊格尔顿从美学角度出发着重探讨西方哲学中美学、伦理学和政治学之间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的一部作品,而国内的“审美意识形态”争论,实际上是一场关于文学本质论的争论,文艺与政治关系问题的讨论,文学与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关系的论争。《美学意识形态》在问题意识上与国内的审美意识形态争论存在着本质区别。

20世纪90年代初,伊格尔顿的《美学意识形态》一书从美学参与意识形态建构的角度,探讨了美学的政治性问题。与传统“左翼功能主义”将“美学的内在复杂性简化为直接的意识形态功能”[1]不同的是,伊格尔顿将“美学意识形态”根据历史背景加以还原,在具体的历史语境中讨论美学意识形态的生成问题。站在美学话语的特殊性角度,伊格尔顿认为,美学植根于日常生活经验,属于人的感性生活领域。伊格尔顿从现代美学的理性主义传统中,重新考察了美学史中的感性因素。《美学意识形态》一书开始将“感性”“身体”等伦理学概念引入美学的讨论中,与传统左翼简单的将美学政治化的做法相比,伊格尔顿在这本书中走出了一条新的路径,那就是把政治问题美学化。

一、作为感性科学的美学

高建平在《新感性与美学的转型》一文中指出“在现代美学中,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理性主义传统”。[2]鲍姆加登建立现代美学并将其定义为“感性的科学”。鲍姆加登对美学的贡献就在于在理性主义的方法下,用科学的方法来认识感性问题,鲍姆加登开启了一条通往感性的道路,美学从此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康德认为,我们对于美的感受,是理性作用于感性的结果,美只涉及对象的形式,美感则是直接单纯的快感。在康德美学的体系中,“判断力”是美学的核心概念,并与“道德理性”“先验感觉”等概念联系在一起;黑格尔则是将美定义为“理念的感性显现”,黑格尔以“绝对理念”为核心,把理念放在了比感性更高的位置上,进一步强化了理性对感性的统治地位。“现代美学从建立到发展,这种理性主义传统就在不同的哲学流派中以不同的方式得以呈现。”[3]

《美學意识形态》对现代美学的一大贡献就在于,力图在美学的理性主义传统中另辟蹊径,回到现代美学的真正主题“感性”这一问题上来。通过重新追溯鲍姆加登以及此前的英国经验主义,伊格尔顿重新历史地考察了“美学”这一学科的主题。《美学意识形态》开宗明义地提出“美学是作为有关身体的话语而诞生的”。[4]对于鲍姆加登关于美学“感性的科学”的定义,伊格尔顿坚持认为在鲍姆加登所建立的现代美学的体系中,美学就是“与更加崇高的思想领域相比照的人类的全部知觉和感觉领域”。[5]在伊格尔顿看来,从鲍姆加登建立现代美学学科以来,美学因为其理性主义传统,忽视感性身体的介入,就没有真正很好地发展起来。与大陆理性主义不同的是“经验主义美学家将注意力集中于观察和研究审美主体在审美鉴赏和艺术创造中的感性经验分析审美主体经验的性质、特点和形成的规律”。[6]如夏夫兹博里的“内在感官”说就认为人天生就有审辨善恶的道德感和审辨美丑的审美感,并且这两者根本上是相通的、一致的,这也就强调了审美和道德之间的密切关系;休谟在探讨美的本质和成因的时候就认为,美的本质是对象适合于主体的心灵而引起的愉快感,正是审美主体的感受决定着审美对象的美丑。是美感决定着美,而不是美引起美感;伯克着重探讨了崇高感和美感形成的心理和生理基础,认为美感源于社会交往的感情,也充分体现了经验主义美学的感觉论倾向。作为英国左翼的伊格尔顿,在英国经验主义美学中汲取了重要的理论资源。

作为感性科学的美学,从建立到发展本身就是从工具理性哲学向“感性身体”回归的过程。从美学诞生之初,它就是在夹缝中生存,从一开始它就注定了要在感性和理性之间徘徊,从18世纪诞生就一直在解决这个问题,在德国理性主义的长期影响下,以“感性”为对象的美学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到了19世纪,思想史也开始发生了变化,“身体”从工具理性的桎梏中开始挣脱出来。感性的地位不断提升成为这一时期美学发展的主要态势。到了20世纪末乃至21世纪初,“身体”问题剧烈凸显,成为美学研究的前沿问题。

在伊格尔顿看来,要让美学真正回归到感性这一问题上来,让美学从理性主义的桎梏中解放出来,真正建立起唯物主义美学就只能从“身体”这一角度来实现。而唯物主义美学的建设正是通过身体的回归这一重要工程所建立起来的。伊格尔顿将其视为唯物主义美学一项身体建设工程,现代化时期的三个最伟大的“美学家”开创了这一工程:马克思将审美与社会实践和劳动的身体结合起来,使美学的问题真正回归到人类的身体这一要素上来;尼采将“身体”视为传统哲学的盲点,将历史、文艺和理性都作为身体需要与驱使的动态产物;弗洛伊德从身体出发,认为审美本身就是一种力比多的渴望和满足。

二、作为伦理学核心的“身体”

身体问题贯穿了整个西方哲学,可以认为是西方哲学和美学史的中心问题之一。整个西方美学史,就是一部身体由“缺席”走向“出场”再到如今凸显出来的历史,身体问题的出场为美学的学科生成与建构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

早在柏拉图那里,在“灵肉二分”思想的决定下,身体就被放在了“理念”的对立面,在柏拉图看来,身体是灵魂通向真理的障碍,柏拉图的“理念”说更加确定了对身体的歧视。身体是短暂的、贪欲的、低级的;灵魂是不朽的、纯洁的、高级的。在中世纪,宗教伦理的语境中,身体被看作是邪恶的东西,是有缺陷的存在,是人类堕落的根源。在基督教“灵肉二分”的思想体系下,肉身的享乐是必须要克服和禁止的;到了17、18世纪的欧洲哲学中,身体仍旧被看作知识的对立面,笛卡儿不太相信身体对外在世界的感知,而是强调存在着一个普遍理性,在笛卡儿哲学中,他将“我”定义为“我思”,他认为这个普遍理性存在于人的意识中,和身体无关。在德国古典美学那里,感性的身体更是处于理论的边缘地带。

现代美学在尼采之后,人的自我和非理性才得到重视,哲学也开始摒弃“灵肉二分”的观念。直到今天“身体”问题才走到了伦理学的核心位置,伊格尔顿在《美学意识形态》的导言中宣称“本书不断涉及的一个主题是身体”[7]“恢复身体问题的重要性已经成为最近的激进思想所取得的最宝贵的成就之一”[8]。伊格尔顿试图站在政治批评的立场上“通过美学这个中介范畴把身体的观念与国家、阶级矛盾和生产方式这样一些更为传统的政治主题联系起来”[9]。因为在伊格尔顿看来,对感性身体和技术理性的思考遮蔽了对身体政治的思考,并且其伦理学意义也被掩盖起来。伊格尔顿始终没有放弃“政治批评”的立场,《美学意识形态》一书中,伊格尔顿试图说明,感性的身体作为资产阶级统治的必争之地,与政治权力关系密切,政治权力试图通过各种策略获得感性身体的控制权。

伊格尔顿认为,在鲍姆加登现代美学建立之后,马克思首次开启了对感性美学的重新召唤,身体成为马克思思考历史和社会问题的起点,正是从马克思开始,现代美学开启了对于理性话语的颠覆和对感性问题的关注,美学才能够开启真正的感性之旅,进行审美的回归。在马克思那里,感性的身体被视为构成一切生产的奥秘和来源,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环境中,技术和理性的无限延伸抽空了身体的感性内容,因此身体就陷于一种明显的异化状态中,感性的身体也就被机械冰冷的世界所替代了。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把工人变成既没有需要,也没有感性的存在,并且把工人的活动从全面的活动转变为纯粹抽象的活动”[10]。伊格尔顿看了,身体本身成为资本主义社会权力斗争的场所。自然和人性都成为工具理性下的牺牲品,人在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规约下,肉体的感性被剥离出来。马克思以此为出发点建立其批判社会的理论。

尼采从生命意志的角度出发,重新审视一切的伟大工程。尼采认为,我们感受世界的方式由我们的生理结构决定,我们的生理结构发生改变,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也许会随之改变。“正是肉体而不是精神在诠释着这个世界,把世界砍削成大小合意的条条块块并赋予其相应的意义。”[11]伊格尔顿指出,在尼采那里,感性的身体不仅代替了理性的主体,它还从上帝和神学的控制中挣脱出来,力与身体一体化充斥着尼采所標榜的健康而生机勃勃的本能。

审美在弗洛伊德那里被看成是一种力比多的渴望和满足。伊格尔顿同样指出“对弗洛伊德而言,生活即审美,重在强烈的身体感觉和巴洛克式的想象,其内在的重要性和象征性与形体和幻想密不可分”。[12]欲望是弗洛伊德表述的内驱力,但是在启蒙和革命时代,“身体”和“感性”是政治话语所压抑的对象,肉体的欲望就显得有些失语。在弗洛伊德那里,心灵安顿在肉体中,理性建立在欲望的基础之上。自我是肉体的自我,是一种人工制品。当然,自我也是精神的结构,是受需要和规则的影响的,不是“肉体”形象的简单反映。

在谈论美学意识形态建构与政治统治之间的相互关系时,伊格尔顿认为美学涉及了“中产阶级争夺政治领导权的中心问题”。[13]广义的美学范畴在现代欧洲思想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做出这一判断的原因在于伊格尔顿认为,美学这一学科本身是伴随着资产阶级争夺政治领导权的斗争过程中产生的,它与主流政治意识形态关系密切,它参与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建构,但是美学又有其独立性,在主流意识形态之外,美学意识形态也对主流意识形态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并提供了新的选择。围绕这一问题,伊格尔顿突出了身体的重要性,即身体性且与之相关的情感、欲望、意志等非理性因素在政治领导权斗争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这也为我们重新思考美学与政治之间的相互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也就是说《美学意识形态》一书中,伊格尔顿的问题意识本身是关于美学及其本质问题,因为鲜明的“政治批评”立场,在此伊格尔顿所探讨的终极问题是美学学科的形成与中产阶级争夺政治领导权的问题。在伊格尔顿看来,审美并不单纯只关注艺术的问题,它也是社会问题,也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审美与政治之间关系密切,政治就是审美的基础。

伊格尔顿将情感、身体、审美意识形态三者联系起来,在伊格尔顿看来,身体是审美意识形态和审美活动的基础,意识形态和审美对身体具有建构作用,审美观念的建构与意识形态关系密切,同时又对意识形态形成挑战。现代美学的诞生本身是伴随着资产阶级争夺政治领导权的斗争而产生的,在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也存在着同样的状况,也就是说审美活动作为意识形态现象具有两面性,既为参与主流意识形态建构,也具有挑战主流意识形态的特点。并且审美的矛盾不仅存在于个体身上,也存在于作为社会现象的审美活动中。

三、经由“身体”———美学意识形态建构

伊格尔顿以“身体”作为理论起点和线索,将审美与意识形态的建构联系起来,“身体”这一伦理学的核心概念成为了审美意识形态的一个坚实的物质基础。与当今形形色色的身体理论不同的是伊格尔顿回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传统中寻找理论资源,发展了马克思关于身体话语的理论。

首先,在伊格尔顿看来,审美意识形态和专制统治之间本身就是一种辩证关系。在启蒙时代和革命时代,资产阶级通过审美把自身的意识形态和统治法则内化为一种“软性”策略,不仅颠覆了封建专制统治,而且有效地行使了政治统治的权力,使人们自觉地认同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美学话语的另一特点即美学的感性特点反过来对已经确立的政治统治构成了威胁。美学的自由性、独立性使得美学成为所有统治阶级的死敌。审美意识形态的辩证法,使得审美一方面作为专制主义统治的替代品,为资产阶级统治提供了理想的政治模式,作为统治者当然也可能掌握这块处在精神飞地之外的感性领域。美学便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专制主义统治的辅助治理手段。另一方面审美也反抗权力,就是伊格尔顿所说的“在压抑的理性主义论述中,自由与同情、想象与肉体之爱,都挣扎着力求浮出水面”。[14]审美潜藏着反抗和颠覆权力的可能性。感性的身体成为政治权力争夺的核心,美学作为一种“软性”策略,对政治权力起到的作用是既联系又反抗。

其次,作为感性经验的美学在意识形态建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到德国古典美学,伊格尔顿系统地梳理了西方美学思想之后提出了美学的社会作用,一方面服务于资产阶级统治,为资产阶级编织审美幻象;另一方面它对社会生活中狭隘落后的文化观念进行了批判,对社会进步起到了积极作用。在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家那里,一方面审美“只不过是政治之无意识的代名词:它只不过是社会和谐在我们的感觉上记录自己、在我们的情感里留下印记的方式而已”。另一方面审美“提出了可以被解读为乌托邦式批评的话语的东西”[15]“审美是资产阶级利己主义的天敌:进行审美判断就意味着以全人类的共同名义尽可能地排除个人狭隘偏见”。[16]站在工具主义思想的对立面,伊格尔顿指出,美学是人类能力的幻想,它是支配性思想和工具主义的死敌。美学即通过软性的策略实现其作用。美学使主体达到统一的状态不是通过外在的法律,而是通过感觉冲动和同情,既实现了社会和谐的目的,又保持了个体的独特个性。

最后,《美学意识形态》的重要意义就在于从纷繁复杂的美学史中引入了“身体”这一重要的伦理学概念。回到伊格尔顿“政治批评”的观点上来看《美学意识形态》,以及此后所谓的新世纪的伦理转向,我们就可以清晰地看到伊格尔顿的学术生涯,即便是在新世纪伦理转向的语境之下,伊格尔顿仍旧没能摆脱对“政治批评”的执念,只不过伊格尔顿也意识到了传统左翼理论“阶级”“性别”“种族”的局限性。与左翼理论不同的是,伊格尔顿的《美学意识形态》站在政治批评的立场,还原了现代美学发生发展的社会条件、审美的基础,以及审美的内在复杂性。激进左翼对阶级问题的强调反而导致了对其他一些问题的遮蔽。伊格尔顿从“身体”这一观念入手通过美学这一中介范畴把身体与国家、阶级矛盾和生产方式等历史物质条件与传统的政治主题结合起来,这样一来美学的意识形态功能及其政治寓意也更加地凸显出来。也就是说,伊格尔顿开辟了一条从伦理学角度介入美学意识形态问题的讨论,在伊格尔顿看来,身体是人类全部思想和情感活动的承载者。

结语:20世纪90年代伊格尔顿的伦理转向

伊格尔顿曾经在《文学理论引论》中鲜明地指出“一切批评都是政治批评”。[17]“政治批评”一直是贴在伊格尔顿身上的一个很重要的标签,也是贴在西方马克思主义身上的一个重要标签,但是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左翼思想开始出现了伦理转向,但并不仅仅是左翼思想的伦理转向,更是整个西方哲学思想的伦理转向。欧美左翼从法国哲学,列维纳斯等一大批伦理哲学家那里汲取了更多理论资源,推动了左翼理论的发展:德里达在1994年出版了《友谊的政治学》,开始谈起了“友谊”这一明显居于传统政治学边缘地带的问题;激进左翼朗西埃谈“感性的分配”,感性的问题也变得重要起来;德勒兹的后身体哲学,围绕“身体”这一伦理学核心问题而展开美学讨论。80年代以后“感性”“身体”等伦理学话题纷纷进入美学话语体系中。

整个左翼思想的伦理转向相比,《美学意识形态》仍然是站在“政治批评”立场写美学思考的一本书。伊格尔顿所关注的美学问题,最后的落脚点却是“中产阶级政治领导权的斗争问题”。从这一角度看来,20世纪90年代的伊格尔顿的“伦理转向”并不具有典型性特征。但是,在伊格尔顿的美学体系中:美学首先是感性学,同时伊格尔顿自述“本书不断涉及的一个主题是身体”。伊格尔顿的基本判断是“身体是感性经验的有机体”,“身体”这一概念同时也是伦理学的核心概念。回到“政治批评”这一立场上来,政治的焦点是意识形态,因此美学参与意识形态建构成为本书讨论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伊格尔顿谈美学与政治的关系问题的时候,伊格尔顿在其中增加了伦理的维度,与传统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将“美学政治化”的做法相比起来,伊格尔顿重新走出了一条伦理学的新路子,即让“身体”一方面参与“感性”的分配,另一方面又承担了“权力”的功能。

在关于“阶级”“种族”“性别”的讨论中,左派理论对于“阶级”范畴有着过分的强调,这也会导致对其他两个问题的探讨会被左右和扭曲。在这一背景之下,伊格尔顿的研究不是单纯地从“阶级”的立场出发来研究美学意识形态问题,而是从伦理角度出发探讨政治问题。伊格尔顿也明确地指出“在本书中,我试图通过美学这个中介范畴把身体的观念与国家、阶级矛盾和生产方式这样一些更为传统的政治主题重新联系起来”[18]。《美学意识形态》正是在试图用美学这一特殊视角来改造政治批评的局限性,从这一角度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去理解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伦理转向。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欧美左翼文论中的中国问题”(15AZW001)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1][英]伊格尔顿著:《美学意识形态》(修订版),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年版。

[2]高建平:《新感性与美学的转型》,《社会科学战线》2015年,第8页。

[3]同[2],第131—138頁。

[4]同[1]。

[5]同[1]。

[6]汝信主编:《简明西方美学史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

[7]同[1]。

[8]原文为:Arecoveryoftheimportanceofthebodyhasbeenoneofthemostpreciousachievementsofrecentradicalthought。

[9]同[1]。

[10]马克思著:《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11]尼采著:《权力意志》,贺骥译,漓江出版社2007年版。

[12]原文为:Humanlifeisaestheticfor Freudinsofarasitisallaboutintensebodily sensationsandbaroqueimaginings,inherently significatoryandsymbolic,inseparablefrom figureandfantasy。

[13]同[1]。

[14]原文为:Freedomandcompassion,theimaginationandthebodilyaffections,strivetomakethemselvesheardwithinthediscourseofarepressiverationalism。

[15]同[1]。

[16]同[1]。

[17]杜萌若著:《20世纪西方文论名著导读》,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8]同[1]。

猜你喜欢
感性美学身体
理性的反面不是感性
理性的反面不是感性
印花派对
人为什么会打哈欠
纯白美学
我de身体
我们的身体
感性理性不拔河
春食色彩美学
“妆”饰美学